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布网优化的方法分析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航空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承载量大,不存在交通拥堵现象等优势,逐渐取代其他地面交通工具成为出行运输的首选。但是由于航空器数量的激增,导致我国领空环境复杂,航空器在高速行驶途中易出现碰撞问题。进行空管通信航空器监视制度,既有助于规范航空器的运行环境,又为乘客的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布网优化分析
  引言
  航空器供电系统,配套导航设备等的完善为航空管理提供技术保障。航空器是目前运输效率最高的交通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复杂环境,同时不会出现地面交通中的拥堵等异常情况,因此成为居民出行和大宗货物运输的首选。为实现对航空器的有效管控,空管基础台利用先进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对我国领空内的所有航空器进行全覆盖,数据更新及时。本文旨在对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布网优化教学方法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一、处理局域网布局请求,优化航路布局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现代科技的使用量也在日益提高。GPS技术作为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精准定位与信息收集技术具有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目前,对于GPS导航技术的应用已经由车载定位系统扩展到航空器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领域。近年来,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领空中的航空器数量激增,航空公司研发独立的通信局域网络,导致空管的难度增大,由于信息沟通不畅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因此,航空器作为现阶段时效性最高的交通工具,受众范围不断增大,为对乘客的出行和运输货物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空管基站台要处理好,航空公司区域网布局请求,优化航路布局网建设。
  例如针对各航空公司独立区域网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应该由空管基站台建立交流平台,优化航路布局网络。首先,由于航空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航空公司营运而生,为进行内部的有效管理,其建立了各自独立的局域网络,用于信息传导与沟通。不同的局域网,在领空内因为算法的差异,不仅不能相融,还会造成电磁波干扰。所以空管基站台要对各航空公司的局域网进行集约化管理,为其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实现对我国领空范围内航空器运行情况以及轨迹的全覆盖,避免出现线路交叉,引发的航空器碰撞事故。其次,空管基站台与各航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获取进入其局域网的权利。在进入到局域网后,空管基站台技术人员在航空公司内部导入信息交互频道,连接局域网与国内航空区域网。同时在协议内空管基站台承诺为航空公司的局域网算法保密。接下来,空管基站台将布局的信息交互频道与建立的信息集散中心连接。信息集散中心采用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整理工作。并把分析结果投射到电子屏上供空管技术人员分析,实时监控各航空线路的运行轨迹,防止意外发生。除此之外,航空公司每日向空管基站台上报航空器的运行情况。空管基站台统一进行规划,确保航空器运行线路顺畅,一旦发生意外,空管基站台还可以通过为其提供其他航线的通信信息及时进行处理。最后,空管基站台在建立信息交互频道后,实现各航空公司件局域网电磁波的相互融合,对领空进行科学有效规范管理。
  二、掌握航路设备使用,获取设备历史覆盖情况
  GPS技术以其信息搜索获取速度快,定位精准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中的诸多领域。地面GPS设备与太空中卫星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信息指令的交互,实现对航空器运行情况与轨迹的实时监控。但是在设备长期投入使用后,由于航空器空中运行工作环境问题复杂,压强过高导致监控设备失灵。同时由上文所述,各航空公司拥有独立的局域网,由其产生的高压电,微波天线等皆可以通过电磁波的流动而形成新的磁场,这些磁场将干扰空中信息的传递。因此为保障航空器的稳定运行,空管基站台要积极采用通信导航监控设备对航空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
  例如针对航空器组成设備在长期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损耗的问题,空管基站台可以通过通信导航监控设备对其使用历史进行监控和循环覆盖。首先,为减少由航空器自身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空管基站台要和航空公司之间建立“双方共同整改机制”在每次飞行任务前,航空公司要就飞机设备进行严密的检测,为安全行驶提供第一重保障。其次,空管基站台要通过在航空器上安装通信导航监控设备,实现对其飞行过程中设备运行情况等的掌握,提供第二重保障。航空公司对设备内的变电设备进行检查,其中检查的项目至少应当包括设备的数量、年限、老化程度等,对于年限较长老化较为严重的电力机械设备在飞行前及时进行替换。在飞行过程中空管基站台通过分析设备的变电效率,对比数据发现在实际运行中没有达到该有的变电效率,由此可能引发电缆在短时间内承接过量电流而出现的烧焦短路事故。对航空器的操纵人员发出预警,同时提醒周围航线上的飞起进行避让。航空器上的导航通信设备将运行轨迹与具体位置向空管基站台进行反馈,以便空管基站台为其就近匹配降落点。最后,通信导航监控设备将就航空器的运行情况进行以年为单位的循环覆盖,保障存储空间的充足,覆盖后的信息会被永久保留在空管基站台的数据库中。
  三、改进监视设备供电问题,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
  航空器的大量使用,在为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起飞前检测不足,运行过程中意外突发等不足之处导致航空器事故频发,对使用者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空管基站台要实现对航空器的实时监控就要改进供电系统,采用不间断的交流电源代替原有的直流电,保障定位,信息交互的畅通。
  例如改变航空器的受流方式,提高网压制式满足客流量不断增大的需要,保障交通设施的运行安全。受流装置及受流器主要是利用接触导线或者导电轨将电流引入航空器的供电系统中。针对目前的发展情况,空管基站台要使用电子装置技术开发并应用全控性电力电子器件与功能性强的微处理芯片。配套装设结构简单,维护力度小又坚实牢固的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完成直流传动向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的转变。在较高网压制式的支持和交流冲动的强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短时间高速度搞安全性能的目的。其次还要使用受电弓受流方式,属于上部受流,形状大体呈倒三角形。弓形结构的优势在于可升可降,当航空器在高空中受到强对流天气影响,需要高强度的电流导入时,弓形结构上升收缩为电流的传导流出充足的空间。
  小结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航空器技术研究获得了极大发展,各项技术的不断完善为航空器的安全行驶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经济飞速增长的社会大背景下,区域间的往来日益密切,人们交通出行的需求量快速攀升。因此通过处理区域网布局,掌握航空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改进导航监视设备供电问题和遗传算法,实现了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和监控设备的布局优化。实现对其的科学管理,统一规划。
  参考文献
  [1]邝建权.加强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风险管理的方法分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2):16-16.
  [2]侯敬.大数据时代空管设备数据的再利用、重组和扩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000(014):88-89.
  [3]陈强,侯惠峰,潘乐义.军民融合建设军航空管通信网[C]//第一届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应用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重症气管恶性狭窄患者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气管狭窄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60~80岁,平均(68.5±1.7)岁.按照气管狭窄原因分为肺癌9例、食管癌6例、纵隔肿瘤2例、气管肿瘤2例、甲状腺肿瘤1例.所有患者均在气管局麻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透视下置人气管支架. 结果 共置入气管支架20枚,其中Z型支架3枚,镍钛记忆合金支架17枚
目的 评价冠脉宁片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脑钠肽(BN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斑块的影响.方法 100例AC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冠脉宁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66.0%(P<0.01).观察组无出血率84.0%高于对照组62.0%(P<0.05).两组患者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UGH)发生率呈大幅上升趋势,虽然近年诊断及治疗水平有很大提高,但老年UGH患者病死率仍较高~([1-2]).我们对500例UGH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老年人UGH的临床防治水平。
期刊
目的 研究丰台区长辛店地区老年人膝原发性关节炎患病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防治膝骨芙节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调查长辛店城乡部分地区长期居住、具有本地户口、年龄存60岁以上的居民1507名。全部采取川卷调查、骨科摹本查体和双膝关节的正侧位X线片检查方式进行,根据问卷内容确实有临床症状,且放射学X射线片显示Kellgren&Lawrence分级≥Ⅱ级的,排除继发性骨关节炎后,
期刊
摘要: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迭代,未来更多的审计工作与内容都可能通过算法程序来实现人工替代,审计工作的转型步伐加快。总而言之,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审计工作的技术应用日趋广泛与深化,这推动了我国审计工作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對新时代智能审计创新发展的思考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智能审计;创新发展;思考  引言  人工智能的概念最早在1956年被提出,在经过多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肺部超声影像特征,探讨床旁超声诊断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 以2010年11月至2013年1月急诊留院的10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胸部CT影像特点分为实变组(大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阴影)和非实变组(表现为条索样、磨玻璃样或小斑片样改变),比较两组患者肺部超声影像的差异. 结果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超声影像特点为肺实变、胸膜下病变、胸膜改变及肺炎旁积液.CT实变
目的 了解高龄老年人(≥90岁)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特点及进行胃镜检查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行胃镜检查高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消化道疾病的总体检出率为76.0%(38/50),其中反流性食管炎(RE)最为常见,占26.0%;余依次为糜烂性胃炎20.0%、萎缩性胃炎18.0%、消化性溃疡12.0%、消化道恶性肿瘤10.0%、十二指肠球炎8.0%及胃底腺息肉6.0%。检出RE病
期刊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在老年人胸部手术围术期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心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老年普通胸外科手术住院患者共130例,男性79例,女性51例,年龄60~78岁,平均(65.1±4.3)岁.按入组编号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盐酸氨溴索组在围术期应用盐酸氨溴索2mg/kg静脉滴注、1次/d进行干预,而对照组不予盐酸氨溴索干预,分析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
颞动脉炎是好发于老年人的系统性血管炎,是老年人头痛、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等严重并发症.典型临床表现包括颞部头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和视力障碍(视物模糊、复视、短暂失明等).但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漏诊和延误诊断发生率高.颞动脉活检是确诊本病的金标准.颞动脉炎首选激素治疗,同时应予以低剂量阿司匹林降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早期诊疗可显著减少失明和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妇女的临床及子宫内膜病理特点.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经阴道B超提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共187例,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搜集其年龄;体重指数、初潮与绝经年龄、月经生育史、应用雌激素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并取活检,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其临床结局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症状组83例,有症状组104例,无症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