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图书馆在幼师生课外阅读的作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我国各领域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教育领域而言,传统教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及幼儿家长的实际需求,课外阅读逐渐成为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能起到丰富课外知识,幼儿课外阅读能力的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但由于大部分幼儿园对课外阅读活动开展不够重视,为幼儿提供的阅读材料也相对匮乏,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导致课外阅读面临严俊挑战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图书馆 幼师生 课外阅读 作用分析
  图书馆作为幼师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幼儿阶段是幼儿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必须重视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多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幼儿视野,增强幼儿口头表达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那么,如何在幼儿园期间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也成为当下最重要的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如何发挥图书馆在幼师生课外阅读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从幼儿课外阅读现状、图书馆在幼师生课外阅读中的有效作用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幼儿课外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具有不断丰富幼儿知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作用。现阶段,幼儿课外阅读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课外阅读材料的匮乏,二是教师课外阅读指导的不足。笔者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幼儿园课外阅读材料不足
  据研究,大部分幼儿园,将教学经费更多地花费在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上,未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实时更新,导致课外阅读活动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尽管有些幼儿园经常会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这类活动能帮助幼儿掌握到更多知识,还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但由于部分幼儿园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大多是在家庭与家庭之间,导致课外阅读材料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于一些条件比较差的县城幼儿园,没有能力去添加一些课外的阅读材料,对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视野的拓展起到一定限制。
  (二)教师课外阅读指导不足
  大部分幼儿在开展接触到课外阅读时,由于理解力相对较低,无法充分理解图书,所以在阅读课外知识时需要教师在一旁指导,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目前,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的认识不足以及不够重视课外阅读,从而忽略了课外阅读。幼儿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从而忽视课外阅读,将更多时间花费在课外游戏中,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部分幼儿教师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导致幼儿只能自己进行阅读,这种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不仅无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无法激发幼儿对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兴趣,而有兴趣的幼儿由于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渐渐也失去课外阅读兴趣。
  二、图书馆在幼师生课外阅读中的有效作用
  课外阅读是丰富幼儿知识和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重要方法。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幼儿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同时课外阅读在幼儿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幼儿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的重要性;抓住幼儿对新事物的浓厚兴趣,来引导幼儿去阅读大量的课外知识来丰富自己。图书馆在幼师生课外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能充分拓展幼儿视野;另一方面,能帮助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笔者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充分拓展幼儿视野
  在传统课外阅读活动开展中,由于阅读材料的不足导致课外阅读活动无法很好地开展,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知识体系的构建无法起到积极作用,图书馆的应用便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三只小猪》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将大灰狼画在纸上:“小朋友,猜一猜老师在纸上画了什么?”幼儿:“大灰狼。”教师:“哇,小朋友们真棒,如果有一天你们的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灰狼来了怎么办?”幼儿:“我就躲起来,不被它发现。”教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猪们是怎么做的。”教师通过争取引导不仅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还知道了大灰狼的危险的小动物。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乐趣,增长了幼儿知识面,很好地达到了课外阅读开展目标。图书馆在充分拓展幼儿视野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图书馆有大量图书可供教师选择,完全弥补了传统课外阅读活动的不足,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相应书籍进行阅读,促进业务水平提高,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幼师生在图书馆开展课外阅读不仅能起到拓展幼儿视野,促进幼儿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起到陶冶幼儿情操的作用。图书馆相对于幼儿园而言,阅读环境相对较好,能帮助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教师在图书馆开展课外阅读时应结合相关教学方法。例如,在阅读《人鱼公主》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故事,让幼儿产生阅读兴趣:“小朋友们见过大海吗?”、幼儿:“见过”。师:“那小朋友告诉老师,大海里有些什么动物?”幼儿:“老师,我在大海里见过小海马,它在跟哥哥姐姐作游戏。”师:“哇,你真棒,除了小海马,你们还看过什么?”幼儿:“我还看到了美人鱼,她游得真开心。”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老师要跟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人鱼公主的故事。”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幼儿对《人鱼公主》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小结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人生启蒙的第一站,也是影响幼儿一生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抓住最佳时期,帮助幼儿形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多开展课外阅读获得,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不断培养。课外阅读环境开展的同时,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汪伯钰.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现状分析[J].科学大众,2014,(06):95+127.
  [2]胥正群.幼专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151+155.
其他文献
用全骨髓法培养大鼠骨髓细胞,用第3代细胞进行试验,研究杜仲与地塞米松共作用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作用组(浓度分别为1、10、100、1 000
数学思维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商,帮助其学会思考。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数学
摘要:20世纪80年代,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被介绍到了我国。在宽城区教育局宽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有三批骨干教师赴鞍山学习,从起初的疑惑到观课后的震撼,从回来后的凝神思考到在课堂教学中推敲运用,我渐渐的对模块式小组合作技术产生的深深的喜爱之情。  关键词:模块 小组合作 学习应用  记得今年5月4日,宽城区进修学校李明宇校长邀请到了模块技术创始人赵炜处长,加入了我们宽城区
遴选机制是晚清驻外公使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于中国近代外交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一机制的考察,认为作为公使选拔方式的荐举制蕴含了复杂的政治派系斗争,而以
介绍一种主要用于采矿岩的钎头与钎杆的T型内外螺纹的加工上新研制的仿形刀架。介绍该刀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伺服阀的结构,并列出了系统的特点。
本文以液压集成块设计中流行的多阶梯螺纹插装阀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液压集成块的虚拟设计新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特点、相关支撑理论、技术和主要内容.
本文讨论了一类中立型分数阶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基于Picard逐次逼近方法建立函数列,然后利用不等式的缩放判定该函数列的敛散性,最终获得此类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