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_lu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我们的第一语言,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语文更是无处不在。而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有乐趣,更容易理解接受语文呢?这就需要语文课堂凸显人文关怀,让学生老师文本三者形成精神交流的园地。
  【关键字】人文关怀 创新 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放飞语文课堂,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接受、运用语文,在语文课堂中获得真正的发展和成长。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
  在当今的课堂上,学生需要的是一个身份平等,可以让自己敞开心扉,能够自己主动与其交流沟通的老师,这样自然就会更利于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提高老师的亲和力,也更便于老师传播人文关怀。而老师不是学生的长辈,不是学生的上级,而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这样学生自然就对老师产生了感情。而这种感情就会很自然的带到课堂上,带到书本上。可以说,老师利用这种情感,让学生更喜欢上课,更喜欢学知识,“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有了这样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没有压力,也没有紧迫感,在课堂上和课下都会更加轻松,也能更好的学习知识。一切的学习和实践都要以这样的学习环境为基础。同样的,也是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让老师更具有亲和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和学生更容易交换思想,交流想法,这样老师便拥有了课堂的灵魂,有了凝聚学生目光的魅力,也更容易让课堂产生人文关怀。
  二、合适的提问
  课堂上,提问是最能考察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方法之一。同时合适的提问,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也能更好的传播人文情怀。恰当合适的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老师在讲课时一心备课时设计好的预设,整堂课都把学生往自己预设好的答案上引,而错过了同学的精彩回答甚至强硬改变学生的思想和思路。这就使得问题是“伪问题”,学生的回答自然也就是是“伪回答”。这样的课堂也注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这种情况,使得每个提问都是有意义的。在《醉翁亭记》时,老师进行课堂提问。
  师:醉翁亭记里作者描写的春夏秋冬都有什么特点?
  生1:春天的特点是野芳发而幽香。
  生2:夏天的特點是佳木秀而繁阴。
  生3:秋天和冬天的特点分别是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正确,看来大家都有仔细的阅读文章并且对文章也有一定的掌握,那大家说说自己的家乡四季的特别吧!刚开始老师的提问还很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但是最后的提问很是多余,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刻意的提问。而且偏离学习目的,使学生刚刚还在思考文章的内容,突然思路就转到家乡季节劳务上去了。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使得学生误解学习的重点。这样的提问虽然看上去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也仅仅的跟着老师的思路,但是老师设计的问题却没有对课堂的教学有任何帮助,只是单纯的师生简单的对答而已。学生几乎不用思考就可以立刻作答,这也属于没有意义的提问,既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也让学生难以掌握课堂知识的重点。因此老师在提问之前应该做好设计,这样的提问对于学生来说有没有意义,能不能让学生打开思路,能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如果提问只是单纯的活跃课堂气氛而没有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目的那还是换一个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否则只是浪费时间,得不偿失。同时,合适的提问也能让学生时刻跟着老师的思路,老师在发现学生的思路发生偏差时能尽快的纠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语文教学也自然充满了人文情怀。
  三、创作情境,理解全文
  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在教育中一定要从小抓起,尤其是初中的教育非常重要,初中教育可以说是让学生对社会,对学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然了这是需要老师把自身接触过的事物以及学到的知识,很好的灌输给每一位学子。由于初中生年龄小,阅历少的缘故,可能有许多语文课文内存在的场景和感情都是学生感到生涩的事物,更谈不上理解创作文章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了,这方面的缺陷,老师有义务去为学生填充,创新教学理念,设置教学课堂的情境,让学生的思想融入到教学场景中,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刺激学生对文章情景的情感效果。综合来说,在初中语文课堂教育中,首先老师要理解全文,为全文的整体思路,为学生设置有画面感、有趣感的文章情景,让学生认为读文章不再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吞吐文字,而是在读文章的场景、感受文章的场景,感受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情景画面,让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感情与身临其境的学生在精神上产生共鸣的效果,从而达到学生更好的掌握文章内容的内涵和主旨。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更容易体现出人文情况的创新教学模式。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语文的人文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突出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 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与发展的一条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鸳楼初级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初中课程几个重要课程之一,其词汇教学则是其教学核心及难点。文中主要介绍了构词法词汇教学策略、固定搭配教学策略、归类法教学策略、句子词汇教学策略及情景词汇教学等五个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 英语词汇 教学  一、构词法词汇教学  1.复合法。复合法就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词结合构成一个新词汇的方法。以复合法来构成的单词为复合词,比如evergreen,gentleman,clas
【摘要】当前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有更加专业的教学水平,要有良好的教师道德,从而能够不断满足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在该项标准的指导下幼儿园教学需要更加严格的要求,在保证教师专业水平的状况下,保证幼儿园教学质量。但是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这样就影响到幼儿园的长足发展。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进行探讨,进而提高人们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认识。  【关键词】幼
【摘要】学校体育工作日益重要的同时,我们发现学生只在学校里进行体育运动是远远不够的,不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那么如何把体育运动延伸到课外,使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运用“家庭运动处方”模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锻炼以补充校内体育运动的不足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家校合力 家庭运动处方 实效性  一、前言  “家庭运动处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体育课堂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培养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初始阶段,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的出发点。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其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旨在为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创新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做些有益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创新  道德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数千年前的孔老夫子就已经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外部环境,家庭影响都对小学生的思想影响
节能环保等功能建筑材料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据统计,采暖、制冷和采光所使用的能源所占建筑物总能耗的份额,目前在中国约达30%,而在英国等欧洲地区则高达40%以上。节能镀膜玻
手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手性广泛存在于药物、食物中,对自然界的均衡和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合成界,对于手性物质的合成以及应用探讨已经成为当今热门的话题。而对于与旋光性有关的相关性质研究得到深入的开展。聚合物主链可以有不同的规整度,这取决于聚合方法选择的而不同和所使用催化剂催化效果的不同,当前不同规整度聚合物的合成已得到大范围推广,工业上也得到广泛使用,我们生活中所用的许多聚合物材料都
【摘要】有效教学是以最小的投入和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成果,制定有效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价值需求。本文提出了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优化地组织实施教学,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更有效果,提高教学意义。  【关键词】政治教学 高中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目前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阵地。它不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舞台。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情境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