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岩彩画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利用岩彩作为绘画素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古朴的彩陶文化,兴于汉代的墓葬文化,而后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随着岩彩画在中国画坛的突起,岩彩画的教学在各高校也逐渐兴起。对于如何开发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探讨岩彩画的教学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是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岩彩画;材料
  古往今来,文人画在中国绘画中一直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一种被称作”岩彩画”的画种突起,并且开始名扬中外。因此越来越多的画家学子开始关注到它,同时意识到它对于保留民族特色发扬民族特色的重要性,特别是推动中国画的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而,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楚透彻的认识岩彩画,本文将以岩彩画教学为开篇,以岩彩画的演变为线索,进而分析突出特色,价值以及岩彩画如何肩负起继承和创新中国画的使命。
  一、一抹羡色——岩彩画
  2012年末,师从西南大学李白玲老师初识了岩彩画,一时间便勾起了个人对于这门画种的热爱,更是激发了想要去了解它的热忱。
  就我个人而言,比起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画,我更加喜欢岩彩画。岩彩画从曾经鲜为人知,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作画体系,一个画种,且活跃在当代中国画坛,由此可见,岩彩画在走向大众化的道路上将有可能呈现出后来居上的趋势。那么有人不禁想问:什么是岩彩画呢?
  1.岩彩画的概论
  “岩彩画”是指的在纸、布、板、金属及墙面上,以矿物颜料为主要材质,调和以动物胶为粘接剂的胶质后加以融入绘画的创作形式,同时也可将天然矿物石色、金以及银等重金属色运用于绘画中。
  2.岩彩画的特点
  岩彩画的精髓在哪里呢?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它以一种特殊的效果,既不同于东方传统的中国工笔,又以不同于西方绘画,却能够独树一帜,并且能够融入传统的中国画,给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也就是它最具特色的地方。
  3.岩彩画的创作
  说起岩彩画的创作,不得不提到的便是岩彩画对底色的处理了,它不像传统工笔那样追求以层层叠叠加来达到画面的厚重感,岩彩画是厚薄均可,厚可砌砖墙,薄可如蝉翼。岩彩画初学时我们必须抓住要点,它的制底尤为重要,先用蛤粉加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自己要求的画面效果堆积蛤粉,可平涂亦可任意堆积,个人认为就是老师口中的”平涂不平”这个道理。
  二、当代中国岩彩画的演变过程
  在这里可能有人会猜想,岩彩画既然是属于国画的范畴,那么它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呢?主要有三个方面:
  1.受敦煌壁画及传统工笔重彩的影响
  2.对日本画文化和技法的参考和借鉴
  3.自主的创新意识和开始大胆的尝试
  三、岩彩画创作的突出特色
  通过与传统绘画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岩彩画更注意欣赏的是自然之美以及材质自身的魅力,有的色泽绚丽,有的色调沉著凝重,有的又趋于平淡简练。而且岩彩画还有一个显著地特色在于它的覆盖力极强,并且号称一千年不变色。这也就是岩彩画作为中华艺术经久传承的原因。
  1.色彩
  岩彩画的色彩种类繁多,主要分为纯天然矿物色、新岩矿物色、水干色、云母色和闪光色这五类色系,同时可以结合蛤粉金属箔进行创作,它可以单独存在,不借助任何其它画种的色彩,当然也可以根据画面需要适当结合其它画种的色彩。所以,岩彩画是一个既独立又统一的一众绘画形式。
  2.材质
  现代岩彩画在颜料品种上已经发展得极为丰富,画家的创作选色上更随性、这也打破了传统绘画中相对乏味的格调。近些年,中国对日本颜料生产技术的引进加上国内色彩专家和生产厂家的共同研究开发,这样颜料在品质和数量上都有了量的突破,大量的间色色系,给画家创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肌理
  当然通过创作我们便可了解到,岩彩画创作中主要的媒介及调和剂是水性动物胶和植物胶,我们通过尝试用岩彩调和胶液去泼洒,产生了流动融合性,画面就出现了自然流动之美和挥洒淋漓的效果。
  四、岩彩画与当代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后日本岩彩画曾来中国美术馆展览,但当时中国画家多数不知其来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当时普遍的看法是水墨画才是中国传统。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越加频繁,岩彩画的重拾可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的继承是保持文化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的需要,是保持艺术民族特色的需要。作为当代的年轻的学者,在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巨大,我们必须学会取舍,学会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去了解现代的艺术文化,岩彩画对于传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时至今日,岩彩画的崛起以及广大工笔画家对色彩的研究与实践,重谱唐宋以后断裂的重彩画历史的新篇章。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学习这些美好的文化,我们更要背起历史之于我们的责任,一点一滴,一点一滴的挖掘出更美的艺术篇章,虽谈不上超赶前人,但求做得了然于心。
  参考文献:
  [1] 王雄飞.岩彩画教程.中国美术出版社,2011.9.
  [2] 胡明哲.岩彩画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4.
  [3] 段文杰.中国敦煌壁画全集.天津美术出版社,2010.6.
  [4] 陈心撇.综合材料——材料与绘画.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5] 王雄飞.中国岩彩画开拓者.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4.
其他文献
摘 要:西方音乐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音乐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注入了大量个人情感、哲思以及时代精神。莫扎特音乐中强烈的“幸福感”,贝多芬对人类精神的解读、赞颂与爱,柴可夫斯基对下层人民深切的理解和同情,以及基督教精神……除此以外,音乐还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吸收文化元素。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西方音乐,堪称人类古典文化的圭臬,必将在人类文明的新纪元时代发挥更大的影响。  关键词:西方音乐;文化精神;爱;自由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说文解字》中与中国古代奴隶生活相关的字词为考察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奴隶的生活状况,试图通过对汉字的考察来了解我国古代的社会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汉字;文化;奴隶  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按照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记录了有文字以来到东汉时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东汉以前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在电路中的符号,电阻箱的读数方法。  (2)会根据电流变化的要求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  (3)了解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知道改变导体的长度可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基础上,理解滑动变阻器的演变和设计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及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期刊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三毛作品风格及性格之间的关系,揭示其风格转变的原因。  关键词:风格;性格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三毛,一朵飘逝的云,已经远去二十余年了,无论她离去的方式是对自我生命的选择或是否定,都不能影响她的作品像一股清新洒脱的夏日之风,拂过人性的美丽与光辉,给在世俗樊笼里挣扎的人们,带来一丝清凉。  一、阶段及风格  三毛的作品从第一篇
期刊
摘 要:密尔的《论自由》自问世以来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书中第三章对个性自由进行论述,强调了个性自由的价值和习俗专制的危害,道理深入浅出鞭辟入里。本文试图从个性与习俗的关系的角度解读密尔的自由观,给高呼自由、创新却易被习俗所困的当下中国以现实的启示。  关键词:自由;个性;习俗  密尔《论自由》一书“不仅对于西方的思想界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东方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也产生了重要
期刊
摘 要: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画家,是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级人物。与毕加索、马蒂斯共同命名为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达利作为超现实主义绘画在美术领域的主要代表,饱受人们关注和争论。奇怪、梦呓般的形象创造,不仅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诱发人们的幻觉,并且吸引着观赏者的视觉焦点。近乎于疯狂的想象力与现代的潜意识精神学说相辅相成造就了梦幻般的艺术样式,为20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光辉。而《记忆的永恒》就是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人物画和传统戏曲同属于中国古典主义美学范畴,传统人物画以人物来表现古典哲学及其伦理观,具有强烈的叙事性和形式感,这一点与传统戏曲是高度一致的。在画面构建和艺术表达所遵循的法则上二者又相互关联。本文试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通过传统戏曲的表现特征来赏析其舞台艺术架构。  关键词:中国古典艺术;《韩熙载夜宴图》;舞台艺术  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舞台间架  中国古典艺术十分重视意境。意
期刊
摘 要:中外文化差异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外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包含了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方面的差异,而科学文化差异方面又包含了审美差异等内容。本文通过中外文学形象上对人物侧重点的不同介绍了中外文学的差异,从比较文学理论角度上简述了两种民族文学的异同。并且简单的介绍了比较文学理论的概念及内容。  关键词:比较文学理论;中外文化;形象差异  一、比较文学理论  1.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出现 
期刊
摘 要:罗中立的《父亲》堪称是一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美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的经典之作。这副作品,描绘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形象,却像一首扣人心弦的沉重又悲怆的奏鸣曲令人震撼令人感动。  关键词:油画《父亲》;老农形象;意义;价值  对于油画《父亲》,我相信观众不会把它当作画家罗中立本人的父亲的肖象来看待,而是当作在特定年代下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这是一个农民形象的父亲,画里的“父亲”脸上布满皱纹、
期刊
摘 要:莫奈的绘画语言在现代绘画中产生着重要影响,莫奈通过对色和光的探索,在现出色彩绚丽,光影迷离的世界。《日本桥》是莫奈后期的创作,以不同颜色为主色调的莫奈的日本桥,如同以不同音阶开启的乐章。本论文通过对《日本桥》的解析鉴赏,和自己对《日本桥》的一些欣赏心得,使我更加接近大师。感受大师!  关键词:莫奈;光与色;色彩;感受  一、 引言  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莫奈,莫奈的创作心路和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