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采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口腔溃疡及其阴虚火旺、胃火炽盛证的血浆代谢特征。方法:经iTRAQ-2D和LC-MS/MS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差异蛋白质,利用脂质组学技术分析血浆脂质含量变化。结果:经蛋白组学分析,鉴定出口腔溃疡患者体内61种差异蛋白质,其中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清沉淀样蛋白A(SAA)、载脂蛋白APOC2、APOM、APOL1和磷脂酰肌醇(PI)等上调,热休克蛋白HSP90、14-3-3和磷脂酰乙醇胺(PE)等下调,凝血因子Ⅻ(F12)在阴虚火旺型患者体内显著升高(P<
【机 构】
: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4CB543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803806),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No.2017C37179,No.2017C371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口腔溃疡及其阴虚火旺、胃火炽盛证的血浆代谢特征。方法:经iTRAQ-2D和LC-MS/MS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差异蛋白质,利用脂质组学技术分析血浆脂质含量变化。结果:经蛋白组学分析,鉴定出口腔溃疡患者体内61种差异蛋白质,其中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清沉淀样蛋白A(SAA)、载脂蛋白APOC2、APOM、APOL1和磷脂酰肌醇(PI)等上调,热休克蛋白HSP90、14-3-3和磷脂酰乙醇胺(PE)等下调,凝血因子Ⅻ(F12)在阴虚火旺型患者体内显著升高(P<
其他文献
目的:联合16S rDNA技术与粪便代谢组学探究茯苓水提物健脾的作用机制,并找寻相关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及通路的关联性。方法:采用\"饮食不节+负重游泳\"建立脾虚模型,造模时间为28d,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分为3组:模型(Model)组、阳性药(BZYQP)组以及茯苓水提物(PCD)组,给药14d。给药结束后,应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组进行分析,同时采用Spearman系数法构建差异菌群、代谢产物及通路的互作体系。结果:茯苓水提物可改善脾虚模型大
采用脉冲激光-MAG复合焊和激光-MAG复合焊两种方法,对8 mm厚、1000 MPa级的B950CF高强钢进行对接焊,对比分析两种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硬度、拉伸性能以及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两种焊接方法得到的焊缝组织均由板条马氏体、贝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粗晶区组织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细晶区组织由细小的马氏体和贝氏体组成,不完全相变区组织主要为贝氏体和少量马氏体。两种焊接方法所得焊接接头的硬度分布趋势相似,但硬度值相差较大,焊缝区的硬度均高于母材,热影响区存在软化现象。接头拉伸试样断裂均出现在母材。脉
住了十几年的房子,我决定在这个春天重新装修。 按照我的意愿,设计师给出了合理的装修方案,只是在厨房的处理上,我告诉对方,越简单越好,有个灶台能够煮面就够了。年轻的设计师有些讶异,毫不掩饰地告诉我,自她从业以来,我是第一个对厨房装修没有要求的女顾客。因为,对一个家来说,厨房代表着生活,一餐一饭便是烟火人生。 无数文字和画面都在表述相同的理念:热爱厨房的女子更温婉、更贤淑,也更懂得生活、更热爱
风药质轻味薄,具有辛散而升发的特性,具有祛风胜湿、解表散寒、平肝息风等功效。历代医家在实践和总结过程中逐渐拓展了风药的内涵和作用,对于风药的认识和运用各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窦丹波教授继承前贤经验,深研风药特性,临床中用之得心应手。窦教授认为,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中均有风邪作祟,而不仅限于外感病,许多内伤杂病之迁延不愈均是风湿之邪困阻,困遏正气,致使阳气升发不利,难以透邪外出,尤其是下焦水湿为患的泄泻、带下等病,气机不畅导致的郁病等,更需风药鼓荡祛邪。所以在诸多疾患中常佐以风药,应自然之升发之性,取其祛风
古琴养生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境界,是中医“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的体现,具体表现为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琴律变化的天人合一。中医学对于“五音五行”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着不断发展的过程,该理论不是简单机械的对应与比附,是传统哲学语境下的自然观、宇宙观在音乐与健康关系中的体现。只有回归“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的传统文化语境,理解这一理论的独特性和历史意义,才能从中挖掘出现代医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