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时,不妨试试中药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defe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在英国被宣布“脑死亡”的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在经过近半年的治疗之后,不仅能开口讲话,而且能站立起来接受康复训练了。
  对刘海若的救治过程,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特点。她的主管医生凌锋教授形容整个医疗过程就如一盘棋,少了哪一个子都不行。比如,刘海若刚回国时高烧不退,是中药终于使她的高烧退了下来。
  发热是临床各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发热会增加机体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水分散失,引起脏器的实质损害和功能紊乱,导致病变进一步发展。因而,及时解除此症甚为重要。现今,人们一见发热多半求助于西医,很少问津中医,认为中医只擅治慢性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医治疗发热方法甚多,很多时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李姓6岁小儿患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在39℃以上,用抗生素治疗10天热度仍持续不退,仅予疏风清热中药一剂,热即告消退。另一位10岁儿童患不明原因发热,经用激素、抗生素及多种退热剂80余天仍身热不解,经辨证属阴虚湿阻兼夹瘀血内郁,采用养阴化湿、活血化瘀等法,服中药两周热即消退。一陈姓38岁工人患肾结核出现发热,用链霉素注射治疗2个月,体温仍在38~39℃,给予中药青蒿鳖甲汤加减,服用三帖热即告退,不再复现。可见,只要辨证准确,中医药解除发热疗效独特。
  中医历代重视治疗发热。至今,不仅有内服汤药、丸剂、片剂、胶囊剂、冲剂、散剂等,而且还有针灸、推拿、刮痧、中药外敷、注射等法。中药退热除针对某病使用某些有效成分(如治疟疾用青蒿素等)外,其主要特色还是辨证论治。对发热,首先需辨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如内伤发热,多由久病体虚、七情劳倦或起居饮食失调所致,病机以阴阳失和、脏腑失调为主,多表现为微寒微热或午后低热、热势起伏不定,热度日久不退,病程较长。其次,还当辨别何虚何实、虚实各占多少。另外,中医治发热还需分析时间因素,如发热出现于什么季节,是清晨、午后还是傍晚、夜间等。
  
  现介绍几种临床常见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一、外感风热(上呼吸道感染等)发热重、恶寒轻、鼻流浊涕、口干微渴,或伴有咽痛、咳嗽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四时皆有,春季多见。治疗可取银翘散加减。
  二、暑湿交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炎等)恶寒发热、无汗、肢节疼痛、头胀胸闷、口渴、小便短赤,或伴有恶心呕吐,苔腻、脉濡。多发于夏季。治疗可取香薷饮加减。
  三、邪热蕴肺(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发热不恶寒、咳嗽、咯痰黄稠、气急、汗出、口渴,或兼咽痛、胸闷、胸痛,甚则喘促不宁、鼻翼扇动。四时皆有,春冬为多。治疗可取麻杏甘石汤加减。
  四、湿热下注(急性肾盂肾炎、尿路感染等)发热寒战、口渴口苦、腰酸腰痛、尿急、尿频、尿痛,或兼有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四时皆有。治疗可取八正散加减。
  五、湿热留恋(慢性胆道感染、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肠道感染等)长期低热不退、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或咳嗽、痰多,或恶心呕吐,腹痛泄泻,或口渴口苦、右上腹隐痛食油腻加剧,苔薄黄腻,脉细滑数。夏季多见。治疗可取三仁汤加减。
其他文献
【背景】 本刊于2014年9期刊登的《新型气化燃料》一文,颇受读者的欢迎。每天编辑部都可以接到大量读者的电话。而且据本刊记者的追踪调查,当月就已经有四五位读者与项目方开始了实质性的洽谈,有一位读者已经开始接手该项目。  那么该项目是不是真的是一个黄金项目呢?本刊记者进行了深度调查。  1、该项目核心卖点是什么  该产品是以醇、醚、酯液体燃料辅以特制的气化剂,采用科学配方,全新工艺聚合而成的新型液体
期刊
生活中,人们常把城市里不可多得的公园绿地称为“都市的绿肺”。可见肺脏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确实,位于胸腔中的肺叶,正是人体内宝贵的“常青绿洲”。尽管它没有葱葱的树木、茵茵的草地,但它的功能正如自然界的植被一样,默默地为生命进行气体交换、吐故纳新,维护机体的生态平衡。  粗粗看去,肺脏就像一个柄上的两颗“金瓜”,但细观却胜似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自喉以下的气管分左右两支后向下再分支,愈分愈细,越分
期刊
“老慢支”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简称,是秋冬季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医学界认为,凡是一年当中咳嗽、咳痰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而且咳嗽不是由于心、肺等其他疾病所致,就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是由于吸烟、感染、理化刺激、过敏及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咳嗽、咳痰是老慢支病人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症状。早期表现为晨起时出现咳嗽、咳痰,在吸烟、接触寒冷空气后尤为明显;继发细菌感染时,
期刊
说到降压药中的小复方制剂,许多高血压患者都很熟悉,它们大多由具有协同降压作用并可以相互抵消其不良反应的几种降压药合理搭配在一起,因此,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小。  国内第一个小复方制剂是1965年研制的复方降压片,沿用至今,它的主要成分是利血平、双肼苯哒嗪和氢氯噻嗪,将这三种降压药中的任何一种单独使用,剂量小时降压作用较差,剂量大时不良反应多,且较严重。制成复方降压片的主要成分均采用小剂量,约常用剂量
期刊
蜂蜜是工蜂采集花蜜或植物的分泌物,经酿制而成。常作为保健食品,及用作食品工业中烹调和制作糕点的佐料、药品配料等。  蜂蜜的营养成分与功效,因蜜蜂品种、蜜源和产地的不同而异。一般为黏稠状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味甜,含水分约18%,葡萄糖、果糖含量为65%~70%,蛋白质含量约为0.3%,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含量虽少但种类多,镁、钙、钾、钠、硫、磷等矿物质的含量比例与人体血清相近,还含有多种酶类,如
期刊
在门诊,常常遇到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发热、流鼻涕、咳嗽等普通感冒很紧张,尤其是当孩子高烧已持续两三天,家长更是带着孩子白天门诊、晚上急诊,急切地要求医生给孩子吊盐水,用高级抗生素。家长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对普通感冒就“什么抗生素好用什么”,必然会出现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普通感冒必须使用抗生素吗    普通感冒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约10%的小儿在一年中可能患普通
期刊
一位漂亮的女士    一天,我正走在单位大院里,看见远处有一位漂亮的女士。“张医师……”她高声叫着,竟直奔我而来。我心中纳闷:这是谁呀,是不是新来的职工?  “张医师,真的要谢谢你呀!”她满面春风,神采飞扬,未等我开口,便快人快语,“还记得我吗?半年前我是从你的病房出院的呀。”  原来是她!陶女士——我治疗过的一位病人。我脑海里浮现出半年前病房中那个衣衫不整、目光呆滞、面色无光的女病人。  “你怎
期刊
许多高血压患者到医院看病配药后,看到药品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都很担心,有些人越看越害怕,甚至不敢服这些药。  大家知道,严重高血压大多可以引起靶器官的损害,如脑卒中、心肌肥厚,甚至引起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因此,高血压患者必须积极进行降压治疗,以有效地保护靶器官。至于降压药存在的不良反应,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第一、看不良反应危害程度有多大。对于极易引起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药物,
期刊
北京市26家医院曾联合进行了一项万人调查,结果发现:40岁以上的中年人服用镇痛药的比例很高,占调查总数的52.8%。这些人腰痛时用镇痛药,牙痛时用镇痛药,患妇科疾病时还是用镇痛药,少数人甚至用镇痛药来解乏或振奋精神。  过量或长期服用镇痛药对人体是有害的,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长期服用镇痛药可使人体产生依赖性(成瘾)。调查显示,在曾应用过镇痛药的2170人中,停用镇痛药后有652
期刊
辣    辣椒的辣五花八门,吃起来各有一番滋味。有的辣椒一咬就辣,有的是咽下去才觉得辣;有的吃后满嘴都辣,有的辣前舌,有的辣喉咙;有的闻起来辣、吃起来更辣,还有的在几米远的地方就辣味呛人。  辣的特点不同,程度也有很大的区别。1912年,美国的帕克戴维斯药厂的制药师威尔伯·斯维科尔发明了一种测定辣度的方法,即通过测定辣椒中辣椒素含量,将辣的程度分为0到30万单位不等,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没有辣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