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解决传统抗毁性量化指标无法准确描述网络组件失效的耦合关系和全局作用,难以有效归纳、继承蛛网抗毁性机制与规律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套基于节点平均路径数和节点、链路平
【机 构】
: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1184);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2016GGJS-06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传统抗毁性量化指标无法准确描述网络组件失效的耦合关系和全局作用,难以有效归纳、继承蛛网抗毁性机制与规律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套基于节点平均路径数和节点、链路平均使用次数的人工蛛网模型抗毁性量化指标体系,评测失效网络组件的全网影响度和权重等指标。仿真试验表明该指标体系可有效量化评价不同规模的人工蛛网模型的抗毁性,测评各网络组件的抗毁性权重占比,其中,节点、弦链、辐链分别占50%、39.44%、10.56%,同时与传统抗毁性量化指标相比,该文提出的指标具有独特的优势。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节点遭受不同程度损坏时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企业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应该对自身进行评估和预测,在充分分析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出中长期发展战略,并围绕这
选取晋陕峡谷河流阶地枣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水分有效性指标Aw、土壤干燥化强度指数( SDI) 等,定量研究河流阶地0~ 500 cm 土层土壤水分有效性及干燥化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 不同阶地土壤水分有效性Aw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一级阶地( 0.36) 显著高于二级( 0.08) 和三级( 0.14) 阶地。不同深度土壤水分有效性差异为: 0~ 200 cm 土层土壤,除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