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生化检验流转时间(TAT),针对TAT延长的原因,拟定相应对策以缩短TAT,提升检验科服务能力。方法统计2013-2015年的生化检验TAT,通过分析门诊平诊、门诊急诊、住院平诊、住院急诊4类标本每年的工作量、平均TAT及不合格率,分析TAT延长的原因。结果2013-2015年度生化检测标本量分别为77 060、97 129和105 304份,逐年增长比为26.0%、8.4%。2013-2015年门诊平诊标本TAT分别为(78.55±48.47)、(69.18±37.20)、(62.82±21.62)min,逐年显著缩短(P<0.05)。门诊急诊标本TAT分别为(64.13±31.16)、(59.22±23.51)、(66.01±37.73)min。2013-2015年住院平诊标本TAT分别为(92.34±53.41)、(95.03±55.73)、(122.92±78.94)min,逐年显著延长(P<0.05);住院急诊标本TAT分别为(65.29±36.06)、(62.41±30.18)、(61.48±30.12)min,逐年显著缩短(P<0.05)。4类标本3年的总不合格率分别是0.04%、2.99%、0.63%、3.69%。结论标本量增加对TAT有影响,需要加强岗位责任管理,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缩短生化检验TAT,持续提高为患者和临床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