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诱变剂诱发基因突变分子机理研究

来源 :卫生毒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一将突变靶基因与哺乳细胞组DNA相分离的实验体系,证明化学诱变剂诱发的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损伤碱基以外的正常序列中,并有突变谱特征和突变好发的序列特异性。它的发生依存于化学 变剂诱发的基因表达改变,应用mRNA差异显示和反义技术分到两个基因表达序列标识,其相关基因表达被阻断后可分别促进和抑制化学诱变剂诱发的非定标性突变。
其他文献
患者男,42岁。体检B超发现肝右叶一大小22mm×22mm×28mm类椭圆形无回声影,边界清晰,后方无增强效应。
镍既是生物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又是常见的工业和环境污染物,生物学作用广泛,其对职业接镍人群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及皮肤毒性损伤文献报道
目的 评价DSA下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价值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对20例MSCTZ诊断为Stanford B型AD患者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结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山西是我国继新疆、内蒙之后发现的第3个饮水型地砷病病区.1994年在大同地区5个县共查出病人3 000余例,病区人口达
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工作已于9月下旬结束.我们仅就今年毒理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受理、评审和资助情况做一简要介绍,通过对该领域申请和资助项目的分析,探讨毒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