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板书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板书不仅包含有教学内容,同时其也是一个教师上课风格的表现,做好板书设计工作,可以更好的提炼教学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如果少了板书设计,那么教学可能也很难顺利进行下去。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板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可以有效的梳理数学知识点。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板书设计;优化
  当前教育教学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而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谓是越来越频繁了,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板书设计工作中,可以多元化的展现板书内容,丰富板书形式,创新教师板书设计方式。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究竟该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初中数学板书设计呢?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数学板书设计中的优势
  板书设计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板书设计多是教师在课堂上现场使用粉笔来展现,板书设计劳动强度高,同时板书设计显得比较单一,如大部分板书都是以简单文字形式出现的。初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特征强的学科,单一无趣的板书设计,很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而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数学板书设计中,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优势:
  一是提高了板书设计效率,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传统的数学教学板书设计,通常都是教师现场在黑板上撰写文字或者绘制图像,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教学和板书设计的效率,因为教师现场板书,必将会耽误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教师板书设计质量也是未知的。但是如果在初中数学教学板书设计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有效的规避该问题。教师可以再备课时,将板书内容设计出来,制作成PPT,然后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知识点时,直接给学生们播放相应的PPT,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板书设计的效率,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1]
  二是丰富了板书的形式和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其是教师进一步向学生解释说明某个知识点的一种手段。但是传统板书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面对一些抽象复杂的几何或者是函数知识时,其可能难以清楚明确的说明教学知识点。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所设计出来的板书,则可以即文字、图片、画面和声音于一体,形式和内容更加的多元化,能够在較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数学知识。
  二、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中板书设计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进行板书设计
  任何板书的设计都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化进行板书设计时,如果对于教学内容了解不够深入,那么设计出来的板书可能缺乏新意和要点,这样板书的作用也难以充分的展示出来。比如说,在教学“图形的旋转与对称”方面的知识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板书设计的优势显然更加的明显,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或者是电子白板等给学生现场展示多种类型的图形,加深学生对“旋转与对称”等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在正式的设计板书之前,教师必须要对相关教学概念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在展示所设计的板书图形时,教师可以同时进行讲解说明,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2]
  2.精心备课突出教学主题,保证板书设计的价值
  板书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就是辅助教学工作的顺利落实,因此板书应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板书的主题要明确。在具体的设计中,教师要尽可能的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保证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等基本需求。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板书设计的多寡和详略也应当有所差异,比如说,面对知识结构复杂,教学难度大的知识,设计板书时要尽可能详尽,而针对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知识,教师则可以适当的简化板书,板书的信息量应当适中,尤其是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讲解时,当然信息技术优化板书设计,都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在进行板书设计时,教师要先想简单的设想一下课堂上需要讲解的知识点有哪些,那些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板书设计时应当重点突出什么,那些知识点比较简单,学生一点就通,不需要重点讲解,这样板书的侧重点一目了然,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也能够很快的明确自己应当重点关注哪方面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3.展现板书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初中数学知识时,本人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有着比较强的畏难情绪,而这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实际上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人建议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数学板书时,还应当关注到板书设计的多样性,比如说,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进行板书设计时,教师既可以使用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借助文字引导学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内涵,此外,针对部分比较复杂,学习难度大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图文结合的展现方式。教师教学板书设计的多样性,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多变性,这样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总之,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板书设计中,使得板书内容的表达日趋多元,能够更加深入的剖析和梳理重要知识点,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时,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将其更好的与板书设计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张新全,徐格.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 科学整合数学课堂教学[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35(05):136-139.
  [2]李红梅,何聪,唐海军.信息技术视野下数学课堂板书的特征[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3):21-23.
  [3]李巧.多媒体视角下数学课堂传统板书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4(04):63-65.
  [4]李妍.论板书在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4(28):62.
其他文献
学困生在教育词典中的含义就是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一般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行为习惯差、不能自制、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耐挫能力差,容易产生厌学情趣,过去叫做差生,现在称之为学困生。  学困生的转化是班级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但也应该是班级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学困生的形成有诸多因素,既有基础差、智力弱、性格孤僻的内因存在,又有社会、学校、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外因
期刊
一、教材内容分析以及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圆这几种平面图形。本课以《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及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遵循学生认识几何图形,从立体到平面又到立体的规律。让学生在熟知的卡通人物的带领下,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培
期刊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the students will …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master the rules and basic structure of subjunctive mood.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the subjunctive mood in di
期刊
教材分析
期刊
一、和內容解析
期刊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一篇自读课文。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篇文章应该让学生自读、自学,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面对刚刚进入初中不久的新生,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如何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自觉主动的去学习文章。  所以设计本课的时候,我主要考虑两方面:第一,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这篇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中的第2课,全文共三部分,“正确对待不同看法”“真诚坦率很重要”“与人沟通讲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恰当的沟通技巧进行交流。教材内容从认知到导行层层递进,符合学生道德养成发展特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课前对孩子们的调查和了解,针对学生遇到当与他人看法不一致时,总是想试图改变他人的做法,教师要及时引导孩子学会沟通的技巧是本年龄段孩子成长
期刊
学情分析:  在很多学生的印象中,鲁迅是严肃的、令人生畏的,鲁迅的作品是艰深的、难懂的。作为初中阶段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毕竟它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离当代学生有点远,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正因如此,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就是当务之急。  教学准备:  1、老师方面:上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读《朝花夕拾》,搜集资料,编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  2、学生方面:复习课文《从百草
期刊
第十一课搜索26个英文字母  一、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正确的打字姿势和基本键位、指法分工;  2、学习能准确找到26个英文字母在主键盘区的位置;  3、学习几个常用功能键的使用;  4、学习“记事本”的使用;  5、通过打字游戏练习指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1、能准确找到26个英文字母在主键盘区的位置;  2、输入字母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在主键盘区快速找到26个英
期刊
测量精度是指被测物理量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它和测量误差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说明同一概念的术语.测量误差越大,则测量精度就越低.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是上海市中考物理14个重点考核实验之一,也是14个重点考核实验中唯一一个验证性实验,学习水平属于B级,即理解级要求,要求学生知道实验目的;会依据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会实验操作;能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在上教版九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