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英语很重要,也很职业化。我国改革开放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外语专业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应外语交际能力的初中级人才。因此,搞好中职英语教学显得十分的必要。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中职英语的教学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和探索以及反复实践,本人深感以下作法很奏效,也很实用。
一、教师要定位好(只充当导演和设计者),把最大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做演员),把课堂教学的重点从讲授知识转换到技能训练,不要自己滔滔不绝,要尽最大能力与学生互动
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控制深度和难度并适当讲些汉语解释或说明,精心设计每堂课听说技能训练的“节目”,把“哑巴、聋子”英语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交际语言。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英语来组织口语和听力训练,集体练习和个别练习穿插进行,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练习气氛,使学生既有轻松感、又有新鲜感,从死记硬背的重负中解放出来。通过耳濡目染,自然成诵,久而久之,就能强化记忆。例如:在教《Holidays》这篇课文之前,本人先用汉语问学生“在中国,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是哪个节日?”立刻,学生们便活跃起来,都说是春节,本人肯定学生。没错,是春节!那“春节”英语怎么说呢?没一个学生能说出来,之后本人便告知是Spring Festival以及将春节期间的一些习俗用英语表达。接着本人又问学生除了春节外,中外都有哪些重要节目以及这些节日用英语怎么说、各个节日在什么时候、节日期间,人们又都做些什么?经这么一问,学生们马上七嘴八舌地讲出各自知晓的中外节日名称,一时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随后本人又把这些中外重要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元宵节等等及其活动和发生时间的英文表达形式一一写在黑板上并教学生朗读,经过反复教读和练习,学生们对这些重要节日及其活动和时间均能牢记在心且能用英语脱口而出,那种获得知识后的兴奋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有的学生甚至说:“学英语原来这么容易的呀!初中的时候我怎么没有这种感觉呢?”
二、利用多媒体、录音机、实物、营造语言环境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效控制教学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幻灯、录音等电化教育手段,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英语交际情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语言交际活动。例如,在教授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时,我利用投影、幻灯、录像等手段展示rainy,cloudy,sunny,windy,foggy,snowy等镜头,学生在这种接近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很容易接受学习内容。再如,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视听”方式教授课文。我具体的作法是先展示课文的幻灯片,配上录音,引发课文全景,然后再根据幻灯片进行提问或问答,从“Yes or No” questions自然地过渡到“Wh?鄄”questions,如Do you like swimming?Did you go to see a film last night?Whom did you go with? What did you do then?幻灯片的展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有趣的问答中加强了记忆。课后通过调查,发现70%的学生能熟读课文,60%的学生能背诵课文,而且在有限的一节课(45分钟)操练中每个学生均可发言2—3次,非常符合中职生爱说爱动的特点。
三、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不可照本宣科,注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通过语言去了解认识他国文化,推广传播本国文化,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教师使用的英语教材应该是改变了传统教材偏重语言知识传授的旧观念,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宗旨,采编生动有趣、富有时代气息和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把“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位置。“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学习任何语言的必然规律。中职生的毕业意味着就业,能否找到一个好单位,除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成绩外,还需通过面试关,而英语面试的内容常为一些常用的基本交际性用语;学生将来的工作单位大部分是外资企业,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很多。所以,为了给学生们练好口语,本人每节课都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反复的口语训练:直至学生练熟为止方转入另一话题,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学生很乐意参与。例如:在练习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这句话时,本人先问学生一些食物的英语名称,待学生能说出一些食物类单词之后,本人先告诉学生要这样回答这句问话:“I/We usually have 食物名称 for breakfast.”随后再给学生列出常食食物的英文名,接着告知学生其类似的句子“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lunch/supper?”的答语是一样的,之后又进行反复操练,至此,学生牢记了这句问话的回答形式并能脱口说出。
四、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职学生来源不同,其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如果老师在上课时实行统一进度、统一教法、统一考试要求,学生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的具体作法是:对于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读的基础差的学生,我采用“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办法,既在感情上特别关照他们,在学习上降低对其教学内容的要求,只要他们能说出一两个单词或能背出并写出英语的26个字母,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一定的平时分或鼓励分,让他们尝到甜头后积极参加到学习中来。对中等成绩的学生,我每上一节新课前都让他们做好预习并设计几个问题,待到上课时进行提问或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本人认真讲解单元内容和语言要点后便让学生熟读本单元的会话及课文,之后模仿练习讲英语。或两人会话,或多人讨论,或设计学生所熟悉的且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没有闲暇时间去考虑别的事情,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点评。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我除了要求他们学好教材规定的内容以外,更要求他们课外多阅读英语原版故事书、多看英语视频、多查阅英语资料和多听英语新闻或听力内容,考试时增加有一定难度的题作为附加题。而且教学节拍较快,容量较大,练习难度较深,以检查学生自学能力为主,并辅之以拓宽、主动发问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这样一来,学生每节课都过得很充实,很惬意。结果考试时差、中、好的学生都得到了各自应得的成绩,也更体现了他们的实际水平。
五、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少讲汉语,不要理语法
中职生在校学英语的时间只有几个学期且课时少,若还像初中时候那样整天练做词汇、语法题,只会把他们吓倒。而中职毕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口语,这种情况只有学生把自己完全暴露在英语环境中,大胆地说,不怕说错,流畅就好,多练习口语才能说上流利的英语。开始时可以先学讲简短的英语,不用说完整句,每天学两个短语就行,不必多学(speak only short expression not to speak a whole sentence),以后每天一句话。学生学英语最怕的是语法,一讲到语法就头疼,所以,对于语法,不必多理会,因为每句话中都已包含某种语法现象在里面,通过背例句去学英语语法才是上策。就像小孩学讲话那样——大人说什么他跟着说什么,久而久之他就能讲出流利通顺的话语。另外,通过口语练习可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语法的用法,有道是: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忘掉语法,所以,要尽快丢掉语法去学习活的语言,这才是学语言的最高境界!
六、活跃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主要途径
提高“听、说”能力,使中职生掌握英语口语交际本领,必须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教师要坚持以英语为主授课,改变用汉语讲英语的做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听、说”双边教学活动。只要交谈双方能听得懂,即达到了交际的目的。教师要在“听、说”训练中帮助学生重新过好语音关,掌握正确的拼音规则和语感;在“听、说”训练中,使学生熟悉掌握基础英语中的大量句型,词组搭配和惯用法。而要使课堂双边教学达到满意效果,保证“听、说”训练的质量,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泛读。每节课前,本人都认真备课,给学生布置少量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会用生词组词造句,认真准备思考题答案。课后,及时引导学生阅读与教材同步的课外短文,鼓励学生快速默读,用较快的时间,猜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巩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也能调动学生潜在的某些素质和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双边教学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重视语言教学的特殊性,重视考试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安排,内容上选择学生乐意接受的部分,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说”的练习中来。课余尽量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旅游、宾馆服务,参与重大涉外活动等,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社会发展对外语交际的迫切需求。不仅能激励学生为自己走向社会而学习英语的使命感,更明白毕业后面临人才激烈竞争,不懂英语会遇到理想工作难寻的危机感。通过校外实践,与讲英语的国际友人接触交谈,还可使学生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生动活泼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增强学生掌握英语实际交际本领的能力和信心。
(责任编辑黄晓)
一、教师要定位好(只充当导演和设计者),把最大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做演员),把课堂教学的重点从讲授知识转换到技能训练,不要自己滔滔不绝,要尽最大能力与学生互动
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控制深度和难度并适当讲些汉语解释或说明,精心设计每堂课听说技能训练的“节目”,把“哑巴、聋子”英语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交际语言。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英语来组织口语和听力训练,集体练习和个别练习穿插进行,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练习气氛,使学生既有轻松感、又有新鲜感,从死记硬背的重负中解放出来。通过耳濡目染,自然成诵,久而久之,就能强化记忆。例如:在教《Holidays》这篇课文之前,本人先用汉语问学生“在中国,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是哪个节日?”立刻,学生们便活跃起来,都说是春节,本人肯定学生。没错,是春节!那“春节”英语怎么说呢?没一个学生能说出来,之后本人便告知是Spring Festival以及将春节期间的一些习俗用英语表达。接着本人又问学生除了春节外,中外都有哪些重要节目以及这些节日用英语怎么说、各个节日在什么时候、节日期间,人们又都做些什么?经这么一问,学生们马上七嘴八舌地讲出各自知晓的中外节日名称,一时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随后本人又把这些中外重要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元宵节等等及其活动和发生时间的英文表达形式一一写在黑板上并教学生朗读,经过反复教读和练习,学生们对这些重要节日及其活动和时间均能牢记在心且能用英语脱口而出,那种获得知识后的兴奋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有的学生甚至说:“学英语原来这么容易的呀!初中的时候我怎么没有这种感觉呢?”
二、利用多媒体、录音机、实物、营造语言环境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效控制教学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幻灯、录音等电化教育手段,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英语交际情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语言交际活动。例如,在教授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时,我利用投影、幻灯、录像等手段展示rainy,cloudy,sunny,windy,foggy,snowy等镜头,学生在这种接近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很容易接受学习内容。再如,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视听”方式教授课文。我具体的作法是先展示课文的幻灯片,配上录音,引发课文全景,然后再根据幻灯片进行提问或问答,从“Yes or No” questions自然地过渡到“Wh?鄄”questions,如Do you like swimming?Did you go to see a film last night?Whom did you go with? What did you do then?幻灯片的展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有趣的问答中加强了记忆。课后通过调查,发现70%的学生能熟读课文,60%的学生能背诵课文,而且在有限的一节课(45分钟)操练中每个学生均可发言2—3次,非常符合中职生爱说爱动的特点。
三、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不可照本宣科,注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通过语言去了解认识他国文化,推广传播本国文化,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教师使用的英语教材应该是改变了传统教材偏重语言知识传授的旧观念,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宗旨,采编生动有趣、富有时代气息和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把“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位置。“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学习任何语言的必然规律。中职生的毕业意味着就业,能否找到一个好单位,除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成绩外,还需通过面试关,而英语面试的内容常为一些常用的基本交际性用语;学生将来的工作单位大部分是外资企业,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很多。所以,为了给学生们练好口语,本人每节课都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反复的口语训练:直至学生练熟为止方转入另一话题,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学生很乐意参与。例如:在练习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这句话时,本人先问学生一些食物的英语名称,待学生能说出一些食物类单词之后,本人先告诉学生要这样回答这句问话:“I/We usually have 食物名称 for breakfast.”随后再给学生列出常食食物的英文名,接着告知学生其类似的句子“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lunch/supper?”的答语是一样的,之后又进行反复操练,至此,学生牢记了这句问话的回答形式并能脱口说出。
四、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职学生来源不同,其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如果老师在上课时实行统一进度、统一教法、统一考试要求,学生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的具体作法是:对于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读的基础差的学生,我采用“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办法,既在感情上特别关照他们,在学习上降低对其教学内容的要求,只要他们能说出一两个单词或能背出并写出英语的26个字母,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一定的平时分或鼓励分,让他们尝到甜头后积极参加到学习中来。对中等成绩的学生,我每上一节新课前都让他们做好预习并设计几个问题,待到上课时进行提问或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本人认真讲解单元内容和语言要点后便让学生熟读本单元的会话及课文,之后模仿练习讲英语。或两人会话,或多人讨论,或设计学生所熟悉的且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没有闲暇时间去考虑别的事情,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点评。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我除了要求他们学好教材规定的内容以外,更要求他们课外多阅读英语原版故事书、多看英语视频、多查阅英语资料和多听英语新闻或听力内容,考试时增加有一定难度的题作为附加题。而且教学节拍较快,容量较大,练习难度较深,以检查学生自学能力为主,并辅之以拓宽、主动发问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这样一来,学生每节课都过得很充实,很惬意。结果考试时差、中、好的学生都得到了各自应得的成绩,也更体现了他们的实际水平。
五、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少讲汉语,不要理语法
中职生在校学英语的时间只有几个学期且课时少,若还像初中时候那样整天练做词汇、语法题,只会把他们吓倒。而中职毕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口语,这种情况只有学生把自己完全暴露在英语环境中,大胆地说,不怕说错,流畅就好,多练习口语才能说上流利的英语。开始时可以先学讲简短的英语,不用说完整句,每天学两个短语就行,不必多学(speak only short expression not to speak a whole sentence),以后每天一句话。学生学英语最怕的是语法,一讲到语法就头疼,所以,对于语法,不必多理会,因为每句话中都已包含某种语法现象在里面,通过背例句去学英语语法才是上策。就像小孩学讲话那样——大人说什么他跟着说什么,久而久之他就能讲出流利通顺的话语。另外,通过口语练习可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语法的用法,有道是: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忘掉语法,所以,要尽快丢掉语法去学习活的语言,这才是学语言的最高境界!
六、活跃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主要途径
提高“听、说”能力,使中职生掌握英语口语交际本领,必须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教师要坚持以英语为主授课,改变用汉语讲英语的做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听、说”双边教学活动。只要交谈双方能听得懂,即达到了交际的目的。教师要在“听、说”训练中帮助学生重新过好语音关,掌握正确的拼音规则和语感;在“听、说”训练中,使学生熟悉掌握基础英语中的大量句型,词组搭配和惯用法。而要使课堂双边教学达到满意效果,保证“听、说”训练的质量,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泛读。每节课前,本人都认真备课,给学生布置少量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会用生词组词造句,认真准备思考题答案。课后,及时引导学生阅读与教材同步的课外短文,鼓励学生快速默读,用较快的时间,猜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巩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也能调动学生潜在的某些素质和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双边教学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重视语言教学的特殊性,重视考试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安排,内容上选择学生乐意接受的部分,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说”的练习中来。课余尽量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旅游、宾馆服务,参与重大涉外活动等,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社会发展对外语交际的迫切需求。不仅能激励学生为自己走向社会而学习英语的使命感,更明白毕业后面临人才激烈竞争,不懂英语会遇到理想工作难寻的危机感。通过校外实践,与讲英语的国际友人接触交谈,还可使学生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生动活泼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增强学生掌握英语实际交际本领的能力和信心。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