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景创设中激活“Task”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oh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通过任务型学习活动来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倡导教师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把理论用到实践,不断摸索和总结并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有效的任务型学习活动。
  关键词:情景 任务 实物 合作 人文 生活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作精神。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构建以活动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成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如今,任务型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教学活动脱离教学情景,教学任务流于形式,无真实性,使教学陷入了“任务”的误区。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真实情景,走进“任务”活动呢?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创设情境与任务的认识:
  一、创设实物情景,增进活动交流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任务”时只注意活动本身,而忽略了实际效果。我们设计任务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同时要有情景语境,而且都要真实易操作,要本着激励学生参与语言交流的目的进行实践活动。
  如在教Where are you from?时,可以在活动前请学生自己准备一套写有地点名的小卡片,如America, Australia, Canada, Beijing, Shanghai等,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卡片,两人一组准备活动。然后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I am from Australia….做这类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让学生学的痛快,学的自在,学的迅速,以提高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创设合作情景,促进师生互动
  现在的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合作与互动。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从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课堂内创设一些相关的合作场景,练习“说”的交际教学活动就非常重要。这些合作场景完全可以转移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用英语来“潇洒”一下。因此,教师可以组织把英语课本上比较复杂的故事改编成剧本,让学生在小组中扮演相应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必然要进行交流,提出各自的观点,这就奠定了合作的基础。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脱离对老师的依赖,多说、敢说、主动去说。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使用手势、图片等来创设一些真实的任务情景和问题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同时,教师应多使用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和潜藏各种信息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领悟英语的魅力。
  三、创设人文情景,激发学习欲望
  英语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师生需要共有一种植根于语言人文精神的人生体验,以使师生的情感交融,从而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意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社会人生,走入社会生活,强化人文精神,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获取发展的灵感。
  例如在教学6B Unit 3 “How do we use water? We use water to….”讲了水的许多用处后,我告诉学生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节约用水。通过结合学生实际的情景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演练体验,使教学在学生心中彻底内化,让语言在所提供的人文环境中“浸透”。在情景中学习不只是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教育、文化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品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促进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四、创设生活情景,激活语言魅力
  英语教学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交流服务。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设计一些操作性不强的,孤立的、无情景性的“任务”。这些任务和生活联系不大,让学生感到一到生活中他们又变成“哑巴”了,因此,我们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来自生活,并为生活中的交流服务,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交流的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
  因此,教师应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如生活中常见的“打电话、问路、看病”情景,通过这些情景来设计任务,并根据在任务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尽量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英语教学只有融入生活,才会施展它的魅力,才能使学生思维源头之水滚滚而来。
  总之,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创设出真实的语言活动情景,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共同学习。所以广大的一线教师应该遵循以活动为中心的理念,发挥语言情景的优势,设计出让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自主地获取英语知识,从而轻松走进“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剑茹 在“任务型” 语言学习中如何设计tasks[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1(9)
其他文献
一、引言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知识、信息传输反馈的过程,也是智慧、情感交流的过程.但在公开课上,老师们为了“安全”,不影响教学进度,防止非预设生成的尴尬,就会不知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关系到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初中学生不喜欢学习这门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出来.全面开展德育教育,尽可能的让其融入其他学科是当下每一个教育者思考的难题.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为例,从当前
摘要: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极差,厌学情绪较重,应试教育的模式已无法与中职学校学生升学或就业的需求相适应。因此既能活跃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又能提升学习效果的表演法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本文从表演教学走进英语课堂的背景、有效途径、需要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提高艺术类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最终灵活运用语言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表演教学 艺术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主要学科之一,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石.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笔者深知课堂教学应结合实
一个英国的教授,一个博士,竟然可以就电脑刚上传的我们中国人教版英语教材的某个单元,非常迅速地做出相当理想的教学设计,不禁令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对教材已经熟得不能再熟的英语老师汗颜和击节。为此,我想,在一个教师登上讲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他的头脑中必然具备了一种教育的理念,而不仅仅靠自己的教学技能。在思想引领之下的教育教学之路才可能行得远行得正,即所谓“源远流长”。因此,我不禁要追问,博士如此精彩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新课改下,思品教师应当认真探究教学方法,优化思想品德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思品课程的双向教育功能.
摘要:兴趣可以转化成无穷的动力,然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又能源源不绝的输送动力。英语作为一门时代感很强的学科,很容易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而英语课堂是进行英语教学的主要场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课堂”“分层次教学”三大方面,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了探究,希望借此能为英语教育事业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
快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化,让教育信息化成为了现阶段新课改形势下的一项重要教育特征.而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信息技术和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整合,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作
摘要:本文通过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分析教师如何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活动,收获不同的精彩课堂。  关键词:同课异构 课堂效果    前不久在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就《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3 Online travel第一课时作出了不同的教学展示。这两堂课体现出不同的执教者对相同教学内容却有着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别样的精彩,可谓是“同中求异”。  此次活动的教学课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