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梦影魂已销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_sum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月寒霜,梦里成痴,纪昀恍惚回到当年。那时斜阳淡淡,余晖倾洒,隔着槐西老屋苍驳的旧窗看过去,有女子自花下款款向他走来。
  繁花尽绽芳华,落入眼里,都不如这一笑来得惊艳。他轻轻伸出了手,温柔地靠近那张面孔:蛾眉皓齿,笑容明媚……倏尔光影流转,娇颜蓦地消失不见。他心下一惊,下意识向前抓去,身子便不由自主地跌入无底深渊!猛然惊醒,眼前书页被晚风吹动,竟是熬夜累了,伏案入了梦。
  犹记那年春来,绿染枝头。西窗下她对镜而坐,风自窗外徐徐吹来,牵起她的长发,飘若拂柳,柔如轻絮,让窗外驻步的他看得痴了。
  那时,纪昀忙于编纂《四库全书》,并无过多心思关注后院的莺莺燕燕。然而那日春光大好,似催人莫尽负时光于枯燥的书案。他难得起了心思,漫步庭院之中,遇到了沈明轩。
  转眸间,他呼吸一沉。少女似察觉到什么,偏首抬眸,目光流转。纵然后来时光模糊了她的面容,但那时乍一望去的惊艳,却已深藏在他心底。
  那一瞬的怦然心动让他不由想起了多年前,海棠花下含笑而立的娇俏少女文鸾,那是他的初恋,他一生的眷念。眼眶微湿,他想,是她同样舍不下他,所以回来了吗?周身梨花随风轻动,似有暗香氤氲,渗入枯竭多年的心底。怀着这般自欺却不自知的心思,他愈看愈觉得她神似文鸾。
  他开始关注她,听丫鬟们说关于她的事。知她自幼生在农家,他忍不住想她受过多少苦难,是否曾于冬日薄衣旧衫瑟瑟难眠?是否曾于烈日下忙于农事?窗外梨花灼灼,他别过头去,莫名自忖:他只是心疼同样曾处于底层的文鸾罢了……
  他将她带在身边,得蒙宠爱的她自然喜不自胜,即便他与少女们幻想中的英俊儿郎全然不符,她也丝毫不在意。她聪慧且不失淑雅,即便出身农家,亦努力做到女子最美好的姿态。
  就连他的妻子马氏亦将她当做好姐妹。明轩初入纪家时,马氏曾对她道田家女虽难,做妾也是不易。明轩付之一笑,只说:“不愿做妾才会觉得难,若本身愿委此位,又有何难?”他得知后欣然称赞,她是那般通透的女子,却又天真烂漫如无瑕梨花,只忠于本心,不染俗尘。
  编纂书刊文本的工作极为烦琐,纪昀夜里因忙碌而无法入睡时,明轩便掌灯立于他身侧。春日里默默陪伴,夏夜里为他扑扇蚊虫,秋凉时为他披一件薄裳,冬寒时为他按揉僵硬的身体……她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进他的生活,似流水无痕,润物无声,然而心头依恋却与日俱增。
  时间久了,她也渐渐能帮他做一些事。田家女哪里识得几个字?他便细心教她。但凡校对中出现陌生字眼,他就指给她看,又握了她的手一笔一画摹下那端正的墨迹。偶尔得了空,或是起了兴致,他们便于庭院中漫步。庭中绿荫蔽盖,清风飒飒,他仿佛嗅到了淡淡的梨花清香。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心间缓缓酝酿,他目光柔和,想着她的眉眼像极了文鸾……
  然而她又那般敏锐,知晓他的温情脉脉皆不是真正给予她的,他眼底始终有对另一人的怀念。但明轩不想打破他仅有的眷恋,便不问不说,不怨不怒,却唯独不能不伤心。她渴望他眼中的自己是独特的,所以在他面前毫不隐藏,常把一些古怪念头说给他听。
  红颜终将老,容光终枯瘦,这是每个人都注定要走的路,甚至有人为了苟活片刻而苦苦挣扎,明轩却认为青丝未华时便当离红尘。她亦诚挚地向着自己的信念而行,希望华发未生时便悄然离去。没想到她竟真的在30岁那年香消玉殒。
  那年暮春时节,短暂的花期结束,她安眠于榻,漫天梨花飘落,淹没了她的容颜。
  沈母拭泪间说起明轩病中之事,将一枚小相交给纪昀,说是明轩留给他的。小相上的佳人立于梨花树下,持扇盈盈浅笑,然而他知道,他余生再也见不得梨花盛放了,就像那年文鸾离去后他便不再看以前最爱的海棠。看着佳人小相,他悲戚提笔:“几分相似几分非,可是香魂月下归?春梦无痕时一瞥,最关情处在依稀。”直到此时,他还以为他的伤痛都是因为她像文鸾,却不知自己的心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
  此后,他将这段回忆深深埋藏。来来去去多少年,他已习惯她们的到来和离去。纵有娇颜卧于榻侧,他亦觉得孤独。于是日子再次回到从前,他伏案著书,只是少了掌灯的她。春日他徘徊于艳红点缀的枝下,始终不去看那白雪银天。不看,不想,他便以为是不恋不念。
  可是那天,梦中佳人如约而至,梨花如雪下,少女清浅回眸,笑靥清纯动人……他蓦然醒来,将梦里模糊的影子一点点拼凑,那模样分明是酷似文鸾的明轩。是了,文鸾如春日海棠娇媚柔婉,而明轩却如梨花皎洁无瑕,纵然她们长相相似,神韵却不同。
  直到后来,梨花夜夜入梦,他终于明晰梦里萦绕不去的,早已不是他偏执以为的文鸾,而是相守数载的她,无限苦楚和酸涩自心底喷涌而出,不由哽咽悲叹,满目悔恨。年少时他晚了一步,于是留恋苦叹了文鸾半生,幸而遇到明轩;可如今他又晚了一步,终于明白谁也不是谁的替身时,身畔只余冷风呼啸,梦里相思俱成沙……
  他翻出她的遗物日日轻抚怀念,为她写下篇章记她浮生,他一遍遍回想那段短暂而美好的时光,眸子里映出的是她离去时漫天如雪的梨花。
其他文献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新生总是能让人在经久的无望中看到一线希望的光。白居易出生之时,他的家乡徐州便遭遇了战火洗劫,太平时光一去不返,马蹄声交织着刀光剑影,像是为盛唐的消逝唱一曲哀伤挽歌。家中长辈为他取名居易,或许是盼他安稳长大,不求封侯拜相,只愿一生顺遂。  然而一语成谶,居易居易,前面缀了一个“白”姓,便道出了他一生的颠沛流离。  为躲避战乱,他一家被父亲送往宿州避祸,得
期刊
夏日时分,女孩子们撑着兰舟结伴出游,嬉笑打闹了一路,荡漾开一江碧水。采莲女们含羞带怯地看着出游的贵公子们,躲在莲叶后面窃窃私语,有大胆的便直接向他们抛去莲子,一表情意。  有一叶扁舟似乎格外清寂,与这热闹景象格格不入。舟上的女子眉眼间一抹轻愁,淡如江南烟柳,却又重得似要压沉这叶扁舟。江水清凉,女子伸出纤细的手指放入水中,她试着握了握手,再将手抬出水面,却什么都没握住。  恰似那留不住的良人,鸿雁传
期刊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第一次读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时心里一颤,若非情到深处,断不会有此句。深爱的人分开,开始总是愁怀不展,攒眉千度。即使眉头舒展开来,心间也没有片刻不思念。  这是爱情的温度,说不清道理,一旦爱了便无时不挂怀,想要时刻厮守在一起。而他思念的那个她去采葛、采萧、采艾了,她便和
期刊
“你眉间蹙着朱砂一点,我笔下藏着悱恻千言;案前欲描欲绘丹青厌,楼外又坐辰光一日闲。都说鲜衣怒马正少年,恰逢着花正香月正圆;唱着浮云一梦长安远,把这姹紫嫣红都看遍……”听一曲《丹青厌》,指点着旧江山,今朝把盏笑谈,明日南北离散。纵相聚时短,天涯海角终不忘,那一场挥斥方遒的少年欢。  年年芳草 独青杏尚小  泛泛春风 雨外落花敲  碧天如邀 月华当照  无尘岛 自是年少  —清漪《长留仙山似画人》  
期刊
一到夜晚,摘下面具,看月光清冽,照家徒四壁,只想逃离故土,追寻远方。念出诗篇,唱到流浪,戴复古总是会被想起,当然不是白日为好,不是清醒最妙,没有混沌的人间,又怎会有江湖的味道。  风中酒,花上诗,梦想光耀不穷,现实阴雨绵绵,大约是千年来不断刻在文人骨子里的浪漫与纠缠。天下好似只有两条路,朝天抑或归途,大家都挤破脑袋走走停停,或是无奈回首,戴复古却另辟蹊径,似特立独行的风,浪迹天涯。  念起戴复古的
期刊
夏夏夏芊西  5月7日 17:18来自 微博weibo.com  三两枚古字,五六种排序,便可生出千万种诗情,让人初见惊艳,再见倾心。那些独一无二的名,带着香草气,落在纸上自成一幅优美画卷,唇间低吟又像一首动听的诗。喜欢古风的孩子,谁没有为自己取过诗情画意的名?那些芳名背后,又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故事?  宫主扶莙:宫主为职位,因着喜欢“宫”字的美妙舒懒,清雅深韵。我叫扶莙,扶莙就是夫君的意思,夏夏
期刊
在教师办公室接热水,神游天外时水溅到了手上,痛得我“嗷”了一聲。语文老师抬头瞄我一眼,问道:“烫到了?痛不痛?”我感动地答道:“不痛!”他眯眼长叹,“果然不怕开水烫!”(By 君怀袖)  沐九九:嘀~你一定遇到了假老师,鉴定完毕!  叶少,我午休时梦到和你对诗。战况激烈,难分上下,无奈学校铃声响了,我瞬间惊醒。还没比完呢,不服气!快来我梦里,我们再战三百回合!(By 玉无痕)  叶少:好说!山高路
期刊
贯云石(1286~1324),元代散曲作家,著名诗人,精通汉文,出身贵胄。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不久称疾辞官,隐于钱塘卖药为生,号“芦花道人”。今人将他的散曲与徐再思的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  那是夜色迷蒙的江南,片片芦苇深处,星辉依偎着水面,映出叠叠斑斓。一个书生弃了手中长篙,斜倚兰舟,饮完壶中最后一滴酒,就着周遭点点萤火入眠。此刻,他面容柔和,身子骨看起来有些柔弱,然而他却
期刊
荒野残垣,云淡风轻。恢宏华丽的宫室在日晒雨淋里剥蚀,雕梁画栋皆褪去往昔的金粉美态,颜色尽改。在时光的无涯里,朱红的端方由黯淡的衰颓取代,曾经光可鉴人的青石宫砖早已葱茏遍布,与它有过交集的人踪影不知。荣辱沉浮如不系之舟,甚至不及角隅的苔痕来得真实清晰。  江山浩瀚,千古君臣,终究不过清梦一场,那些悲欢离合荡气回肠,却也散得那样快。  那时应是暮春时节,繁丽景致已经开始消退。日光映照在他的身上,仿佛有
期刊
致夏芊西:  朱耷的画,一如他的人生,落拓苍凉。他出身皇族,却亦僧亦道。他心有亡国之悲,亦能参禅悟道。饮酒作画、赏文赋诗,他在山间静谧处;焚衣独行、哭笑不止,他是市井疏狂人。他的灵魂终生都在两极游走,他的人生是一道无解的题。写下他,像写下在尘世挣扎的自己。  答绥曳:  谁的灵魂不是在两极游走,像我,日日在勤快与懒惰间作思想斗争,我觉得体内勤快小人儿已死,坟头青烟袅袅,叫着:“别找我写稿。”  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