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同诊疗模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6-01-2019-12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2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21例采取多学科协同诊疗模式(多学科协同组),121例采取常规诊疗模式(常规诊疗组).比较两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1、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结果 2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多学科协同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至下床活动时
【机 构】
: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江苏2238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同诊疗模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6-01-2019-12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2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21例采取多学科协同诊疗模式(多学科协同组),121例采取常规诊疗模式(常规诊疗组).比较两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1、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结果 2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多学科协同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常规诊疗组缩短,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高于常规诊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学科协同组术后早期谵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常规诊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同诊疗模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围手术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患者制定有效的综合诊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术前检查及等待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前营养状况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此类患者切口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自2017-01-2019-12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232例髋部骨折,根据MNA-SF量表标准评估术前患者营养状况并进行分组,其中营养正常组148例,营养不良组84例.比较两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营养正常组切口一期愈合135例,二期愈合13例(9例切口延迟愈合,4例切口持续渗出,3例切口裂开,2例切口脂肪液化).营养不良
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使冠状病毒再次引起重视。在本世纪大流行的三种高致病性冠状病毒(SARS-CoV、MERS-CoV、SARS-CoV-2)研究中,已有直接证据证明SARS-CoV及SARS-CoV-2可引起人眼部感染。冠状病毒感染除引起眼部症状外,也可通过眼部感染引发全身多种临床表现。两种高致病性冠状病毒(SARS-CoV和SARS-CoV-2)具有更强的流行性及更高的病死率,两种病毒眼
目的 探讨股骨颈内固定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内固定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与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6-2020-06采用FNS内固定治疗的18例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照Garden指数标准进行评定,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0~95 min,平均48.8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26.9 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Garden指数标准进行评价,所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对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后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7月-2019年7月海安市人民医院康复科40例TBI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与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