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f_2004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最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就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一、 引言
  初中语文是初中生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借鉴微课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微课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走进了初中语文教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微课课堂教学方式对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初中生的自学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微课教学的实施策略,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初中生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初中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初中语文课堂微课资源丰富多彩,值得初中语文教师做进一步研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语文知识,结合微课教学工具,引导初中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考虑初中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性,结合微课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让初中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
  二、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也有所改变。目前,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微课教学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课堂是一个动态化的语文课堂,也是一个开放、和谐、愉快的语文课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微课让初中生直观地认识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知识架构,并理解语文知识内在的规律。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时,应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广度,让初中生从传统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变成语文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课堂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掌握语文知识。可见,微课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初中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二)微课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互联网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有很多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讓初中生掌握更多实用的语文知识,比如掌握网络中丰富的语文写作素材、课本相关的课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微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预设教学方法,引领初中生探究语文知识等方式来增加初中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三)微课教学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微课教学是一种注重实践过程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建构语文知识架构,进而掌握语文知识。比如在实际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多数初中生喜欢探究事物,但是他们不会从语文的角度观察事物,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且多数初中生无法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描述,比如在写景思路确定时,初中生不能准确地说清楚地点、时间、事物、景物、感觉等内容,更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心理情况。而微课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会让初中生在平时的语文文章阅读过程中先通过观看微课来掌握文章赏析的思路,进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初中生在确定相关主题的写作提纲时,就会有明确的写作思路。
  三、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互联网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让初中生自主探究某些语文题目,进而激发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一)完善微课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选取微课课堂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课程视频与教材重难点的关联程度,为初中生寻找适合预习、复习的语文知识,帮助初中生建构语文知识体系,并借助思维导图等方式总结教学经验。比如课本中有许多难度不高的知识可以供初中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完全可以让初中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并练习特定的语文题目。初中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对语文知识的深度认知。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初中生的学习欲望。
  (二)结合古诗词微课视频,培养学生的自主诵读习惯
  古诗词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内容,也是学生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关键学习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体会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提高对语文自主阅读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诵读后,就会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好的图画,进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快速建立阅读思路。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背诵经典古诗词句时,建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次认知。教师在平时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析古诗词的主题思想,并让学生分析作者写诗词时的感情特点,进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水平。比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微课视频教学来让学生聆听专业人员的诵读内容,认真领会阅读的节奏感。学生在认真听的过程中会逐渐感受到该诗词作者的强烈情感,并提高对国家自然风光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视频,结合学生自身对古诗词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该古诗词,进而发现古诗词阅读的乐趣。学生反复诵读时,就会逐渐掌握语言的分寸感、美感,进而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三)挖掘与教材原文有关的微课视频,培养学生的自主听力习惯
  听是初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主要能力之一,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听,并能够听懂文章。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微课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听力水平,然后再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听力习惯。语音、语调、语气等可以快速地将学生带入阅读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人物情态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微课的过程中,加深对阅读内容的认识,并领悟文章的魅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用标准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进而吸引学生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等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语感。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教材的阅读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比如在《济南的冬天》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做好课前准备,为学生提供可以提高听力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并发掘阅读思路的建立方法。学生在参与自主阅读学习和听讲的过程中,会发挥自身的想象力,领略不同文章的立意美、情思美。   (四)借助微课课堂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现有的微课教学是较为普遍的,多是以微课教学平台开展的具体教学工作,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完全可以将习题讲解、重难点讲解等过程录制成视频,供初中生查缺补漏,提高学习成绩。初中生在观看 5~10 分钟的典型知识点讲解视频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不明白的部分进行学习,然后逐渐掌握该部分语文知识点。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搜索现有的微课教学资源,供初中生课下学习,进而找到语文学习的策略。比如在习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观察的细节。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先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通过微课视频展示观察的原则和方法,进而让初中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五)结合微课讲解层递式写作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完全可以自主记录发生的事物,或者与其他同学进行即兴交流、谈话,探讨自己在观察时所注意到的观察思路和要点。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微课,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并让学生观察素材中所体现的具体内容。当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机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特定的事物。教师通过让学生拥有写作学习的主动权,来提高学生的自主观察意识,让学生在观察中找到快乐。比如在写作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5~10分钟关于“写人要抓住特点”的视频,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并对事件进行分析,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此时,教师已经不再单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是让学生在实际的视频观看过程中体会人物容貌、衣着、体态、神情等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深刻理解肖像描写的步骤,写出一篇切合实际的肖像主题作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也会联想并发现自己身边的人物形象,并学会观察生活中人物生活的细节。当然,现阶段多数教师引进了微课教学的写作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质。作文材料课程资源是无限的,教师应该找到更多与学生所学主题相关的写作课程资源,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建立对不同事物的认识。
  (六)开展微课文章阅读赏析活动,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微课文章阅读赏析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微课制作的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选择主题相近的视频或图片素材,借助微课设备的辅助作用,将相关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下,感受语文文章学习的魅力,实现素质教育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统一。比如在《诫子书》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古人在家信中寄语子女的劝勉句子,进而理解诸葛亮对儿子的深切期望。教师可以以此拓展至古代中国的孝道精神,进而引导学生了解诸葛亮的生平,使得初中生建立与诸葛亮情感的共鸣,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四、 结语
  互联网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构建初中语文微课课堂教学模式,深入钻研语文教材,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注重创新微课教学方式,并挖掘适合初中生学习的语文学习资源,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缺陷,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齐怀远.初中语文微课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8,4(2):148.
  [2]张立强.关于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环球市场,2017(10):34-35.
  [3]王新富.关于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科学与财富,2016(2):233.
  作者简介:
  王兴亚,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糜滩中學。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国现阶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时,教育人员需要确保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文章综合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策略,希望教育人员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整合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科学整合信息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合理优化,完善课堂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过程,为了对其教学活动具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摘 要:初中生不仅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丰富情感形成的重要期,在素质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创新下,重视学生情感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品格与正确价值观念,这便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加强情感教育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初中语文是加强学生情感教育的有效工具,教师要从审美的角度去把握和领悟教材,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促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发生积极的变化,并且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情感,从而提高学习
摘 要:在小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它不但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潜在影响学生成长发展。阅读能力是学生认识、接触世界的重要媒介,针对阅读能力不足的小学生,提高其该项能力便十分重要。但通过分析可知,部分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有限,未认识到该能力对学生发展、对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不足,探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及策略。  关键词:阅读能力
摘 要:在当今中国社会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大前提下,时代和社会对人才能力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学习工作以及科研等方方面面,具有质疑精神与自主探究能力的人往往更能有所成就。时代与社会也呼吁在基础学科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相关问题。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的能力,逐渐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