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院校法学专业“2+3”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有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规律,必然存在特殊的指导原则,具体包括地方需要、个性优势、行业特色等具体原则。广西大学法学专业“2+3”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并取得明显成效,其对一般院校法学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该模式在探索中,亦存在某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一是加强对法学专业“2+3”模式学生的“入口”环节的引导和选择;二是加强对前后两阶段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统一和衔接;三是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定位并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甘氨酸(GLY)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防治作用. 方法:预先给予昆明种小鼠20% GLY 0.025 mL/g灌胃,每日2次,1周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20 U/kg诱导急性心肌缺血;观察心电图
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文明和科技知识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棘手问题.而在知识产权法律领域中,冲击最大的是著作权法,如何保护好
学校附近的玻璃厂由烟囱直接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氟化氢(HF)等有害物质。根据苔藓植物监测二氧化硫原理,利用盆栽葫芦藓对大气污染进行定位定时监测,采用五点取
2005年秋季,江苏省全面进行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在课改教育理念的影响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生物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