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015年三江源河曲高寒草甸干湿状况及牧草产量变化的气候归因研究

来源 :冰川冻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eng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三江源东部河曲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1991—2015年气温、降水、潜在蒸散、湿润指数和牧草产量变化特征,探讨了地区干湿状况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991—2015年河曲高寒草甸潜在蒸散以3.5 mm·a-1的速率增加(P0.05)增加的趋势下,地区干湿状况基本保持平稳(多年均值为0.52),隶属于半湿润气候区.25年来牧草干重产量平均为303.7 g·m-2,并以3.0 g·m-2·a-1的速率下降.分析牧草产量与影响干湿状况的气候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气温对牧草产量影响不明显(P>0.05),降水量表现为正相关关系(P>0.10),说明该区域降水是牧草产量提高与否的主导因素;牧草产量与潜在蒸散表现为负相关关系(P>0.10),与湿润指数表现为正相关关系(P>0.10);在生长季时期,牧草产量与降水量、潜在蒸散和湿润指数的相关性关系达到了显著水平(P<0.10),说明牧草产量在生长季对地区环境条件湿润与否较为敏感.
其他文献
新疆是亚洲中部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变化响应异常敏感,水资源问题突出,研究变暖背景下新疆的气候水文变化及面临的问题,对应对和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及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最新的气候水文观测资料和相关成果,研究了新疆水文气候要素变化趋势与演变特征,探讨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961—2018年新疆升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冬季升温贡献最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明显增加,夏季降水增加最显著;21世纪以来气温和降水均在高位波动,但增加幅度减缓,气候有从暖湿化向暖干化转折的迹象,干旱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