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在春光里,你感叹这悠久历史城市的时空跨度,文明兴衰。散漫遛街的你可以坐在犄角旮旯小店的屋顶,与朋友谈天,一边喝着茶或酒,一边看市井形形色色的人,看天宽悠然飞过的鸟儿。不远处的什刹海两岸杨柳依依,海子里荡漾着游船,斜阳勾勒出岸边人与古老建筑的轮廓。恋人们在一起触景生情。钓鱼者扎准在为一条小鱼的咬钩而兴奋不已,千嘛?图乐!如果碰到提鸟笼子或牵着狗的主儿,没准你碰到了一位真正的玩家!什刹海的悠闲韵致,从容与大气从北京人的言语中就能听出来:“悠着点!慢走了您呐!”听那调和尾音,这可是十分地道的皇城脚下的京腔京韵。
问起北京印象,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一例外的会说,北京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人口1382万,每天的流动人口400万。北京太大了,5条主要环线,构架起现代化的北京交通网。绕第5环线一圈是98公里。大都市的北京永远充满神奇的魅力。在我个人的印象中,北京如同巨大的港口或国际空间站,匆匆的人流不断在这里聚散。旅游大北京从哪里开始走呢?如果没有人的指引,你一定会在大北京迷失,她的古老与现代,她的国际化,她对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与极大的包容,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令世人眼花缭乱。一次我在天安门广场站点等公交车,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郎走近我,用十分标准的北京话问我:去什刹海坐几路车?当时我十分吃惊!只能说:“不知道!”女郎向我莞尔一笑,秀发一扬,扭身走掉。我真是尴尬又憋闷。
我想,至今我对北京的印象与您对北京的印象依然不同,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消费人群,都有对北京的不同理解,就像古老的印度故事“盲人摸象”,盲人总是无法把握大象的整体,作为生命个体的每一个人同样无法把握对北京的整体6口象。但4月里,随同北京的中城国际旅行社行走皇城之旅,我才了解到北京的真正脉络。
皇城之旅是先看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然后奔故宫、景山、北海,这段路曾经走过,干脆省略了。在当年北京内城与外城之间有一道城墙,称为皇城,但随着北京城市建设,在此发现了多处明朝东皇城墙址,并在其遗址上建立皇城根遗址公园。公园宽29米,长2.8公里,园内种植了数千棵各种树木,3万多株花卉和灌木。
导游带我们从皇城根主题公园出发,直奔什刹海。陪同我们的老爷子名叫卢玉旺,一身灰衣,脚登千层底布鞋,今年64岁。蹬起三轮,拉着我们两个重量加起来超过300斤的人,走胡同,穿小巷。面不改色气不喘。听着饶舌的京腔,随着他寻觅老北京的感觉。
在成贤街上,老外们骑着单车,与中国的青年学生一样充满着朝气。走过平安大街,两旁是灰色为主色调,修旧如旧的明清建筑。经过地安门大街,看到了当年的清代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宅院,还看到了什刹海体校,武术与电影明星李连杰就从这里获得了全国比赛冠军。柳阴巷,那是建立共和国将军们住过的地方,侯宝林大师生前也住在这里。
什刹海有许多清代的王府,恭王府过去是贪官和绅的家,占尽了什刹海的风光,恭王府墙体通高2丈,窗子眼很厚,据说这样便于从里向外射箭。墙砖都有编号,是官窑特制的。
老爷子的三轮车载着我们从西北角转到东北角,在一胡同住户门前停下,老爷子说:“北京的街道为何叫胡同,说法不一。有一种认为,元代时,蒙古人聚居北京,又每条街道都凿水井;在蒙古语里,聚居地和水井都作HOTTOG,于是街道就都叫胡同了。逛北京胡同看门脸有讲究,看到门上的两根木棱了么?那叫‘门当’,过去讲究‘门当户对’,就是这么来的。过去的一般官员住宅有2个‘门当’,地位越高,‘门当’越多。8个‘门当’那是皇上。家有2个‘门当’的姑娘只能嫁给有2个‘门当’的公子,这叫‘门当户对’。门前的石门墩有讲究,鼓形状的象征着击鼓上阵,所以门前有石鼓那是武官住宅;箱子形状的门墩代表的是书箱,那是文官住宅的标志。”在老北京胡同中,这样的门脸比比皆是。
什刹海又称窖海,过去皇宫窖冰之用,供夏天储藏食物。这地方过去老百姓不能来。什刹海也是过去王公贵族的饮酒作乐的地方,现在的酒口巴一条街是天南地北朋友消遣的好去处。坚果、接触、龙阁、欲望城市都是其中比较知名的。
什刹海靠近鼓楼和钟楼,两座楼之间是大排挡一样停靠整齐的出租三轮车,身着统一服装的车夫们在等活儿,外国游客愿意搭乘这样的三轮车在什刹海走街串巷。
在老爷子的带领下,我沿着立陡立陡台阶上到鼓楼顶端,进了大门,正赶上击鼓表演。鼓楼里有24个小鼓和一个大鼓,叮咚声安排得颇有规律,据说24个节气,都有不同的音响。中国古代的钟鼓楼起源于汉代,史料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钟暮鼓制度。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原规定钟鼓昼夜报时,乾隆后期改为只报夜里两个更时,而且由两个更夫分别登钟、鼓楼,先击鼓后敲钟。现今的钟鼓楼已经不在司时,但每到年节依然能够听到洪厚有力的钟鼓声。
站在鼓楼上向北看是钟楼,向南看是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永定门。鼓楼与永定门之间全长8公里,这就是过去老北京的长度。这一连起线的古建是“龙脉”,是北京的中轴线。中轴线东边是北京的东城区,西边是西城区。有学者说,这是一条伟大的中轴线。是今后北京旅游热点。恢复老北京的风貌主要是建好这条中轴线上的古建。北城的钟鼓楼一带包括什刹海以王府文化为主。一些老字号都在南城,主要是商业文化,同仁堂等老字号都在那边。
坐老爷子的三轮,一路走一路听他介绍,两个钟头过去了,快到太阳西沉时,我们来到了什刹海西口袋胡同一户四合院人家。主人名叫龙兆华,今年79岁,从北京玩具厂退休。老人信奉天主教,我们看到他家里墙上挂着十字架。老人身体硬朗,坐在那里,看上去有些正襟危坐。他语言和蔼,但不健谈,与我们一问一答。他说:“儿女没在家,老伴走亲戚去了。四和院搞接待都有10年了。每年都有游胡同的外国游客光顾我的四和院。有人还问一些古怪问题:什么过去好还是现在好0阿?文革你受迫害没有啊?然后与我合影留念。”老人的老伴是真正的皇族,娘家奶奶是满族正红旗,爷爷是正黄旗。紧靠床有一对颜色暗淡的老式皮箱,老人说那是当年结婚时老伴娘家的陪嫁,很有年头了。韩国与日本游客想花高价买,他没答应。一会儿,一位导游带进来20多个英国老外,挤满了一屋子。他们是来感受胡同文化的,听导游咿咿呀呀一阵翻译介绍,老外们脸上露出笑容,纷纷站起来与老人合影留念,然后又“拜拜”离去。
登长城
第二天,我们经过正在建设的奥运会会场,然后上高速公路奔八达岭,全程76公里。导游弓树强介绍,长城在中国 历史上大规模修建长城有三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修了第一道长城,从鸭绿江一直绵延到嘉峪关;第二次是汉武帝时期,长城一直修到今新疆境内,这是为保卫丝绸之路而修建的;第三次修建是明代朱元璋皇帝开始,长城墙体全部用烧制的城砖砌成,能够抵挡风雨。以往年代的长城是因地制宜,用木头垒,用泥土夯,并不结实。路上又见到了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1908年建成至今仍在使用,如今已经成为国际铁路延伸到蒙古国,但列车的爬坡至今仍沿用2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方式。我们还看到了居庸关长城,当年慈禧从这里逃亡山西,在那里留下望京石。李自成当年攻打八达岭没有成功,后来从昌平攻进北京,在昌平区街头有李自成的塑像。
我终于登上长城了。这与我大学毕业的八十年代有所不同。今天长城更秀丽了,道路更加通畅,沿路兜售纪念品的商贩也都有了固定的摊点,那年我在景点处买了一件背心,上面印着:我登上了长城。这次来,依旧有商贩卖当年的背心:我登上了长城。当年为了毛主席那句诗: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曾豪情万丈,就是为了当一回真正的好汉,奔向八达岭长城。如今当地旅游部门推出“好汉游”的旅游品牌仍然很火,报名的青年人很多。
八达岭长城迄今仍是整个长城保存最完整,最雄伟的一段。在这里,你能够感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烽火台上,每年每月每天上演着同样感人的故事,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都要在这里留下一张“全家福”,世界各国的总统与政要也曾在你站过的地方留影。长城无论去多少次,每一次都会让你心灵震撼。站在八达岭山脚下仰望,长城如巨龙蜿蜒在群山的山脊上。长城上很容易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我看到一位气质很好的女士在写生,上前搭讪,没想到她讲起了日语,原来是日本女画家。那位身材曼妙的金发美女正在为一位年长的妇人照相,我们上前搭话,很快成为朋友。美女名叫凯瑟琳,是瑞典人。同妈妈一同来游览长城,明天还要去上海。
离开长城,又看到长城脚下有了动物园,时近中午,黑熊在自己的园子里自在地酣睡。旅行的下一站是昌平的明皇宫。整个明代的历史在这里都形象地展示出来。主展厅是以世界一流的蜡像艺术,截取26个历史横断面,有374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和仿古仿真的场景,加上现代影视、声光效果,再现了明朝16位皇帝276年的历史。据说,每个蜡像的造价都在3到4万元,在场馆中看到游客穿上明代官员的朝服,与蜡像站在一起,让人真假难辨。游览了明皇宫,再去明皇帝们的十三陵,你才了解明代历史的清晰脉络。“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走在明媚的春光里,想着往事如烟的盛衰荣辱,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北京一条街
返回到北京城,另一个好去处是王府井新东安市场地下的北京一条街,进了门洞两位身着清代官服的蜡像在微笑迎客。在这里我见到了当年老佛爷慈禧太后乘坐的老式汽车,按照明清街巷布局设计制作的店铺与茶楼,古代服饰装扮的店家在卖王麻子剪刀,六必居酱菜园子的幌在字号门前招摇,让你仿佛穿过时光隧道走进了古代的街市。张秀兰开的小店卖的福娃吸引着我的注意,我拍了张照片。这一对福娃光着屁股蛋朝你幸福地笑着,与奥运会的福娃不同,这是一位北京80多岁的老艺人制作的,后面有印戳。她以成本价卖给我了。听到有唱京剧的声音从里面的一个茶馆传出来,进了门一些京剧爱好者在一板一眼地卖力演唱,我要上前拍照,被一威严带红袖箍的老头制止,说交钱喝茶才能拍照,否则告你侵犯肖像权。我在老头威严的怒视下逃离。夜晚北京的名吃数不胜数,但有三样你可别错过:爆肚、涮羊肉、二锅头。这可是老北京的老三样。晚上与朋友们聚会就来这个!
北京真好,她每天都在演绎着新奇神秘的有趣故事,等待着你去探奇。感谢中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胡志德先生和副总经理陈延钊先生,两位管理学硕士。他们颇有远见地注册了“皇城之旅”品牌,成为北京旅游业中锐气逼人的旅游团队。他们为我们提供了皇城根之旅的全部支持。来北京旅游,要了解北京的真正脉络,我建议你选择中城国际旅行社。
问起北京印象,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一例外的会说,北京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人口1382万,每天的流动人口400万。北京太大了,5条主要环线,构架起现代化的北京交通网。绕第5环线一圈是98公里。大都市的北京永远充满神奇的魅力。在我个人的印象中,北京如同巨大的港口或国际空间站,匆匆的人流不断在这里聚散。旅游大北京从哪里开始走呢?如果没有人的指引,你一定会在大北京迷失,她的古老与现代,她的国际化,她对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与极大的包容,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令世人眼花缭乱。一次我在天安门广场站点等公交车,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郎走近我,用十分标准的北京话问我:去什刹海坐几路车?当时我十分吃惊!只能说:“不知道!”女郎向我莞尔一笑,秀发一扬,扭身走掉。我真是尴尬又憋闷。
我想,至今我对北京的印象与您对北京的印象依然不同,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消费人群,都有对北京的不同理解,就像古老的印度故事“盲人摸象”,盲人总是无法把握大象的整体,作为生命个体的每一个人同样无法把握对北京的整体6口象。但4月里,随同北京的中城国际旅行社行走皇城之旅,我才了解到北京的真正脉络。
皇城之旅是先看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然后奔故宫、景山、北海,这段路曾经走过,干脆省略了。在当年北京内城与外城之间有一道城墙,称为皇城,但随着北京城市建设,在此发现了多处明朝东皇城墙址,并在其遗址上建立皇城根遗址公园。公园宽29米,长2.8公里,园内种植了数千棵各种树木,3万多株花卉和灌木。
导游带我们从皇城根主题公园出发,直奔什刹海。陪同我们的老爷子名叫卢玉旺,一身灰衣,脚登千层底布鞋,今年64岁。蹬起三轮,拉着我们两个重量加起来超过300斤的人,走胡同,穿小巷。面不改色气不喘。听着饶舌的京腔,随着他寻觅老北京的感觉。
在成贤街上,老外们骑着单车,与中国的青年学生一样充满着朝气。走过平安大街,两旁是灰色为主色调,修旧如旧的明清建筑。经过地安门大街,看到了当年的清代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宅院,还看到了什刹海体校,武术与电影明星李连杰就从这里获得了全国比赛冠军。柳阴巷,那是建立共和国将军们住过的地方,侯宝林大师生前也住在这里。
什刹海有许多清代的王府,恭王府过去是贪官和绅的家,占尽了什刹海的风光,恭王府墙体通高2丈,窗子眼很厚,据说这样便于从里向外射箭。墙砖都有编号,是官窑特制的。
老爷子的三轮车载着我们从西北角转到东北角,在一胡同住户门前停下,老爷子说:“北京的街道为何叫胡同,说法不一。有一种认为,元代时,蒙古人聚居北京,又每条街道都凿水井;在蒙古语里,聚居地和水井都作HOTTOG,于是街道就都叫胡同了。逛北京胡同看门脸有讲究,看到门上的两根木棱了么?那叫‘门当’,过去讲究‘门当户对’,就是这么来的。过去的一般官员住宅有2个‘门当’,地位越高,‘门当’越多。8个‘门当’那是皇上。家有2个‘门当’的姑娘只能嫁给有2个‘门当’的公子,这叫‘门当户对’。门前的石门墩有讲究,鼓形状的象征着击鼓上阵,所以门前有石鼓那是武官住宅;箱子形状的门墩代表的是书箱,那是文官住宅的标志。”在老北京胡同中,这样的门脸比比皆是。
什刹海又称窖海,过去皇宫窖冰之用,供夏天储藏食物。这地方过去老百姓不能来。什刹海也是过去王公贵族的饮酒作乐的地方,现在的酒口巴一条街是天南地北朋友消遣的好去处。坚果、接触、龙阁、欲望城市都是其中比较知名的。
什刹海靠近鼓楼和钟楼,两座楼之间是大排挡一样停靠整齐的出租三轮车,身着统一服装的车夫们在等活儿,外国游客愿意搭乘这样的三轮车在什刹海走街串巷。
在老爷子的带领下,我沿着立陡立陡台阶上到鼓楼顶端,进了大门,正赶上击鼓表演。鼓楼里有24个小鼓和一个大鼓,叮咚声安排得颇有规律,据说24个节气,都有不同的音响。中国古代的钟鼓楼起源于汉代,史料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钟暮鼓制度。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原规定钟鼓昼夜报时,乾隆后期改为只报夜里两个更时,而且由两个更夫分别登钟、鼓楼,先击鼓后敲钟。现今的钟鼓楼已经不在司时,但每到年节依然能够听到洪厚有力的钟鼓声。
站在鼓楼上向北看是钟楼,向南看是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永定门。鼓楼与永定门之间全长8公里,这就是过去老北京的长度。这一连起线的古建是“龙脉”,是北京的中轴线。中轴线东边是北京的东城区,西边是西城区。有学者说,这是一条伟大的中轴线。是今后北京旅游热点。恢复老北京的风貌主要是建好这条中轴线上的古建。北城的钟鼓楼一带包括什刹海以王府文化为主。一些老字号都在南城,主要是商业文化,同仁堂等老字号都在那边。
坐老爷子的三轮,一路走一路听他介绍,两个钟头过去了,快到太阳西沉时,我们来到了什刹海西口袋胡同一户四合院人家。主人名叫龙兆华,今年79岁,从北京玩具厂退休。老人信奉天主教,我们看到他家里墙上挂着十字架。老人身体硬朗,坐在那里,看上去有些正襟危坐。他语言和蔼,但不健谈,与我们一问一答。他说:“儿女没在家,老伴走亲戚去了。四和院搞接待都有10年了。每年都有游胡同的外国游客光顾我的四和院。有人还问一些古怪问题:什么过去好还是现在好0阿?文革你受迫害没有啊?然后与我合影留念。”老人的老伴是真正的皇族,娘家奶奶是满族正红旗,爷爷是正黄旗。紧靠床有一对颜色暗淡的老式皮箱,老人说那是当年结婚时老伴娘家的陪嫁,很有年头了。韩国与日本游客想花高价买,他没答应。一会儿,一位导游带进来20多个英国老外,挤满了一屋子。他们是来感受胡同文化的,听导游咿咿呀呀一阵翻译介绍,老外们脸上露出笑容,纷纷站起来与老人合影留念,然后又“拜拜”离去。
登长城
第二天,我们经过正在建设的奥运会会场,然后上高速公路奔八达岭,全程76公里。导游弓树强介绍,长城在中国 历史上大规模修建长城有三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修了第一道长城,从鸭绿江一直绵延到嘉峪关;第二次是汉武帝时期,长城一直修到今新疆境内,这是为保卫丝绸之路而修建的;第三次修建是明代朱元璋皇帝开始,长城墙体全部用烧制的城砖砌成,能够抵挡风雨。以往年代的长城是因地制宜,用木头垒,用泥土夯,并不结实。路上又见到了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1908年建成至今仍在使用,如今已经成为国际铁路延伸到蒙古国,但列车的爬坡至今仍沿用2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方式。我们还看到了居庸关长城,当年慈禧从这里逃亡山西,在那里留下望京石。李自成当年攻打八达岭没有成功,后来从昌平攻进北京,在昌平区街头有李自成的塑像。
我终于登上长城了。这与我大学毕业的八十年代有所不同。今天长城更秀丽了,道路更加通畅,沿路兜售纪念品的商贩也都有了固定的摊点,那年我在景点处买了一件背心,上面印着:我登上了长城。这次来,依旧有商贩卖当年的背心:我登上了长城。当年为了毛主席那句诗: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曾豪情万丈,就是为了当一回真正的好汉,奔向八达岭长城。如今当地旅游部门推出“好汉游”的旅游品牌仍然很火,报名的青年人很多。
八达岭长城迄今仍是整个长城保存最完整,最雄伟的一段。在这里,你能够感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烽火台上,每年每月每天上演着同样感人的故事,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都要在这里留下一张“全家福”,世界各国的总统与政要也曾在你站过的地方留影。长城无论去多少次,每一次都会让你心灵震撼。站在八达岭山脚下仰望,长城如巨龙蜿蜒在群山的山脊上。长城上很容易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我看到一位气质很好的女士在写生,上前搭讪,没想到她讲起了日语,原来是日本女画家。那位身材曼妙的金发美女正在为一位年长的妇人照相,我们上前搭话,很快成为朋友。美女名叫凯瑟琳,是瑞典人。同妈妈一同来游览长城,明天还要去上海。
离开长城,又看到长城脚下有了动物园,时近中午,黑熊在自己的园子里自在地酣睡。旅行的下一站是昌平的明皇宫。整个明代的历史在这里都形象地展示出来。主展厅是以世界一流的蜡像艺术,截取26个历史横断面,有374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和仿古仿真的场景,加上现代影视、声光效果,再现了明朝16位皇帝276年的历史。据说,每个蜡像的造价都在3到4万元,在场馆中看到游客穿上明代官员的朝服,与蜡像站在一起,让人真假难辨。游览了明皇宫,再去明皇帝们的十三陵,你才了解明代历史的清晰脉络。“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走在明媚的春光里,想着往事如烟的盛衰荣辱,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北京一条街
返回到北京城,另一个好去处是王府井新东安市场地下的北京一条街,进了门洞两位身着清代官服的蜡像在微笑迎客。在这里我见到了当年老佛爷慈禧太后乘坐的老式汽车,按照明清街巷布局设计制作的店铺与茶楼,古代服饰装扮的店家在卖王麻子剪刀,六必居酱菜园子的幌在字号门前招摇,让你仿佛穿过时光隧道走进了古代的街市。张秀兰开的小店卖的福娃吸引着我的注意,我拍了张照片。这一对福娃光着屁股蛋朝你幸福地笑着,与奥运会的福娃不同,这是一位北京80多岁的老艺人制作的,后面有印戳。她以成本价卖给我了。听到有唱京剧的声音从里面的一个茶馆传出来,进了门一些京剧爱好者在一板一眼地卖力演唱,我要上前拍照,被一威严带红袖箍的老头制止,说交钱喝茶才能拍照,否则告你侵犯肖像权。我在老头威严的怒视下逃离。夜晚北京的名吃数不胜数,但有三样你可别错过:爆肚、涮羊肉、二锅头。这可是老北京的老三样。晚上与朋友们聚会就来这个!
北京真好,她每天都在演绎着新奇神秘的有趣故事,等待着你去探奇。感谢中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胡志德先生和副总经理陈延钊先生,两位管理学硕士。他们颇有远见地注册了“皇城之旅”品牌,成为北京旅游业中锐气逼人的旅游团队。他们为我们提供了皇城根之旅的全部支持。来北京旅游,要了解北京的真正脉络,我建议你选择中城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