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bi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植物配置應当根据其生长特点及地方环境进行。在提倡节约环保的今天,以最合理的植物配置进行城市绿化,具有一定的经济作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对植物配置的基础、原则与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植物配置;基础;原则;方法
  前言
  植物配置包含多个方面,首先是要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和生态习性的基础上,其次按照立地条件和美学理论进行树种选择,以及依据整体布局的要求;同时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及草本等植物材料,通过艺术手法,发挥植物自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美感,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1]。
  一、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的基础
  (一)城市植物生长环境的特殊性
  城市中人口密集、建筑物林立、道路密布,使得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有很大区别,具有特殊性,对植物配置的要求尤为严格。
  在城市中,建筑物以及其它设施的遮挡影响了植物对太阳光的接受。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固体颗粒,有害气体含量高,空气湿度低。土壤坚实度高,透气性差,且多处于干旱状态。在建筑环境中缺少植物的覆盖,经常会出现一些极端温度,这些对植物的生存是都是极大的挑战。同时,在城市绿化养护的过程中,园林工人通常将市区内的枯枝落叶、残枝定期的清运,以及融雪剂等化学物质的使用,破坏了营养元素的循环,土壤肥力较差。
  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对植物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配置之前一定要考虑环境条件,一般地,在城市绿地的某一组合中,在上层应配置阳性树种,下层或者是建筑物的背阴区域配置中性或阴性树种,以保证所有植物均能允分接受光能。植物选择应以滞尘能力较强、耐干旱痔薄、管理粗放的树种为主。
  (二)植物的观赏特性
  植物的观赏特性主要包括色彩和形态2个方面。色彩方面应用最突出的是彩叶树种。彩叶树种是指叶片呈现红色、紫红色、金黄色等异于绿色的色彩而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根据叶色变化的特点,可以将彩叶树种分为春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和斑色叶树种几类,其叶片在春季或秋季,或整个生长季内,甚至常年呈现异样的色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植物的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同时与情感的变化也有密切关系,新梢的鲜绿给人以朝气,落叶的枯黄给人以伤感。不同的颜色都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植物形态依种类的不同而异,不同的形态则会形成不同的观赏特性。观赏特性主要表现在树干、树枝、树型、树根等方面。在城市栽培环境中,人工修剪对植物的形态起决定性作用,植物的形态往往被人工化的。
  常见观赏类型有柱形、塔形、圆锥形、伞形、圆球形、半圆形、卵形、倒卵形、句句形;特殊的有垂枝形、曲枝形、拱枝形、棕搁形、芭蕉形等。
  植物多变的色彩和优美的形态在我国“园林生态城市”创建的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植物的意境
  意境是在外形美的基础上的一种崇高的情感,是情与景的结晶体,即只有情景交融,才能产生意境。园林意境是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意境的发挥,植物配置常常当作一幅画来构织,一树一木一石一草就可构成一景,简洁而寓意深刻。“迎客松”、“姐妹树”、“玉堂春富贵”等人文自然景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国,植物也被赋予了不同的精神寓意,如松柏“傲骨”、荷花“清廉”、梅花“坚韧”;柳树象征强健灵活;菊花象征贞烈多姿,不怕风霜;迎春象征欣欣向荣、春回大地;竹象征虚心有节、节高清雅等。在当今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将植物丰富的内涵应用于城市绿地之中,创造出丰富的园林意境,给城市景观带来生机和诗情画意。
  二、植物配置的原则
  植物在城市绿化和自然风景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力法,才能将其功能最大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曾对世界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世界上获得了崇高的声誉。
  (一)美学原则
  美学原则是通过艺术构图体现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以及巧妙地运用植物寓意体现园林的意境美。
  色彩多样性原则植物的色彩不仅仅来自于花,还有叶、果实、树十、树皮方面等,如叶有不同的绿色,如墨绿、草绿、黄绿等。在晚秋季节,不少树叶会变成黄色、橙色以及红色,而一些针叶植物则会四季常青。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加强植物色彩的应用,增加色彩的多样性,丰富植物景观。
  (二)统一原则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然会追求树、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的差异和多样化,显示多样。但是,变化太多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局部地区甚至形性会感到支离破碎;过于纷繁的色彩会使人心烦意乱,无所适从。因此,在保证多样性的同时,植物配置要有共同的主题,保持统一感,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三)调和原则
  组合在一起的各种植物要注意相互之间的联系与配合,不要因个别植物的突兀而破坏景观的整体效果。注意植物与建筑体量、重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大体量的植物或者大面积的草坪花卉与高大宏伟建筑在气魄上要形成协调;如一条蜿蜒的园路,路左侧种植高大的乔木,而右侧种植低矮的花灌木,就必须增加花灌木的数量,以较多的数量来弥补花灌木在形体上与高大乔木的差距,从而产生稳定感。
  以美学原则指导下的设计方案往往在形式上美观大方,植物的景观特征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但是往往对植物的生态习性以及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性等问题上重视不够,导致植物群落不能允分发挥其功能。因此,植物配置还应以植物群落为基础,遵循生态学原则。
  三、植物配置的方法
  (一)创造景观空间
  植物配置不单单是进行平面构图,同时又是一种立体景观艺术,是一种空间设计,具有空间美学特征。   中国的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空间的营造,力求达到“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的至高境界。在现代城市绿化中,空间营造在植物配置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景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观赏者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变化,且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植物景观空间的设置不能单纯从植物的角度论述植物景观的空间艺术,应从“景”和人所处的植物空间的角度出发,以为人服务为基础,遵循设计为人的理念。
  (二)活用种植形式
  植物配置的形式主要有规则式和自然式2类。规则式整齐、严谨,是以一定的种植株行距,以固定形式配置的种植方式,规则式分为中心植、对植、列植、几何形种植4类;自然式灵活自然,疏密有致,参数不一,强调变化,具有活泼愉快的自然风趣,不按一定的株行距和排列式种植,自然式配置形式有孤植、丛植、群植、林植等。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几种配置形式灵活运用,力求整体协调一致,满足各类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要求,创造出近自然的生态群落,这样才可以达到合理的植物配置状况,允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三)遵循地方特色
  不同城市的自然条件以及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具有不同的地域风光。城市绿化也应突出地方特色,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融合地方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注重乡土树种的应用,以弥补城市环境土质较差的缺陷。保证适应性的同时,更加彰显地方特色,提升城市的绿化品位,使城市居民有更强烈的历史传承感。
  (四)依据生态习性
  任何植物都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间互相影响紧密联系,对植物的生存产生影响,使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垂柳好湿适宜栽植在水边;红枫耐半荫适宜栽植在林下或林缘;桃叶珊瑚、八角金盘等耐荫性强的植物适宜栽植在林下;梧桐、银杏等阳性树种适宜栽植在建筑物的阳面或者作为复层群落的上层部分;从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每种植物不同的生态习性,协调物种之间的关系。
  (五)注重生态功能
  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合理的植物配置是其生态功能发揮的基础,一方面应尽可能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改善植物配植结构,提高现有绿地上的绿量许多特殊植物如悬铃木、广玉兰、毛白杨、臭椿等滞尘能力强;桂花、罗汉松、合欢等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在配置植物时,应注重此类植物的应用。
  四、结束语
  植物配置对城市绿地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城市绿化植物配置的研究中,对城市环境的特殊性重视不足,植物配置的原理和方法多以美学要求为基础,而依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城市立地条件特殊性的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并不完善。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多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出发,在注重美观协调的同时,注重植物自身的生长需求,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营建功能最大化的城市绿地系统。
  参考文献:
  【1】姬钟亮.浅谈园林植物配置[J].中国园林,1989,5(2)46-47.
  【2】李淑凤.北京公园绿地中的植物配置置[J].中国园林,1995,11(3)32-37
  【3】王磊,汤庚国.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5):71-73
其他文献
摘要:节能环保是当今社会比较注重的课题,不管是建筑设计还是给排水设计,无不充斥着节能的主题。而我国医疗建筑的能源损耗较大,做好医疗建筑的给排水节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對医疗建筑热水系统太阳能一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节能及可靠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疗建筑;生活热水;节能  前言  热水供应系统循环方式的选择不当会造成极大浪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热水供应系统在打开配水装置后,需要先放掉少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市场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为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经常选择钻孔桩形式的基础来满足导线的受力及跨越特殊地段的需求,且特殊地段的地质条件都较为复杂,尤其是在砂层中进行钻孔桩施工,只有对于各类技术流程和措施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全面保障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进度和质量。细砂层地质钻孔桩施工容易出现塌孔、桩孔偏斜等质量通病,成孔与泥浆技术是细砂层地质钻孔桩的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本文以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打开水龙头便可直接饮用其流出的水。这便应运而生了“直饮水”处理。本文通过对直饮水处理工艺的分析,探讨反渗透技术在直饮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反渗透;直饮水;应用  直饮水的处理通常是以市政的自来水为水源,对其进一步深化处理以达到(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直饮水处理的工艺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对以反渗透技术为核心的工艺流程进
期刊
摘要:随着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涌现了很多新材料新产品,代替传统高污染、高能耗、施工效率低的材料,就建筑室内隔墙而言,城市建筑基本告别了过去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高能耗的红砖材料,转而使用多样化的加气混凝土砖、水泥灰沙砖、小型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但是这种材料也存在诸多弊端,比如重量较重、运输困难、湿作业等问题;实际上,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大规模使用轻质隔墙替代传统砖墙,本文对这种隔墙做法引入国
期刊
摘要:目前而言,现代建筑企业现在面对的不是成本能否降低的问题,而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探索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从而完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体系的问题。因此,企业在实施工程项目中,应该以成本管理作为重点和和核心内容,追求低成本而获得高效益,而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建筑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对策  1、问题  1.1缺乏战略性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多数
期刊
摘要: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不仅要考虑项目内部各因素间的数量匹配、能力协调的问题、还要使所有生产力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在规模上能够大小适应,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本文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预算工作的内容提出成本控制措施以及成本核算内容与细则。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成本;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意义  建筑工程具有多样性与单件性,工程体积庞大,其生产流程
期刊
摘要:机电安装施工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建筑使用的安全与质量,因此,对于机电安装的管理与应用变得至关重要,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就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过程的管理,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可供相关技术参考。  关键词: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管理  1.建筑机电工程  建筑机电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它的安装涉及到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通风空调工程、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电梯工程等多个方面。对于整个建筑工
期刊
摘要:相对于传统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支框架转换结构是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系;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这一结构形式将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深圳前海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1#楼大震弹塑性受力分析,证实该结构体系可实现大震不倒的总体设防目标;并给出了转换梁受力的薄弱部位及相应的加强措施,为该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框支框架;转换层;抗震性能;动力弹塑性;地铁上盖  一 前言  随着四万亿
期刊
摘要:钻孔灌注桩是地基基础施工中一种成熟的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本文以南京工大丁家桥小区人才公寓为例探讨了钻孔灌注桩在框架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施工中技术,望对类似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框架结构;地基基础  一、工程概况  南京工大丁家桥小区人才公寓为地下一层、地上22层的框剪结构,基础形式为筏板;总建筑面积为12115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13875m2,地下建筑面积7282
期刊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在公共建筑、高层住宅等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地下室也被广泛采用,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外墙部位,屡屡出现裂缝、渗漏等危害结构安全和使用的问题。如何控制外墙有害裂缝的产生是建筑界应重视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地下室;外墙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1、引言  近年来,高层建筑数量在建筑比例中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高层建筑都相应地设有地下室。地下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