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低温对犬心脏停跳复苏后脑组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一氧化氮参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本实验研究L-Arg:NO通路在犬心脏停跳复苏后浅低温脑复苏中的作用。

方法:

15只健康犬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A组,n=4只),常规治疗组(B组,n=5只)和浅低温治疗组(C组,n=6只)。A组动物只完成麻醉和手术,心脏不停跳,观察8小时;B、C两组动物完成麻醉和手术,心脏停跳18分钟,心脏复苏成功后治疗8小时。B、C两组均给予激素和脱水治疗,C组动物在心肺复苏成功后10分钟加用头部体表物理降温,20分钟内将鼓膜温降至34℃±0.5℃,维持8小时。各组动物在实验结束时行神经机能评分,开颅取右顶叶脑皮质,NADPH-d组织化学显示NADPH阳性细胞、Griess法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

结果:

(1)B组犬脑皮质NADPH阳性细胞数和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1),C组犬脑皮质NADPH阳性细胞数和亚硝酸盐含量较B组显著降低(P<0.01),但NADPH阳性细胞数仍高于A组(P<0.01)。(2)C组犬神经机能评分优于B组(P<0.05)。

结论:

浅低温具有脑复苏效应,其抑制犬心脏停跳复苏后脑组织L-Arg:NO通路的激活,可能是其具有脑复苏效应的机理之一。

其他文献
急性胰腺炎病理特点多样,病情复杂多变,在诊治过程中,给外科医生带来巨大挑战。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经验的积累及观念的革新,急性胰腺炎的诊治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