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159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课堂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出发,制定相关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相关教学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情感进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归纳等方面能力。此外教师利用数学思维模式进行教学,也是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一、强化学生数学意识
  受以往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和束缚,教师教学一般多运用机械灌输性的方法,学生都是被动地一味地接受,一些教师以为提升学生成绩和技能便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基本偏重于学生的成績。小学生的思维都较活跃,所以,教师需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对于现时期的教育环境而言,高素质高效人才需求不但要求教会学生计算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面对具体问题时,还要有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主,设计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需合理科学地找出课堂教学资源,同时将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联系现实生活,更加直观有效地解决和处理问题。在学生对计算类问题进行解题的时候,教师可导入生活情境。如,王明身上一共有175元钱,其中有一张是100元的,他在文具店买了一个书包价格是78元。教师提问:王明该怎样付钱呢?给完钱以后还剩下多少钱呢?有这样相似经历的学生,知道应该给售货员一张100元的,付款以后的钱便是所剩的钱。这种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直观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最为简单的计算。教师需倡导合作学习,把学生合理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培养学生相互间的沟通能力和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集体合作意识。学生通过交流,会清楚自身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说非常重要。
  二、利用微课生成高效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前预习能够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提前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可以有效减轻老师在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压力,使课堂效率变得更加高效,全面提升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老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录制微课视频,让其通过课前观看视频,提前进行课堂知识的预习,加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计算公式推导及应用的掌握和理解。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课堂预习,课堂上的思维可以紧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从而强化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全面提升自己的数学综合素养,也让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结合学情创设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整个过程中,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激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教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在具体的情境当中更容易发挥作用。基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必须要注重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补充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从而将数学教学放置到更加形象具体的情境当中。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学生在合理的情境当中能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也能学会运用知识,对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过程当中,应该使用教学艺术将情境创设得更加生活化、具体化,使之真正符合小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将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也要善于创设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不断地探索知识,培养自身核心素养。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理性的认知,就应该进行比较直观的展示,让学生建立模型,从而培养其核心素养。在学习统计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形成学习兴趣。首先,教师提出问题:六一儿童节很快就要到了,我们班需要准备节目,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吗?学生们的情绪非常高涨且各抒己见,此时教师又可以提出:我们要做些充足的准备,需要考虑一些什么因素呢?学生会说买一些服装道具,排练舞蹈节目和唱歌节目等,让小朋友们自己去发掘最喜欢、最擅长的节目种类。问题难易适中,会让学生形成一定的信心,老师进而引入统计的相关内容。
  四、开展小组合作模式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数学探究的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等数学综合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教学问题:小白兔、小花狗、小熊它们三个一起去郊游,一共带了10个面包和7瓶水,它们应该怎么来分配这些食物呢?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探究,先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再通过老师的引导,加强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其掌握数学知识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加快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思维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性提前公布答案,要求学生根据答案推导过程,这样,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就是锻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维,通过一题多解或者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调整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其他更为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例如,在解密“圆周率”时,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大多数教师都会以讲故事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关于圆周率的由来,学生只需要接受并记住这个知识点就行,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推理素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然后分别量圆的直径和周长,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上,观察数据的规律。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就是推理的结果。为了验证其准确性,学生又多画了几个圆,仍得出一样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推理的乐趣,还有发现数学奥秘的愉悦感。要熟练运用教材各章节知识点,推导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及合并后的应用效果,突破教学的知识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具备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依然存在诸多缺陷,需要教师认真反思教学策略。要想真正将数学核心素养渗透至数学课堂,首先应当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令其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其次,发挥数学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相互探讨,共同进步,教师只需充当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同时,构建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将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其形成一题多解以及数形结合等多种特殊方法,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体会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植被对氮和盐基阳离子的吸收是除酸沉降外另一个重要的土壤酸度来源.本研究基于中国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和元素化学组成确定了中国植被对氮和盐基阳离子的吸收速率.结果表明中
艾迪尔蒙台梭利儿童之家专注于0~6岁儿童的蒙台梭利教育,采用小班、混龄模式,聘用经AMI(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S(美国蒙台梭利学会)培训的专业师资,践行蒙氏教育理念,并融合中
应用平衡法研究了除草剂苄嘧磺隆在8种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对苄嘧磺隆有很强的吸附性,且随供试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其吸附性呈明显变化.苄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符
《小学科学》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发行的教育类期刊,已被中国基础教育知识总库(CFED)、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龙源期刊网、维普资讯网全文收录。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317,国内统一刊号CN 22-1388/G4,邮发代号80-936。  一、办刊宗旨  《小学科学》以贯彻省教育厅“有关学科强化渗透科学教育”为办刊宗旨,以小学语、数、外、科、音、体、美和幼儿园教师为主要读者
利用土柱实验装置模拟CO2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重点研究湿润峰处水、气二相间污染物转化实验土柱长1m,过饱和CO2溶液浓度为748mg/L.分析表明水相运移受对流、弥散、反应及
通过分析现有电子邮件遇到的安全问题,用密码学和安全认证技术来解决这些安全漏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KI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该系统在邮件收发终端引入智能密码钥匙,
研究了工程菌株Fhhh降解精对苯二甲酸(PTA)石化废水的动力学.将测得的Fhhh降解废水的6项动力学参数值、废水自然参数值、废水排放标准控制值,输入环境生物技术信息学软件(Ebi
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机械故障诊断系统:首先将故障诊断决策系统中的连续属性值离散化;再基于粗糙集理论计算决策系统的约简,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优决策系
利用直流电晕自由基簇射对甲苯有机废气进行试验,分别考察了有机污染物浓度、温度、电压、湿度和停留趑时间等不同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降低气体温度和一定的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