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吉林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的粗浅认识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d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分为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口语交际教学四个部分,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可以灵活地运用在以上教学中。本文探究李吉林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及操作过程,目的是为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的实际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加强情感体验,强化感受性
  1978年以来,李吉林老师把“情境”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出发点和实践切入点,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依据,因为“从情境出发的知识建构过程主张: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原有认知结构进入学习的,当情境一旦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首先会尝试将新情境与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即产生联想”,再加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情境教学正好顺应了这一要求,教师人为地、有意识地建构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界环境,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特定的场景中进行情感体验、审美感受,从而达到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也就是说要在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之上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这样,情境的再现不仅有“形”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有“情”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使儿童感到兴奋或者压抑,随之产生欢乐或悲伤的情感。于是,学生自然地成为了情感体验的主体,进一步帮助他们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关注审美感受,渗透教育性
  在阅读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材中所描绘的富有美感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美的形中,从美的情中去感知理解教材,让学生获得了多侧面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情、语的高度统一。
  具体地说,一是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如果一个学生不知如何感知美,就不会鉴赏美,更谈不上创造美。感知美的前提是创设美的形象,在阅读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及课文内容,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自然情境,可以模拟可见可闻的生活情境,也可以建构有声有色的想象情境等等,这一系列情境都可以帮助学生感知文字所表达的形象美。
  二是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美的实质。在感知美的基础之上,由教师适时地带领学生去分析情境中的美,让学生从外表美逐渐过渡到内在美,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使学生理解情境中美的实质。因为一方面美的事物、人物、景物不完全显现在表面,尤其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美往往是蕴藏在字里行间里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必要的美的情境,启发学生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美以及人物形象的美。另一方面小学生感知美的能力也是从初级逐渐向高级发展的,大自然的美是小学生最容易感知和理解的。如果再加之阅读过程中情境的创设,更有助于学生能够逐渐地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美,从而帮助学生分辨美丑,判断善恶,识别真假。
  三是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感知美和理解美的情境的过程中激起他们表达美的欲望,同时教师在方法上加以指导。例如:可以有计划地根据课文内容,安排一些仿写练习、说话练习等等。这样,他们会自觉地运用语言文字去表达对人或事的感情和自己灵魂深处感受到的美,从而产生了一种“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表现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审美创造活动”。
  从感知美到理解美再到表达美,以“美”为支点的阅读情境教学将审美教育与认知教育相结合,在审美的过程中渗透教育性,使学生的收获远远超过传统阅读教学中单一的分析。
  三、重视语言训练,突出工具性
  工具性侧重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几方面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在初读和精读这两个操作过程中,创设情境,在情境中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主观感受、情感体验,这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进行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除培养阅读能力外,还要为学生的写作打基础。课标中指出小学生的写作总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笔者看来,小学生文章写作,概括地说,主要是两方面: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小学生习作在布局谋篇上,不像中学那样力求新颖的写作思路,只需要运用诸如时间推移顺序、地点转换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这样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叙述方法,把事情表达具体、完整即可。而遣词造句则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正是如此的,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掌握课文中优美词汇、特殊句式。掌握的方法主要是指导学生品评和仿写。
  以“练”为途径的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在工具性方面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以“形”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美”为支点,以“练”为途径,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说它科学,因为它在理论基础方面不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又符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说它艺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将形象、情感、审美、语言训练等要素进行了创造性地综合,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艺术性。
其他文献
《现代大学英语》这套教材有着丰富的修辞格,文章对其精读教材五、六册中的修辞格进行了探索与研究,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修辞素养。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作为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以及科研总结问题的重要环节。在目前,我国基本上所有的中医院校中药与药学类专业均开
“带着问题学”有着强烈的目标意识,就如登泰山,一门心思的上山顶看泰山日出,这样做,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能突出文本的重难点,考试的时候心里有“底”。“学出问题来”,让学生
阅读,一般指看或者读别人写的文章。要了解一封书信的内容,或是查看报纸刊登的消息,都要通过阅读来完成。人类自从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了阅读活动。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阅读如同衣、食是日常生活的需要。通过阅读可以吸取人类几千年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可以凭借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扩展认识领域;可以吸收和传递信息,与他人交流,与社会沟通。总之,一个人如果没有较高的阅读水平,就没有
【摘 要】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是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本文将主要从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的教学策略入手,以期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阅读 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基础且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的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自主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
本文结合高职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分析了目前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数学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有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现行的投档制度除了给权力寻租留有余地外毫无意义,客观上助长了招生腐败现象的发生,侵犯了法律赋予人们的平等受教育权,使整个社会对高校招生出现信任危机,损
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实现创新力与控制力的动态统一,二者缺一不可。为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强化研究生两力培养相结合的意识,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意识,建立研究生两力培养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文章总结出了封闭式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引入开放式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经典诵读是学生学习古代诗词、散文、小说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文章中的字词句含义、历史背景、写作意图、主题思想等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