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自然哲学的思想宗旨与演进历史——以“大全一体”的肯定性发生史为中心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198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林的自然哲学与立足于经验实在性的康德哲学或着眼于人类理性教化提升之路的黑格尔哲学不同.它以“大全一体”这一人类世界的终极根据为基点,在充分尊重并展开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理性对世界之构造的同时,揭示这构造本身背后为人所忽视的根基与归宿.从这一点来看,谢林的20余种自然哲学著作呈现出思想形成、充实、成熟与深化的连贯性,并不杂乱;而它们关于双重本原及其平衡、“本质-形式”的发生结构、绝对者的肯定活动及其在人类世界的体现形式(各潜能阶次)的论说,也蕴含着中后期诸多思想的种子.如果我们从整个历史的角度,而非仅仅从谢林之后自然哲学遇冷的那几十年来看,便不会有意无意地屏蔽上世纪初以来学界希望从正面研究其思想遗产的呼声,为科学与哲学的发展打开更多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伦理道德研究期待从“伦理学”向“伦理”的回归,这种回归是一种“伦理理论”到“伦理生活”的实践哲学复兴.面向“伦理生活”的实践哲学应当厘清德性生活、实践智慧与伦理实体等伦理概念.德性生活是实践哲学的存在论基础,当代伦理道德实践就是从古典伦理学的“德福一致”至善追求,经过现代道德哲学的“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科学理性,回归到生活世界的“德性生活”.实践智慧是实践哲学的实践论形态,主要包括以人的感性为基础的道德的心理形态、以人的理性为基础的实践理性的科学形态与以人的德性为基础的伦理精神的精神形态.伦理实体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