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语文作业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byqjkw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使用,是对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是语文和现实的对接、文本与操作的结合。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它的训练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的高低。倘若把语文作业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巧妙结合起来,肯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根据有效教学的实践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本人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语文教学属于母语教学,现实生活中可挖掘的教育资源随处可见。从总体来看,只要一个学生好读书,并且能主动地把课堂上学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身的语言,加以发展创造,形成个性化的风格,他就是语言学习的成功者。传统的作业,一般只关注书面形式的作业,往往忽略口头作业的比重,殊不知,后者其实更重要。关于口头训练语言的形式,笔者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模式,仅供参考。
  首先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语文教材上的文章多数为美文时文,故事性极强,因此,我常常组织学生当堂做准备然后进行复述,激励他们尽量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再现故事情节。个别学生出现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的情况时,我也会耐心地进行鼓励指导,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因为这篇课文出自经典,许多故事情节已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我就先让学生看一遍课文,再进行小组交流,互相讲述,然后结合平时对这个故事的了解,指名讲述。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讲述的机会,课堂氛围很好,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空前高涨。令我惊奇的是,许多佳词妙句像花儿般绽放开来,个别表达有障碍的学生,经过指点也能表达通顺,中心明确。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训练,课后,我还特别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回家给爸爸妈妈或其他家人讲述这个故事,这无疑是对课堂训练的有效延伸。
  其次是在课堂上进行演讲或朗诵。在本人所任教的班级,每次语文课之前我都要安排学生进行三分钟的演讲或朗诵,内容可以随机安排,也可以由学生自主确定;学生按座位号或学号依次进行,基本上每个人每学期都有两到三次的演讲或朗诵的机会。每天放学前我都会提醒学生准备好下节课的材料,要求主题积极健康,兼顾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目的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锻炼,思想和灵魂得到洗礼,让学生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期待自己能上台进行语言表达。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在一定的氛围和环境下不断熏陶,从而得到提高。每一次上讲台演讲或朗诵,都是一次挑战和历练,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孩子,经过这样的训练后,能变得大大方方,表达自如。
  第三是让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每一学期,我都结合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读书,如《鲁滨孙漂流记》、《红与黑》、《巴黎圣母院》、《水浒传》等。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外书,提醒学生坚持看新闻,及时了解各种信息,丰富自己的语文积累。阅读后,我要求学生写读后感,读后感可长可短,再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交流,引导学生积极交谈,畅所欲言,总结得与失、优与劣,及时指导,规范语言表达。
  最后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语文的四种能力中,“读”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在平时就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如我告诉学生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主题和思想,其中蕴含的情感需要用心体会,而情感的准确把握是有诀窍的,首先要多读几遍,把握主要内容,然后对文章进行细嚼慢咽,感悟主题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不懂就要问,可以问家长,问老师,或是其他人,也可以查阅资料和工具书,总之要利用身边一切能利用的资源,为阅读环节服务。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才能把握正确的感情基调,再读文章时,自然就声情并茂了。
  语文是集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学以致用一直是教师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抓住一切机会指导学生积极练习写作,因为写作能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语言文字。笔者在每周的作文训练课中,都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事前也是精心备课,想方设法寻找优质素材、经典范文,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把训练效果发挥到极致。诚然,有限的作文时间,很难从根本上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本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发动起来,积极投入无限广阔、无限精彩的生活中。生活是一本学不完的大书,是丰富的作文素材库,学生是一捆干柴,只需老师的一把火就能点燃,而后便会看到热情绚烂的火焰。每到周末,我会布置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需每周写,而是什么时候有灵感就什么时候写,及时捕捉住那稍纵即逝的思想和感悟。虽是写一点随笔之类的文字,但可以锻炼文笔,对于将来也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心灵收藏,这岂不是一件乐事?学以致用,语文在人的一生中,时刻伴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语文,多使用好词好句,显现语言的魅力,提高自己语言表达的能力。
  总之,语文是运用很广泛的学科,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是最包容的、最丰富多彩的、最容易和生活交融的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面,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形成真实的能力。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通过实验,分析说明切削颤振的振动频率主要由机床切削系统的模态固有频率决定,摩擦自激振动是导致切削颤振的主要原因。
对大多数小学生而言,英语是一门新事物,天性使他们对新事物产生好奇,但其陌生程度又难免使他们对这门新事物觉得生涩难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抓住时机,把握好学生的第一种心理特性,创设相应情境,让“英语”这个词第一时间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新奇好玩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情境教学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当今英语教
根据不同生产批量来确定变速箱体零件的加工方案,说明生产批量对工艺方案的重大影响,并寻求最佳的工艺方案,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我们应从成本控制入手把财务管理推向一个新阶段,这是企业目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着重探讨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目标等问题
针对箱体零件的工艺设计特点,将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相结合,设计一种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能处理不确定性、精确性问题的推理策略,并应用于工序排序决策中.建立的箱体零件综合
由于渐开线齿轮啮合刚度的时变性,传动齿轮的振动具有非线性振动的性质.文章将啮合冲击区分成若干微区段,视各微区段啮合刚度为定值,采用时域方法辨识出相应模态参数,用直线
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各个领域都具备了强力发展的条件,特别是计算机与电力方面的联合发展,达到一定的高效性。通过针对不同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多方面的分类,进一步分析研究了计
加热炉是一种直接燃烧燃料,常用于加热其他工艺设备,以辅助于工业的生产,在石油化工企业中较为常见。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加热炉的几种优化控制方案,从而阐明石油化工生产中加热炉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自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师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每一堂数学课,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课堂中发展 。现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自主探索  “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