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课内外阅读实践并行发展研究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e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思路
  课内外阅读实践的并行发展,也可称为课内外阅读实践的同步发展,指的是阅读教学要整体考虑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使阅读教学的进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既有各自的范畴,又能彼此关联,既有一定时序,又能并行,共同促进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遵循以下理念。
  第一,基于有效性的追求。有效阅读指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阅读效果。阅读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含义。①有效果。指对阅读活动结果与预期阅读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②有效率。阅读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阅读效率可表述为单位时间内的有效阅读量值。③有效益。指阅读活动收益、阅读活动价值的实现。
  第二,基于阅读教学整体观。课内外阅读实践并行发展,是指我们把语文教学视为一个整体,把课内、课外视为同等重要,将课内外真正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课内学习质量,并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学习活动之中,把课外学到的知识、技能、本领充实到课堂学习之中,促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三,并行实践。并行实践是并行发展的基础,要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同时有序进行。
  第四,课内外协同。课内阅读教学要以知识分类论为指导,以言语技能的学习为教学取向;要充分重视《同步阅读》读本,发挥读本沟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作用;要实践课外阅读的常规化,提高课外阅读的课内指导质量,促进学生在课外乐于阅读,大量阅读,在大量阅读中提高阅读迁移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研究措施
  言语技能取向的教学,必须是单元教学。因为仅通过一节课、一篇文章学生是不可能掌握一项技能的。精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深入进行阅读实践,并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总结出阅读方法,此属程序性知识陈述形态的学习;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精读课文学习到的阅读方法(程序性知识陈述形态)应用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从而逐步过渡到形成程序性知识。
  第一,提高自读课本与课内阅读的关联度。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把教科书与《同步阅读》读本中的同类型文章的介绍与精彩片段的赏析联系起来,可以把两本书中相互照应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同步阅读》读本的阅读指导策略。
  一是课堂扩展阅读。①主题型扩展阅读。就是根据课文的主题,即课文表达的主旨进行拓展,即从《读本》中选出同一主题的选文阅读。主题型扩展,有纵向拓展,就是寻找深化同一主题的选文阅读;有横向拓展,比如同一主题的不同题材的文章,不同表达方法的文章。②迁移型扩展。就是引入课内阅读的《读本》选文片段或完整文章,要有和所教课文对应的知识点。③积累型拓展。积累型拓展,可以是优美词句、也可以是写作素材。
  二是课外自由阅读。课外自由阅读,可以是不带框框的阅读,想读哪篇就读哪篇,也可以是有所遵循的阅读。如主题延伸阅读法、人物溯源阅读法、性格比较阅读法、形象丰富阅读法、情感对照阅读法、体裁反复阅读法。
  第三,课外阅读着力于在常规化的阅读实践中实现迁移。课外阅读常规化,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要纳入学校的语文课程,纳入语文学科教学计划,成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
  一是制定各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系列。为了便于操作,把课标要求落实到每个学年,课题组根据课标一至三学段的课外阅读目标,制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要求。
  二是拟定学期课外阅读指导计划和学生班级与个人读书计划。①课外阅读教学指导计划。教师课外阅读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新课标》课程目标出发,与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要紧密配合,统筹安排,全面兼顾并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因素,制定一份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计划。②班级与学生课外阅读计划。
  三是解决课外阅读读物、时间、阅读方法。①解决课外阅读读物。根据各学段的推荐书目,创建班级图书角。此外,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②有关时间落实的问题。学校留出时间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按读书计划读书;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坚持阅读。③解决阅读方法的问题。
  四是净化阅读目的,调动课外阅读积极性。①净化阅读目的。在阅读指导策略上,首先应该净化阅读目的。阅读目的主要以了解信息型、增长学识型、涵养精神型处于优势地位。②调动课外阅读积极性。以课外阅读活动课为平台,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利用网络与影视剧来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第四,课外阅读的课内指导。
  一是阅读指导课。教学模式:专题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实践—畅谈收获体会—品味性的精读。
  二是阅读汇报课。教学模式:准备汇报提纲—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总结—个性阅读汇报展示。
  三是好书推荐课。教学模式:准备推荐—学生推荐—评价—质疑问难—鼓励阅读。
  三、研究成果
  第一,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与习惯。开题以来,六年级实验班平均每人阅读8本书,班级平均阅读字数约为40万字,多数同学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通过一年多的实验,实验班语文阅读能力在高层次阅读理解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提高了20%,对文章表达方式的理解,成绩提高了近30%,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阅读量的提升和阅读质量的改进,也对习作教学带来正面的影响,学生丰富了语言积累,间接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感性认识更多的表达方式,作文考试成绩也有很大提高。此外,原来语文后进生在实验中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成绩也有所提高。
  第三,发展了学生的文学兴趣和科学兴趣。实验班的学生对儿童文学和科普作品投入更多的热情,体验来自儿童文学的欢乐和感动,还收获抚慰孩子精神世界的温暖和幸福。学生的多篇习作在刊物上发表,师生经典诵读在县市比赛中获奖,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其他科学领域的兴趣。
  第四,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以言语技能为取向的教科书教学,提高了教师使用教科书的能力,发挥《同步阅读》读本的作用,提高了教师使用读本的能力,课外阅读的开展,提高了教师课外阅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教师逐步树立了整体教育观,在方法论上有了质的跃升。
  第五,教师科研能力得到提高。2009年秋季,我校被评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课题组在实验以来,几十篇课内外阅读实践的论文获奖或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颖)
其他文献
东菱精纯克栓酶是一种由生物合成的高纯度新型单成分类凝血酶样物质,具有降纤、溶栓、抗凝、诱发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质(t—PA)释放等作用。本科自2006—01-2008—05对12例急
在重庆“一区两群”的发展版图中,正跑步融入主城的璧山格外引人注目。凭借与生俱来的区位优势、对国家战略的快速响应、置身开放前沿的决策思维和植根于中国西部(重庆)科学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对我科122例微创术中16例再出血进行总结及原因分析。结果本组16例病人中最短拔管时间48h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自发病至入院不超过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
目的:探讨抚州市不同亚型HPV感染与女性宫颈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定江西省抚州市妇幼保健所于2016年9-2018年12月收诊的200例女性宫颈疾病患者,均存在HPV感染,通过28种亚型H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推动我国多个地区交通运输等多方面发展。基于此,道路桥梁作为交通运输中最基本的设施,更应保证工程施工时的质量。如果质量出现问题会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