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薪酬改革是一块试金石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love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月,上海市纪委、组织部、财政局、人事局等六部门联合颁布《上海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实施方案》,针对公务员津贴补贴名目繁多、发放秩序混乱的现状,要求用三年时间,逐步消除地区和部门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最终促成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与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和行政权力彻底脱钩。
  这是个将对上海十余万公务员实际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的方案,也是一个被称为“动了真格”的公务员薪酬改革方案。此次改革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操作的规范化。方案将公务员津贴补贴统一归并为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两大类,一律通过财政集中支付平台统一发放;同时要求各项政府非税收入一律上缴财政专户,杜绝政府部门利用收费等权力设置“小金库”和发放“灰色补贴”。二是结果的可量化。对照公务员的职级、供职年限等项目,方案为改革后的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制定了“精确到个位数的标准”,“全市所有公务员将统一以此为标准,按图索骥即可”。三是严格问责。方案规定,以任何借口、任何名义、任何方式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一律先行免职,再按党纪法规追究责任。
  任何一项改革,如果能同时达到以上三方面要求,可以说已成功一半。在现代公共财政体系中,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是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国家机关到地方及有关单位,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公务员,每个人对照职级、供职年限和绩效考核结果等项目,应该获得什么水平的报酬,都应该由财政预算按照合理合法的标准予以确定,并作为政府信息向社会公开。财政预算一旦经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就成为刚性的法律,任何人不得违反。在法治发达的国家,如果有政府部门未经财政许可,用预算外收入为公务员发放补贴或福利,将被课以贪污罪追究刑责。以此而论,在上海这样一个地位和功能都十分重要的大城市,公务员薪酬改革在规范化、可量化(为公开化、透明化打基础)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符合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以财政预算保障和约束公务员薪酬的大势所趋,具有可贵的探索价值和鲜明的示范意义。
  但是,真正嚴峻考验还在后面。从有关报道披露的情况看,改革将使部分公务员实际收入有所减少,“青浦区一位科级干部最终发现,自己的收入将缩水20%多,以往他可以轻松拿到12万左右的年薪。松江区一同级干部的降薪幅度大致相当”,而且“越是层级高的领导可能承受的损失越大”,某位区级领导“年收入据说下降7万元”。可以预料,虽然改革方案对违规者制定了空前严厉的重罚措施,但由于改革降低了一些公务员的实际收入,必然会引起某种程度的反弹。
  近年来,公务员群体一直是诸多领域改革的主导者,也是改革的实际受益者,公务员无可争辩地成为最抢手的职业,中央国家机关和许多地方和部门的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逐年攀升,最热门职位的竞争比例高达3592∶1,即为明证。这样的局面发展下去,不但会进一步强化中国社会结构中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取向,而且会令公务员群体日益强势,其主导改革的能力将越来越强大,通过改革维护并不断巩固自身利益的倾向也将越来越突出。一些公务员对于自身利益也会越来越敏感,任何可能损及他们的利益或需要他们作出某种让步与牺牲的改革,都会遭到他们的反对。
  在调整公务员利益与国家改革之关系的问题上,韩国的做法值得借鉴。韩国新总统李明博认为,“韩国公务员已经到了阻碍时代发展的危险境地”,“韩国的公务员们成了时代的绊脚石,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步。他们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李明博上任伊始,就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务员整风”,一举裁减中央政府公务员3427名,大幅度增加了公务员的工作压力,并准备修改《国家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将部分公务员职位向外国人开放。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韩国当然有许多不同,但在待遇之优越、保障之丰厚以及职业竞争之烈度上,可谓惊人地相似。鉴于韩国的“公务员整风”,中国的一些公务员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我现在拿到的高薪酬、享受的高待遇是否合情合理?我是固守自己的实际利益,成为阻碍时代发展的“绊脚石”呢,还是积极调整心态,更新观念,摆正自身利益与国家改革的关系,成为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
  由于公务员群体在社会政治格局中占有特殊地位,公务员薪酬改革能否排除阻力切实推进,就这样成了财政体制改革能否如期推行,乃至公共财政制度能否最终建成的一块试金石。温家宝总理说:“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的程度。在今后5年,我们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我们下决心推进公务员薪酬改革,既是一个用规范化、可量化的标准,用财政预算手段对公务员薪酬进行保障和约束的过程,也将是一个发展和扩大民主,用预算权力制约政府权力,用民众权益协调公务员权益,大力改善社会结构和提高公平正义程度的过程。这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改革,公务员群体自然无以回避,民众和社会的力量更是不可缺席。(作者系《北京青年报》评论员,杂文家)
其他文献
翻开历史,几乎每届奥运会上都会有一些不协调的声音,雅典有过罢工和游行,悉尼也有过抗议行动,这些都只是一些小小逆流。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符合历史潮流,世界为之瞩目。  奥运圣火,象征着人类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她是属于全世界的。然而,目前正在传递着的奥运圣火,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由于“藏独”分子的阻挠,圣火此刻正经受考验,但是,奥运圣火又是如此神圣、顽强、不可侵犯,经过一双又一双温暖的手,火炬在不屈不
组委会为参赛选手建立了全新的赛事平台,评分系统也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选手可以在参与中感受、在娱乐中学习、在游戏中互动。  长相清秀的陶永祺在上海中学生电脑迷的圈子里小有名气。这位普陀区宜川中学(刘翔母校)的高二男生,从初中开始就玩电脑,进入高中后又选修了学校开展的电脑竞赛班这门拓展课,然后就成了各大学生电脑赛事的常客。戴着眼镜、满脸稚气的陶永祺与《新民周刊》聊起他的辉煌史时显得轻描淡写,却时不时地
王小波的去世是当代文坛的一大损失,还原他的大学生活,算是对他逝世11周年的纪念。    考上人大    1978年5月,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青年工人王小波,第一次走进高考的考场,在此之前,他“只上过一年中学,还是十二年前上的”。1977年冬,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中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恢复,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皆可报名。由于父亲尚未平反,心存疑虑的王小波这一年没有参加,倒是弟弟王晨光抱着试一试
旗袍对中国女性的作用,不止是遮体保暖,更在于心理层面和文化层面,它提升了中国女性的审美意识、开放意识和自我展示的欲望。考虑到一百年前的中国处于翻天覆地的巨变之中,那么一件旗袍的诞生,可称得上是划时代的了。    宋庆龄穿过的三件旗袍    记者在上海美术馆二楼展厅找到高春明时,他正在与工作人员搬出十多个塑料箱子,里面都是老旧但烫得很平整的旗袍。老实说,第一眼的印象是,这些很有些年头的旗袍并不很美,
旗袍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包容性,很适应东方女性的身材,有扬长避短的优越性。它在今天的标本化,可能是我们的一次不明智退出。    他眼睁睁地看着秦代的纺织残片被风吹走    高春明致力于研究中国服饰已经有35年了,他一开始研究历代服饰,并直接参与过好几次重大的考古发现。有时即使没在现场,但发掘中发现纺织品的遗存,还是要请他过去鉴定。他参与过的重大鉴定包括长沙马王堆汉墓、江西星子宋元墓葬群等。此外他的研究
按下葫芦起了瓢,只要绝大多数卫视需要卖出垃圾时段,一阵风过去,那些附骨之蛆依旧卷土重来。  我家附近有个非常凋零的商场,每个店铺玻璃上都贴着“低价转让”字样,只有一家人流如织,那就是屈臣氏。李嘉诚把这家药店改为护理用品店时提出的经营标语上声称“买贵了,半价退还”,由于这句话,可以吸引每周150万女性顾客。  湖南卫视旗下的电视购物频道“快乐购”也用了李嘉诚的办法,顾客可以无条件退货,也不收取送货费
身体媒体具备了无可比拟的新优势,它可以以个体的方式游离于各种媒体之间,同时又可以以非常深入的方式进入各种媒体当中去。  4月13日在多伦现代美术馆揭幕的《身体媒体》艺术展是一次有趣的艺术实验,它让人想起前不久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火车站里,数百人突然静止,以此完成五分钟的人体雕塑作品。其实这种以肢体语言表达某种艺术观念的作品在世界上并不少见。这次在多伦美术馆展现的4位艺术家艾未未、赵半狄、安迪、舒勇,
“奢侈品”是舶来品,原是西方贵族的专属物。  但中国自古不乏“奢侈品”。西方中世纪时代,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与黄金等价。欧洲贵族更是以拥有丝绸服饰作为炫耀资本。  时光流转。21世纪的西方奢侈品蜂拥而入中国,不仅带来视觉诱惑和国人的自我批判,还对襁褓中的民族品牌形成强大挑战。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观念、需求也渐渐发生变化。  我们并不缺文化、不缺
从长远来看,中国有着最好的面料、非常好的羊绒、大量的原材料。品牌是要一步步发展的,大家要有耐心。    走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校园,老远就望见草坪上的两辆顶级凯迪拉克——一辆是凯雷德,一辆是XLR。4月18日这天,首届奢侈品高峰论坛在这所知名商学院开幕。  离论坛开始还有一刻钟时间,尚未入场的盛装名流们站在走廊上攀谈;与他们擦身而过时,耳朵里掠过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的余音。身处会场,也不时会看到挎
在中国消费奢侈品的主体则是那些平均月收入5000-5万元之间、年龄在25-40岁的高学历人群。    仲刚出现在记者面前时,身穿夏姿陈(Shiatzy Chen)的外套,里面衬一件上海滩(Shanghai Tang)衬衫。这位儒雅的上海人是沪上一家展览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也是YPO(青年总裁组织)上海分会的副会长。毫无疑问,仲刚算是中国富裕群体中的一员。目前,这一人群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