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泛道德化批判行为有立场盲目、批判态度消极和悲观、批判思维混乱等外在表现。反观道德教育,其灌输式的手段、理想化的内容、守则式的模式是造成青少年道德批判立场定位不明、责任意识缺乏、道德焦虑感滋生、对道德批判本质的认知出现偏差等一系列泛化批判的内在原因。因此,重塑道德教育的方式、更新道德教育内容与理念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