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的“潮”生活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人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文明程度。
  “白领”也叫外卖
  有人统计过,《东京梦华录》共提到100多家店铺,其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占了半数以上。
  因为汴梁餐饮业发达,“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臨安也一样,“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换言之,宋代都市的小白领、小商人,跟今日的城市白领一样,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
  没错,宋代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的快餐、叫餐服务了。《清明上河图》就画了一个不知正往谁家送外卖的饭店伙计。
  宠物店里做美容
  人类社会对猫、狗的驯化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将猫狗当成宠物养,是比较晚的事。宋朝已有寻常人家养宠物狗、宠物猫。宠物的出现,可以视为生活品质进入较高层次的体现。
  因为养宠物狗、宠物猫的人多了,宋代的市场上也出现了狗粮、猫粮等宠物衍生商品。《东京梦华录》的“诸色杂卖”条说:“养犬则供饧糟,养猫则供猫食并小鱼。”
  《武林旧事》的记录更有意思,其“小经纪”罗列了杭州城的各种小商品和宠物服务,其中有“猫窝、猫鱼、卖猫儿、改猫犬”,猫窝、猫鱼、卖猫儿的意思好理解,“改猫犬”很可能是给宠物猫、宠物犬做美容。连宠物房、宠物美容都有了,这跟今日人们养宠物又有什么不同呢?
  专门的“证交所”
  宋代实行比较广泛的禁榷制度,盐、茶、矾、香药等采取间接专卖:先由商人向政府设立的榷货务入纳现钱,换取一张“交引”,然后凭着这张“交引”到指定地点领取盐茶等商货。宋太宗时,为了引导军用物资流向边郡,宋政府又创制“折中法”:商人在边郡入纳粮草等,政府估价后发给“交引”。宋政府的估价远高于市场价,高出市场价的那部分,叫作“虚估”,市场实际交易价则叫作“实估”,宋代“交引”的面值,就由“实估”加“虚估”组成。
  “交引”的原始功能类似于“提货单”,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使得“交引”突破了其原始功能,获得了有价证券的流通功能——由于“交引”的价值存在一个巨大的“虚估”额,这个“虚估”额成了附加于“交引”之上的利润空间,可以吸引买家来购买“交引”。于是,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的“交引铺”便应运而生了。
  (摘自《奥秘》2016年11期)
其他文献
四十年前,伴随改革开放的号角,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级中学(原仪征化纤职工子弟中学)在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胥浦河边落地生根。接着,纤风文学社应运而生,一群怀揣文学梦想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乐园。  纤风文学社本着“为未来发展积淀文化因子,为幸福人生厚铸人文素养”的理念,引导一批批社员关注生活、记录生活,通过开展作文比赛、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让社员们在文学的舞台尽情放飞自我。近年来,多名社员先后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代代传下来的古训,是我们这个民族对师道的敬畏。  “父”存在于血脉中,“师”存在于精神里。  我的师长们在我的精神园地里,永远是一片灿烂的阳光。当我业绩有进时,他们光亮而温暖地照耀着我,为我的长进而快乐;当我遇挫难行时,他们更加光芒四射地照耀着我,唤我奋进,催我前行。  我心里记着每一位教过我的师长,然而我却始终没有攒够笔力来描绘他们。他们太平凡,然而却平凡得深厚。我只能
散文,是情意构筑的世界,抒情和写意是散文的特質。亲爱的同学们,在八(上)第四单元,初初将带领大家开启一程散文阅读之旅。穿行在由真情和意蕴构筑的文字世界里,不断朗读、品味、欣赏,你们的心灵定会丰盈、情趣定会高雅、精神定会焕发。  第四单元的散文类型多样:它们有的美丽婉转,有的意味深长,有的如飘忽天际的云彩,有的像扎根大地的树木。在这里,同学们可以目睹朱自清父亲蹒跚却充满爱意的背影;可以感受白杨树正直
妈:  您走了!  您走了,也许是一种解脱。因为没有人扛得住癌症病魔的痛苦折磨,且是长达半年多的痛苦折磨。您走了,留给我们做儿女的则是终身的思念、悲哀、遗憾和自责!  妈,您为我们四个兄弟妹妹辛苦操劳了一輩子,没有享受过一天的福。记得我们小时候,家住在十三码头,一座简陋的土墙屋。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屋外不下雨,屋里还在滴。您和爸爸在伍家岗建筑工地上班,每月总共七十二块钱的工资收入,维持我们全家
江苏省常熟市古里中学琴剑文学社成立于2009年。文学社依托当地优越的藏书文化资源,构建了“学、看、听、读、讲、写、评”活动体系,组织社员们学习清代四大书楼之一——“铁琴铜剑楼”的历史,听文化名家的读书讲座,读经典书籍,写读书心得。社员们在丰富的文学活动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提升了文学素养。  在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中,活跃着琴剑文学社社员们的身影。他们的文章也陆续发表在报刊上。学校申报的“十三五
一支破笛,穿越时空,竟也能  吹奏出  如此婉转的笛音,令人咋舌  那几千年的厚重呢?还有那  重重迷雾  难以割舍的情怀,俱往矣,随  风而去  还有那些线装的版本,是否已  有所更改  我不得而知  从古典到现代,一路上  有花声,有虫鸣,还有春天的  呓语  和某种莫名的冲动  哥哥,宋园还在  西楼也还在,只是你的身影  啊,安在?  哥哥,锦书难托,五百年的时  限太短太短  我来时,你
知青,一代人的生命印记,一个时期的历史符号。50年前,为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千百万城市热血青年浩浩荡荡奔赴广阔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文革”结束,大批知青潮水般回到城里,少数知青却因各种原因迄今仍留守他乡。如今数十年过去,这些人的命运如何,生活怎样——  知青是共和国史上一桩大事。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转引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
女友和另一个人好了,“他”不甘心,于是写了情敌的揭发材料,几经周折却又放弃。爱与恨、制度与人性,在此激烈交锋……  上了车,他刻不容缓地扫视了车厢几眼。这是一辆从武山县开往西水市的过往车。他明显地感觉到,车内没有几个本县人。即使有,也未必认识他;即使认识他,他也没有什么可畏怯的。昨天晚上,他才下了决心,这件事要做,必须做;为这件事,他已经煎熬了几个月,犹豫了几个月。他把写好的材料压在抽屉里,并没有
“小海螺呀小海螺,呼呀嘛呵呵多快乐……”同学们,还记得童年时听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小海螺》之歌嗎?今天呀,老师要给你介绍一只数学中的“小海螺”——二次根式。为啥叫它“小海螺”?嗯,快来看一看吧!
电影、电视剧翻拍是业界的常态,同一个故事,不同时代由不同演员演绎,俘获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武侠小说爱好者、金庸迷都绕不开的一部小说《射雕英雄传》就先后7次被拍成电视剧,每一部电视剧都有它的收视观众,观众们也会对比不同版本的优劣,甚至产生激烈争论。本期百戏人生,我们一起见识下射雕的靖哥哥们和蓉儿们!  1976年香港佳艺电视台出品  导演:楚原  主演:米雪、白彪、梁小龙、陈思思、秦沛等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