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的天赋,顺势引导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lal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朋友,夫妇俩都是从事艺术教育的,在孩子刚念小学的时候,他们就为孩子请了钢琴教师。不久他们发现,孩子虽然继承了父母感受音乐的“耳朵”,但是他对自然界的现象更感兴趣。他喜欢观察大自然,对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更感兴趣,爱好动手做实验,老是缠着父母问一些理科方面的问题,他们夫妇回答不了,孩子就自己去找有关的书来看,从中探索答案。这种“主动”与孩子练琴时每每巴望着练琴时间快快结束的样子真是判若两人。惊讶之余,我的朋友重新审视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并且请教了教育专家,最后采纳了“顺应孩子的兴趣与天赋,让孩子自己选择业余爱好”的建议。
  现在,朋友的儿子由于在电脑和物理上的优异成绩已被保送上了清华大学。他不仅可以天天进入他的科学世界,而且还能用电脑按照朋友的要求,以他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为他们剪辑甚至改编舞蹈教学音乐。
  试想。假如朋友当初扼杀了孩子天性中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而强迫他每天耗费一两个小时在钢琴上,那么他们家就失去了一个未来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却多了一个厌恶音乐的庸人。
  其实,让孩子学习一门艺术的出发点应该是发掘孩子的潜能、完善孩子的天性,要以孩子对某种艺术的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琴也罢,学画也罢,都是为了让孩子更懂得生活、热爱生活。
  每个孩子都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家长应想方设法尽可能地去诱发这些天赋。例如对具有各种语言优势和技巧的孩子,其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多听、多阅读,并鼓励他们用外语自由交谈和写作;对善于抽象思维、概念清楚、喜欢探索事物间相互关系这种理性思维更强的孩子,应多让他们玩逻辑游戏,给他们讲推理故事,对他们提出的寻根究底的问题给予理性的解答;对最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喜欢亲自动手做事的整体动作型孩子,让他们参加各类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参加戏剧活动并担任角色,参加手工活动和体育运动;对有音乐艺术天赋的孩子,美妙的音乐、和谐的旋律对这些孩子最有益处,可以让他们上各种音乐课,观摩各种音乐表演,参加各种音乐活动,独唱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发现孩子的天赋,顺势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远比家长强制性地让他们去学习更有效果。
  
  (责编 肖文静)
其他文献
《弟子规》的"亲仁"篇,以极其简洁精练的语言,告诉每个家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亲近仁者,必须择友而交。否则,就会影响到他的健康发展、品德优秀、学业进步和终身幸福。
晚上,我和儿子、女儿围坐在茶几前吃西瓜。俩孩子吃着西瓜还不忘为了刚刚发生的一点儿小事吵嘴。看着他俩你一句我一句没完没了的样子,我想还是赶紧转移话题吧,就顺口说了句:“你们谁知道关于西瓜的故事?”没想到还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女儿抢着说:“我知道《猪八戒吃西瓜》。”儿子也不甘落后地说:“我看过《西瓜兄弟》。”于是,我让两个孩子把他们知道的故事讲出来。尽管这两个故事孩子已经听过或看过,但在吃西瓜的时候再
乔伊出生的时候,他的脚是向上扭曲的,看起来就是脚掌在上的样子。  医生向我们保证说,只要经过合适的治疗,他肯定能正常地走路,但很可能永远跑不快。  最初的三年,乔伊一直在手术、各种金属模型和绷带中度过。他的双腿经历着按摩、运动、练习等一系列过程。他七八岁的时候,如果你看见他走路的话,你甚至不知道他是有残疾的。但如果他走了很长的路,比如说在娱乐公园里玩或者从家走到动物园那么远,他就会抱怨说他的腿很累
孩子要买名牌服装,怎么办?  Q:我的儿子非常调皮,在学校里总是爱给他的同学们取绰号。有的绰号很难听。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团结。作为家长。我该怎么办?  A:取绰号是小孩用来显示自己的威风。嘲笑别人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之间的和谐。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干预?这没有金科玉律,因为每个孩子,每个事件的情形都不同。但是,有一些通用的做法也许有参考价值。  1 有趣吗?如果孩子们在互相取笑。问他们
我女儿十岁,上三年级。在学校,有个同学说在家里看黄色电影了。而且来到学校里,还讲给同学们听。女儿回家后问我,什么是黄色电影,我很迷茫,我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孩子?  专家程桂芹解答:  看到这封来信,真的不知道从何去给孩子讲。但是转念一想,让我想起了“无痕的教育”。其实有些概念,应该在现实生活中。自然地告诉孩子,而不是刻意去解释什么。在生活中,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只是我们没有把它当做引子去引导孩子罢了
依托研究性学习的数学探究活动的实施策略有:在问题提出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在试题命制中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在课题研究中形成学生的研究规范。依托研究性学习的数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