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没教的两件事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6938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同学: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大学在制度性教育下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
  第一,它教你如何与别人相处,没有教你如何与自己相处。
  合群,曾经是我们从小到大“德育”的核心。个人在群体中如何进退贯穿整个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极其讲究的个人修身、慎独的部分,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却被忽视。
  我们是一个习惯群聚的社会。在行为举止上,我们喜欢热闹,享受呼朋唤友的快乐。在思想判断上,我们用“集体公审”或者“拉帮结派”的方式思考事情。在时间的分配上,我们的学习表塞满课程和活动:在空间配置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群体“相濡以沫”。
  独思的时间,独处的空间,不在我们的学程设计里。
  把这个问题说得最透彻的,我认为是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他在1941年就指出当时的大学课程设计是有问题的,因为课程以“满”为目标,不给学生“独思”的时间: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撷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对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者,斯得之。”
  在你们七年医学院的学习过程中,诸位想必学到了各种技术,但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重不重要?大学是否教了你?“纵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在你的解剖学、病理学、临床课程里,是否有一点点入门?在整整七年的培养中,请问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让你用在“观察、欣赏、沉思、体会”之中?
  一个没有能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对自己的“存在”状态有所思索的人。会是一个第几流的医生?
  四年或七年大学生涯,大半在喧哗而流动的群聚中度过。难有空间自己对自己检讨、探索、深思。对此,梅贻琦感叹极深: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至情绪之制裁,意志之磨励,则固为我一身一心之事,他人之于我,至多亦只所以相督励,示鉴戒而已。自“慎独”之教亡,而学子乃无复有“独”之机会。亦无复作“独”之企求:无复知人我之间精神上与实际上应有之充分之距离,适当之分寸……乃至于学问见识一端,亦但知从众而不知从己,但知附和而不敢自作主张,力排众议。晚近学术界中,每多随波逐流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辈。
  “慎独”,其实就是在孤独、沉淀的内在宇宵里,审视自己在环境中的处境,剖析人我之间的关系,判别是非对错的细微分野。“慎独”是修炼,使人在群体的沉溺和喧闹中保持清醒。这。大学教了你吗?“情绪之制裁,意志之磨励”,在不在大学的课程里?
  “只知从众而不知从己”的人,不知“人我之间精神与实践上应有之充分之距离”的人。请告诉我,会是一个第几流的医生?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是纽约市立大学今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人。他送给毕业生的“金玉良言”是: “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要比别人打拼。如果你比办公室里所有同事都早到,都晚退,而且一年365天没请过一天病假——你就一定会成功!”
  他举自己的父亲作为典范:“我父亲就是这样,他从早干到晚。一周七天,一辈子从不休息,干到最后一刻,然后跑到医院挂号,就地死亡。”
  我看了报纸对这段“金玉良言”的报道,不太敢置信,心想,会不会这位老兄意在反讽,却被居心不良的媒体拿来做文章?于是我找出他演讲的现场录像。从头看到尾,发现他真是这么说的,老天,而且极其严肃。
  我想,如果你是以纽约市长这种哲学来培养自己的,我会很恐惧有一天落在你的手里。医生被称为医“生”而不被称为医“死”,是因为,他必须对“生”要有所理解。
  第二,大学教育教了你如何认识“实”。但没教你如何认识“空”。
  我不知道在你们医学的制式教育里,有多少文学的培养?你们全都在摇头,表示没有。我认为,文学应该是医学院的大一必修课程;文学,应该是所有以“人”为第一对象的学科的必修基础学之一。因为文学的核心作用,就是教你认识“人”。
  读过加缪的小说《瘟疫》的,请举手……70人中只有4个,比例很低。2003年,我因为“非典”暴发而重读这本小说。小说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由于暴发瘟疫而封城的整个过程。瘟疫传出时,锁不锁城,有太多的重大决定要做。是什么样的训练,使一个卫生官员作出正确的决定?医学技术决不是唯一的因素。是什么样的人格,使一个医生可以走却决定留下,不惜牺牲?是什么样的素养,使一个医生知道如何面对巨大的痛苦,认识人性的虚伪,却又能够维持自己对人的热忱和信仰,同时保持专业的冷静?
  加缪透过文学所能够告诉你的,不可能写在公共卫生学的教科书里。医学的教科书可以教你如何辨别鼠疫和淋巴感染,可是加缪的文学教你辨别背叛和牺牲的意义、存在和救赎的本质。
  多少人读过卡夫卡的《蜕变》?对不起,我觉得《蜕变》,也应该是医学院学生的大一必读。你的医学课本会告诉你如何对一个重度忧郁症患者开药,但是,卡夫卡给你看的,是这个忧郁病患比海还要深、比夜还要黑的内心深沉之处——医学的任何仪器都测不到的地方,他用文学的x光照给你看,心灵的创伤纤毫毕露。
  是的,文学,是心灵的X光。它照得到“空”。
  将来的医生,请问你具备吗?
  谢谢!
  编辑 胡莉莉
其他文献
友谊的开始与结束,   就在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    正在各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奋斗》中,佟大为和朱雨辰分饰主要角色“陆涛”和“华子”。在剧中“陆涛”与“华子”亲如兄弟,而在现实生活里,佟大为和朱雨辰却关系冷淡得见面不说话。  佟大为和朱雨辰十几年前就已认识,两人性格相似,还差点考入戏剧学院的同一个班。后来,他们又拥有同一个经纪人,前后一起主演过四部电视剧。按理说,算是颇有渊源,就算不能成为亲密无
□王佳(编译)    这一年的圣诞节,约翰逊的哥哥送给他一辆崭新的跑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约翰逊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个男孩正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不停地抚摸他的跑车,满脸羡慕的神情。  约翰逊饶有兴趣地望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怯怯地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约翰逊微微一笑,接着说,“这是我哥
他,都读高中了,成绩一塌糊涂。父亲见他个儿高,于是让他去学篮球。后来,篮球老师认为接收他其实就是一个错误,因为他练习很多次,连一个罚球都投不进。  在一场友谊赛中,他祈求老师给他一次上场的机会,老师没同意。直到比赛还有五分钟的时候,他的球队大比分落后,大势已去,他又请求,老师才给了他一次上场的机会。队友一得球就传给他,他总是坚持不懈地投篮,虽然没有投进一个。对手见他投球这么烂,得了球后也将球传给他
“千古奇人”徐霞客,是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徐霞客把整个生命都寄置于山水之中,足迹遍布五湖四海。在考察途中,徐霞客将亲眼所见以及自己的思考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为世人留下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能够大胆放心地走上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道路,是因为他有一位好母亲。  当明朝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身居江阴的青年徐霞客,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
搬进新居的时候,六岁的女儿每天都要拿起话筒,跟着DVD唱几遍。我担心她的歌声会影响到邻居,就尽量将音量开得小一些,没想到依然招来了邻居的上门“讨伐”。  那是一对与我年龄差不多的夫妻,他们很礼貌地询问可不可以再小声点。女儿在一旁嘀咕:“再小声点就听不到了。”我止住女儿,问为什么呢?女人欲言又止,眼睛红红的,男人说:“我们也有个女儿,但她得了病,医生说是先天性的,治不好。她怕闹。我们想,我们想让她在
他出生在湖北省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幼时家庭贫寒,父母体弱多病。读完高中后,为了不给家里再增加负担,他便毅然辍学,开始了打工生涯。  23岁时,他来到了山东省淄博市。由于学历低,没技术,奔波了一个多月,他才在一家中外合资的大公司里找到了一份装卸工的活。装卸工是最下等的工作,月工资只有600元,每天却要搬运2吨多的货物。他咬牙坚持了三个多月。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了成功学大师陈安之的演讲。陈安之说:
庞启帆 编译  一天早上,老板交给黛博拉·沃克一些艰巨的新任务。老板告诉她,在接下采的几周内,他打算让她每天都加班,“他简直是一个奴隶主!”沃克心想,“他怎么可以这祥没人性?”她在电脑终端机上输入一则消息,抱怨“机器人’没有人情味,想要发给一位善解人意的朋友。之后,她将这条消息通过办公室网络发到了朋友的电脑中——或者,至少可以说,她本想这样。沃克在看到办公室另一侧的老板恼怒的脸之前的几秒钟,就意识
你的愚蠢在于,总是把秘密向上帝倾诉。    1    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  但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犹如一种官能,因为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    2    孤独中有大快乐,沟通中也有大快乐,两者都属于灵魂。一颗灵魂发现、欣赏、享受自己所拥有
婚姻生活,需要夫妻倆共同经营,一段好的婚姻,离不开两个人的共同努力。所以,不要总是羡慕别人恩爱幸福,如果你们俩能做到这五点,那么这段婚姻也会幸福长久,让人羡慕。1.给予对方想要的爱  既然是夫妻,那么或多或少都能了解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所以,两个人在一起,要先想想对方想要什么样的爱,要明白,爱给对了是关心,给错了就是负担。所以,多抽点时间了解对方,和对方感同身受。这样,你的爱才不会被辜负,对方也才
西方社会是一个注重个体的社会,这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和自由度。“个人利益不可侵犯”的社会准则让人与人之间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喜好热闹和群体行动的中国人来说,这叫做“人情冷漠”和“自私”。但对加拿大人来说这种独立空间和自由度是他们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  在加拿大的公交车上很少有像中国的公交车里那样拥挤的,“沙丁鱼罐头现象”是决不会发生的。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这里远没有中国那样的人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