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课前查阅许多资料,课堂上滔滔不绝教得十分卖力,总以为所有的知识全部讲了,才得到安慰,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对此,我们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真难教!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教师,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所以学生不“领情”。政治教学承担着两种使命,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不仅是教会学习教材理论知识,还要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如何做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另一重要的层面,没有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政治现象。
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而不是机械的学习书本知识。
例:在分析“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时,我采取引导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寻找突破口,自己阅读本框内容,思考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什么?并根据教材找出有关的知识点,可以自己提出问题,等待交流。同学们立刻积极的投入到对教材的研究中,他们时而讨论,时而沉思,一会儿,整个课堂都沉静下来。他们已经考虑的差不多了,我开始提问。由学生根据自己编的题目再找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学生思想已经开小差,似乎没有提问自己就与己无关,甚至开始观赏窗外风景,这时候我又给他们来了个小小的“刺激”:轮到发言的同学,可以随意指定教室里包括我在内的任何一人回答他的问题,这下我明显的看到那几个开小差的同学懊恼的表情,整个人都抖擞了一下。在这节课上,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有的问题甚至是我自己都容易忽略的,而学生的反应则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平时上课时总是无精打采提不上精神的学生,他们的问题设计巧妙得令我都感觉惭愧,而且是在课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他们仍能对答如流,旁证博引,有的同学甚至由原始社会侃侃而谈讲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我从每个学生的脸上明显的看到了羡慕、佩服也有懊恼、自责的复杂表情,我想这也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知识绝不仅仅是教材知识,更不可能仅仅是课堂的这么几十分钟。这节课在学生的讨论、争辩中过得很快,同学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师生之间配合得很有默契,虽然这节课我讲的很少,几乎仅仅是最后的几分钟总结归纳,但是学生却学得更轻松,更愉快、更扎实、更透彻。我也从中认识了一个道理,要想更好的把握课堂,只有充分的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仅仅靠传统的灌输教材知识,不仅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乏味,课堂感觉不到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没有有效的利用这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那么对于教师来讲,这一堂课就是失败的,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在后期还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复习”新课。
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再走以前的教育老路很容易遭淘汰,教师应该在同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我想这才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在发展中求得生存!
(作者单位:075441河北省怀来县桑园中学)
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而不是机械的学习书本知识。
例:在分析“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时,我采取引导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寻找突破口,自己阅读本框内容,思考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什么?并根据教材找出有关的知识点,可以自己提出问题,等待交流。同学们立刻积极的投入到对教材的研究中,他们时而讨论,时而沉思,一会儿,整个课堂都沉静下来。他们已经考虑的差不多了,我开始提问。由学生根据自己编的题目再找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学生思想已经开小差,似乎没有提问自己就与己无关,甚至开始观赏窗外风景,这时候我又给他们来了个小小的“刺激”:轮到发言的同学,可以随意指定教室里包括我在内的任何一人回答他的问题,这下我明显的看到那几个开小差的同学懊恼的表情,整个人都抖擞了一下。在这节课上,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有的问题甚至是我自己都容易忽略的,而学生的反应则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平时上课时总是无精打采提不上精神的学生,他们的问题设计巧妙得令我都感觉惭愧,而且是在课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他们仍能对答如流,旁证博引,有的同学甚至由原始社会侃侃而谈讲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我从每个学生的脸上明显的看到了羡慕、佩服也有懊恼、自责的复杂表情,我想这也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知识绝不仅仅是教材知识,更不可能仅仅是课堂的这么几十分钟。这节课在学生的讨论、争辩中过得很快,同学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师生之间配合得很有默契,虽然这节课我讲的很少,几乎仅仅是最后的几分钟总结归纳,但是学生却学得更轻松,更愉快、更扎实、更透彻。我也从中认识了一个道理,要想更好的把握课堂,只有充分的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仅仅靠传统的灌输教材知识,不仅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乏味,课堂感觉不到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没有有效的利用这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那么对于教师来讲,这一堂课就是失败的,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在后期还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复习”新课。
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再走以前的教育老路很容易遭淘汰,教师应该在同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我想这才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在发展中求得生存!
(作者单位:075441河北省怀来县桑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