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生成的人本路径探索--生态人本思想阐释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gz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经典思想中没有对生态文明的专门系统论述,但可通过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批判所形成的关于生态问题的独到见解,感知其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生成的人本逻辑--生态人本思想。生态人本思想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与自然,主体建构是人(社会)与自然界本质上统一,主体困境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和生态危机,实践路径是生态劳动实践,价值追求是人的生命辩证法和共产主义。马克思生态人本思想实质地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前提、观念本质,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则是马克思生态人本思想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的理论建构及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城乡融合发展逐渐破解了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促进了资源由城市向农村的流动,而且在乡村振兴踊跃进行的基础上,加速了城乡物质和资源以及文化的流动。本文列举部分城乡融合优秀“领头羊”案例,为山西省的发展提供借鉴。
浮选控制作为选矿厂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选矿厂的效益指标,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矿山自动化、先进控制、智能仪表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势,提高浮选过程的生产指标,增加市场竞争力,以保证浮选作业工作的稳定,在保证精矿、尾矿品位合格且标准差稳定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精矿金属回收率。液位控制作为浮选生产过程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泡沫的移动速度控制,从而对选矿关键指标品位和回收率产生影响,另外液位控制也是整个浮选控制的难点和重点,因为选矿厂浮选过程通常是长流程、多设备耦合、大滞后、非时变、非线性的生产过程,在液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