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贸易战不足以威胁中国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h15811353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特朗普反对的是不可持续的现行全球化模式,而不是全球化本身。
  特朗普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激化?几乎从去年美国大选结果揭晓之日起,这就成为国际舆论热议的话题,但有些问题需要冷静客观审视。
  首先,作为一个生意遍布全球多个国家的商人,特朗普对全球化利益的感受远比专业政客深刻,他反对的是不可持续的现行全球化模式,而不是全球化本身。因为美国财政、贸易“孪生赤字”如此巨大,而且还在继续快速膨胀,动大手术改革调整势在必行。而且,也只有美国宏观经济稳定可持续运行,才能保证中国对美经贸、乃至整个中国对外经贸的持续稳定发展。
  其次,近来的一系列对华不利贸易争端裁决,基本都是奥巴马政府执政时期发起的,每项贸易争端从发起到裁决通常要一两年,能够算到特朗普政府头上的对华贸易争端还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出现。
  第三,特朗普从竞选以来确实围绕对华经贸发表了一系列刺激性言论,但特朗普的主张本质上是一个帝国在过度扩张之后主动收缩以求固本培元,他是在以咄咄逼人的进攻性战术开展战略性退缩;也正因为他的根本目标是重振美国实体经济,夯实美国经济基础,所以,他上台给中国经贸带来的不仅仅是争端风险上升的不确定性,更有广大的潜在商业空间。
  最后,尽管我主张中美努力探索双赢合作,但我也并不十分担心中美经贸争端的杀伤力,希望美国有些人不要自以为可以凭借中国对其巨额出口,以大规模贸易战要挟中国接受不合理的经济索求。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以中国经济当前的体量,中国经济的目标,已经从此前单纯的“赶超”转向兼顾“防范被赶超”,如果发生无可挽回的世界性的经济贸易下滑,只要能够保证增长实绩与主要竞争对手横向比较相对较好,我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就会上升、所占份额就会扩大,就仍然有利于我们“防范被赶超”。
  这已有过先例。如果没有索罗斯在1997年挑起东亚金融危机,中国怎可能那么快在东亚新兴经济体中脱颖而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结果,同样是显著提升了中国经济贸易在全世界的份额:2007年,中国实际GDP占全世界10.8%、新兴市场的24.8%,货物服务出口占世界7.8%、新兴市场的23.2%;到2015年,中国实际GDP占全世界17.3%、新兴市场的30.0%,货物服务出口占全世界11.6%、新兴市场的31.7%。
  近两年,全球贸易下滑,中国经济减速,但中国贸易占全球份额依然在提升。根据世贸组织数据,以美元计价,2014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增长0.3%,中国增长6.1%,美国增长2.6%,欧盟增长3.7%(其中德国增长3.4%),日本萎缩3.5%,被许多西方舆论捧为有望赶超中国的印度增长2.5%。2015年,全球貨物贸易出口萎缩13.5%,中国萎缩2.9%,美国萎缩7.1%,欧盟萎缩12.5%(其中德国萎缩11.0%),日本萎缩9.5%,印度萎缩17.2%。
  既然即使发生上述最糟糕的状况都无损于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无损于中国兼顾“防范被赶超”的目标,中国未來的贸易争端谈判对手们,最好还是不要以为全面贸易战的恐吓能把中国吓倒,有话好好说为妙。
其他文献
随着电信行业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电信企业不得不通过与外部企业间的合作来优化自身的产品,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这使得许多为电信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服务商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契机
《朝野愈載》“侯思止”條有“不用你書言筆語,止還我白司馬.若不肯來俊,即與你孟青”的話,其中“還”義爲“回答”,後三句都是歇後語:“白司馬”歇“坂”,諧音“反”;“來俊
訓詁學和漢語詞彙史,既有區别,又有聯繫,在共同關注詞義問題方面有交叉重合的現象。和常用詞研究一樣,抉發新詞新義、考釋疑難詞語也都屬於詞彙史的研究範疇,缺一不可。 The
一“物開地牙”見於《説文·竹部》“管”字,其文曰:“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從竹官聲。”段玉裁注:“‘物開地牙’四字有脱誤,當作‘物貫地而牙’,‘
陈曦的这批作品,主要的图像是一台电视机,以及电视机里面出现的主要跟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相关联的画面,这些画面已成为我们集体的历史记忆。在这样的“电视机新闻联播集体历史记忆”的关系中,我们似乎在一种“仪式化”的过程中完成我们的日常行为和记忆。在播与看的过程中,围绕着播什么与看什么,怎么播与怎么看,一种规约和被规约的关系在“仪式化”的过程中被稳定地建立起来。  “新闻联播”式的电视图像传播,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