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外同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中医内外同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9例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综合组(n=29),采用中医内治疗法对对照组实施治疗,采用中医内外同治综合疗法对综合组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中医症状积分及整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的不寐、头晕头胀、急躁易怒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综合组治疗后2周的上述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外同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可获得优于单纯内治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医内外同治综合疗法,女性更年期失眠,耳穴贴敷,中医症状积分
  [中图分类号]R25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038-02
  女性群体生理发育成熟后,卵巢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衰退,体内激素水平改变,会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心悸、出汗、易激惹,睡眠障碍、关节疼痛等,西医将这些不适症状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本研究主要评价中医内外同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内容及结果进行以下整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门诊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59例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纳入标准:①处于更年期;②失眠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患有器质性疾病;②患有精神疾病。应用摸球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共30例患者,年龄范围41~59岁,平均(50.30±2.81)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09±0.25)年。综合组共29例患者,年龄范围43~58岁,平均(50.24±2.79)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1.13±0.24)年。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在获取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后正式进入研究阶段。
  1.2方法(1)对照组:采用中医内治疗法对本组患者实施治疗,具体为口服疏肝健脾汤为主方,药物组成主要包括:白芍、炒酸枣仁各20g,柴胡、当归、远志各12g,夜交藤、白术、茯神、龙眼肉各10g,炙甘草6g,黄芩5g,临症加减。用药方法:清水煎煮,每日1剂,取200mL药液,早、晚餐后30min各服用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2)综合组:采用中医内外同治综合疗法对本组患者实施实施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在口服疏肝健脾汤的基础上给予本组患者耳穴贴敷配合安神药枕治疗。耳穴贴敷:主穴为神门,配穴为胃、脾、肝、肾、胰胆,使用75%乙醇棉签消毒局部皮肤,使用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粘贴在穴位敏感处,嘱咐患者自主按压30s,以局部有酸麻感和轻度发热、胀痛为宜,每天按压治疗3次,贴敷保留2d,双耳交替进行,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安神药枕:药物组成包括冰片10g,决明子、合欢花、菊花各200g,缝制合适大小的枕套,将药物装入其中,每日休息时使用,2周更换1次药物。
  1.3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中医症状积分,具体统计积分的中医症状包括不寐、头晕头胀、急躁易怒,各中医症状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依次计0分、2分、4分、6分。治疗结束后3个月,根据睡眠质量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组间比较。基本治愈:无入睡困难,有效睡眠时间大于6h;改善:入睡稍困难,有效睡眠时间与治疗前比较至少延长2h;无效:入睡困难,有效睡眠时间与治療前比较延长不足2h。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分别进行LSD-t、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综合组治疗前的不寐、头晕头胀、急躁易怒中医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整体疗效比较综合组随访结束后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4讨论
  更年期失眠作为女性更年期较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给患者造成的困扰较严重,也成为导致更年期女性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由于该疾病的发生机制较复杂,故西医尚无治疗该疾病的确切疗法,长期以来一直以激素替代治疗和镇静安眠药物治疗为主,虽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也屡见不鲜。因此,不建议患者长期接受西医治疗。祖国传统医学中早有关于失眠的相关记载,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中,古代中医学者认为更年期失眠的发生主要与肝脾失调密切相关,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脾血亏损,心失所养,肾失所藏,则内扰神魂,夜不能寐。现代中医研究学者认为,更年期女性多见情志抑郁、易激惹,致肝疏泄异常,气机不畅,脾血亏,脏腑失养,阴阳失司,故常表现为夜卧不得眠。总结古代和现代中医研究学者对更年期失眠病机的认识得出,应将疏肝解郁、顺行肝气、健脾养血,调整阴阳,作为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主要原则。
  本研究采用中医内外同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进行疗效评价发现综合组患者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纯接受中医内治疗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由此得出,中医内外同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能够获得更可靠的整体疗效。本研究所用内治疗法为口服疏肝健脾汤,该药物的基本方中柴胡具有疏肝健脾之效,当归补血活血行气,炒酸枣仁疏肝养阴,白术健脾益气,龙眼肉与茯神配伍应用养心安神,炙甘草调和诸药荮性,全方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补中、疏肝解郁、补益安神之效,符合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中医治疗原则。外治疗法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敷和安神药枕。王不留行籽具有安神、镇静之效,耳穴贴敷操作简单,痛苦小,较易被患者接受。安神药枕中决明子具有清肝火之效,冰片芳香通窍,菊花清肝明目,合欢花解郁安神,长期使用可发挥安神镇静之效。内治疗法和外治疗法联合应用可协同发挥作用机制,因此,可使患者获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内外同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近远期疗效均较可靠,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和实验组(肠内营
目的:观察舒胸通窍香囊治疗气滞血瘀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舒胸
[摘要]目的:观察远近配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源性少阳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颈源性少阳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风池、足临泣穴位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4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1%,对照组为7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VAS评分比较,(P<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院消化内科在2018年08月-2019年09月期间收治的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采用手术措施的不同,进行1:1分组,将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3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将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的30例患者定为研究组。治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收治和选取我院的10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分组所有患者为A组和B组
目的:分析青年胃癌与中老年胃癌病理特征比较。方法:中老年胃癌患者、青年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选取人数)具有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1月~2018年8月,
目的:探究在CT增强扫描患者的认知及不良心理反应中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将98例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在17~72
[摘要]目的:研究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PKEP)兩种手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随机将1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接受TURP治疗,观察组57例接受TPKEP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Qmax大于对照组,PVR小于对照组,PSA
[摘要]目的:探讨4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对象选取为4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選自2015年4月到2019年4月时间段,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列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治疗的4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将其列入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用时、住院预后时间KT床活动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