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制建筑学毕业设计与暑期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尚存的四年制建筑学专业,与五年制相比较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压力大,尤其在大四这一年面临实习、毕业、就业诸多事情,时间非常紧,难以同时兼顾,这给学校教学带来很多的问题,尤其体现在毕业实习暑期实践和毕业设计这两大环节。
  【关键词】毕业设计;暑期实践;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6SJD760070)。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37-01
  建筑系的整个教学过程由各个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构成,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每个阶段都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实践表达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不是整个设计生涯的终结,而是毕业生就业或者读研深造的过渡,应该渡过的一个纽带阶段。五年制的建筑学毕业设计课程安排大多是一个学年,从大四下学期有完整的半个学年进行毕业实习。但是四年制的必须将前四年的大部分课程压缩至三年,且最后一年既要完成实习又要搞定毕业设计和就业问题,因此真正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仅为半年不到的时间。这个在时间分配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一来实习时间过短,二来毕业设计的安排也过于紧张。因此经过三年的教学工作,笔者欲就该问题提出个人的思考。
  一、毕业设计和暑期实践教学现阶段暴露出的问题
  为期一个学年的教学安排,自大四前的暑期开始直至十月份的教学安排都是暑期实践,该阶段为毕业实习阶段,目前的实习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主要有如下的问题:一来四年制的院校建筑学学生大比例会选择考研来提升自己,那么备考时间和实习时间产生严重的冲突,致使他们在该阶段重心都在备考上,暑期实践只是个幌子,为了达到学校的教学要求顺利毕业而已;二来实习时间过短,一般好点的设计院对实习生有一定的要求,最主要实习时间不能短于三个月,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自己找理想的实习单位也较为困难;三来学生实习过于分散,校内指导教师数量有限,所以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跟踪很难到位,管理困难,最后仅通过答辩和提交实习报告、实习图纸的方式来考核,考核太过程序化,实习效果未达到教学目标真正的要求。
  毕业设计是从本学年十二月份开始到次年五月份,但是十二月底是选题阶段,目前大部分院校都采取民主互选制度,但是从选题结束到次年三月份学生都是处于一个闲置状态,一般学生真正投入毕设的时间仅有三个月时间,还要排除中间找工作面试等奔波的时间。
  二、毕业设计和暑期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1.教学计划的更正
  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四年制与五年制的时间差异的问题,不能完全照搬五年制的教学进度安排,对于部分课程应予以提前,如毕业实习,不一定只有这种毕业生最后阶段实习安排,鉴于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安排,学生可以将实习时间融入到每个可能的暑期或者寒假等时间较长的假期,从低年级就开始抓起,那么每位学生可以安排一个指导教师,只要他们有实习意愿或者有实习时间都可以记入最终的实习效果考核中,尤其针对计划考研的同学,可以提前和指导教师商量可行的实习计划。对于毕业设计整个进程也应予以提前,在教学计划中予以灵活化,不能单一标准进行考核。
  2.加强过程考核
  教学目标不光只关注最终的教学效果,每个过程阶段中学生的进步也是一个考核重点,尤其对于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这两个耗时较长的课程来说,更要加强过程考核的力度,可以通过一些相应的考核指标,分前中后期,如过程成果、交流记录、实习日志等,并且组织小组成员定期进行检查、以茶座的方式进行过程交流,提出每个过程中的大的质量要求,强化过程导向性。
  3.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
  校内指导教师在整个实习及毕业设计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要落实指导教师的职责,要做好校内校外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的管理实行严格管理、区别对待,对于不同学生的特殊性也要予以特殊考虑。校内指导教师团队要有个领头羊,综合业务水平较佳,能带动其他教师更好的落实自己的职责,并做好监督表率工作。
  4.将毕业设计与暑期实践相结合
  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是保证整个本科生教学质量的重要阶段,其目标导向都是一致的,因此可考虑摒弃以往完全割裂的教學模式,将这两个过程融合一体,合为一个阶段来展开。如毕业设计选题不再是教师指定,而是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或者实习阶段的实际课题来开展设计研究工作,指导过程可以更加多元化、丰富化,利用现代的科技通讯手段校内外指导教师联合培养,这样既可以延长毕业实习的时间,学生能在毕业实习的过程当中做好毕业设计工作,能将设计的成果转化为实习内容,也可以使得毕业设计更具实践的色彩。
  三、毕业设计和暑期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1.有助于拓宽学生就业机会
  将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相互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延长实习时间,可以让学生与实习单位有更多的适应期,更能体现个人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将意向的实习单位作为“准就业”的单位,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兴趣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同时也更能逐步与设计院、设计公司等建立起较好的合作机制,可以拓展实习基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有助于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是建筑学学生学习最后的阶段该经历的,对于四年制建筑专业毕竟时间较短,通过融合能更高效的提升时间利用率,更能达到毕业设计的教学目的。
  3.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毕业设计和实习不同于其它课程设计,是开放式管理,学生不再拘泥于校园,更要求指导教师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和企业校外指导教师取得较好的沟通,协同做好指导工作。实践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指导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前沿知识,及时更新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因此指导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校企合作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是结合实际项目的课题,所以指导过程中要跟进设计进度,协助学生解决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这个不光是教学过程,同时也是自我学习提升的过程,更能促进教师脱离课本,投入实际。同时指导过程中也能培养一个教师的责任感,为其教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湘东,李雪华,倪欣,建筑类院校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
  [2]吴巍,祁焱华,王红英.建筑类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校企合作的实践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2(04).
  [3]特伦斯·科瑞,刘己舟,何坤,程昆.建筑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设计课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研究[J].建筑教育.2014(08).
  [4]蓝刚.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实践探索[J].山西建筑.2008(02).
  作者简介:尹灵芳(1991-),女,硕士,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研究。
其他文献
疟疾目前仍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虫媒传染病。全球每年约有3-5亿疟疾病例,其中约300万病人死于恶性疟,大多为五岁以下的儿童。随着疟原虫对抗疟药物以及蚊媒对杀虫剂抗性的产生和
【基金项目】此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园媒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g559。  【中图分类号】G6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68-01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目标不明确,加上内容无味,教法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使语文课程在中职教育的改革中显得无所适从,这既制约了语文课程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总体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如果融入职业教育内容,将职业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那么中职语文教学会多一抹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目标;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摘要】幼儿是人类成长的重要阶段,处于独立人格的形成时期,在此时期的外来刺激都对最后人的性格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突出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教育环境的创设和幼儿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推广环境创设在幼
目的:  1.研究低氧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中容量激活性氯离子通道(CLC3)-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2.观察低氧性大鼠PASMCs增殖和凋亡的变化;  3.探讨低氧状况
【课题成果】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思维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2015-ZJ—029)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65-01  一、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
期刊
小学数学竞赛活动和素质教育本来不是一对矛盾,但随着素质教育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活动不断开展,就出现了把小数竞赛活动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的倾向,认为既然搞素质教育,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竞赛活动是少数学生参和的活动,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所以不能再搞面向少数学生的竞赛活动了。我认为这些观点有失偏颇。下面就这个新问题谈点个人肤浅的熟悉。  一、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到底是什么  勿用
期刊
经络是气血循行全身的通道。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纵行于人体,而络是经的分支,呈网状分布于全身。络气郁滞是指络气输布运行障碍,升降出入之气机失常。络气郁滞导致的脉络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