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班主任是初中学校里一个中流砥柱,在平时的教学中起到帮助学校完成一些任务,辅助各个任课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作用。初中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能够尊重学生,由于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许多行为都比较充动,作为初中班主任要理解这一时期的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够有集体感,要在学生有困难时能够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为了让班主任的工作做的更加细致,可以多去注意去培养班干部,让班干部去帮助我们管理班级。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初中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左膀右臂,当学校里布置了一些任务后,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去认真的完成,由于初中生有一定的主动性,他们在平时有了自己的主见,作为初中班主任要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能够看出班主任的一片苦心,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是最浓厚的,班主任就是学生在学校里的“父母”,作为班主任要从小处着眼,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从而捕捉学生的内心,观察学生的心灵,从而对学生实施教育计划。
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初中生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班主任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可能都让学生回忆半天,他们正处在心灵最敏感的阶段,他们已经不再像小学那样崇拜老师了,他们总是能够从班主任的言行中找出可以攻击和不满的地方,他们的内心自以为已经很成熟了,其实他们的许多做法却很好笑,这一切都说明初中生已经进入了叛逆期,这一时期如果班主任对他们的管理过于严格,那么他们的内心那颗叛逆的思想苗头就会迸射的更加旺盛。这时班主任要使用一定的策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一些引导,疏导学生的内心相法,尊重学生的意愿,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当学生内心有什么想法时要及时的给予疏导,与他们多讲道理,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多观察学生的行为,要通过一些细微的动作或者是发型变化等来判断学生的心理变化。初中生在这一阶段的心可以用玻璃心来形容,太脆弱,太容易胡思乱想,在家庭中一些不如意的事,在学校里一点不如意的事都能够让他们的心里波澜起伏。
经过不断的反思和探索,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尽量少用批评,多用表扬,在师生关系中尽量营造和谐的气氛,尊重学生的个体人格,让学生身上不好的一面,通过老师的外在帮助,内化为本身的需要。有时不得不使用批评,我也尽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给学生指出缺点以个别交流的方式进行,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某一同学,维护每个同学的自尊心,学生已经知道注意自己的班级形象了,班主任也要尽量的维护学生的形象,如果某个学生犯了错误,要把他喊道办公室里进行说服教育,并且告诉他这样做就是为了维护他的形象,学生们都是非常容易被感动的,他们能够体会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第二,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先表扬,后批评,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许多的优点,每一个学生同样是这样,班主任看待学生们也应该是这样,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同样要注意他们的缺点,不要把眼光都放在学生的缺点上,更不要无限放大学生的缺点,要对学生采取表扬和批评一起进行的方法,恩威并施;第三,尽量不使用让犯错误的孩子在全班进行检查的方式。
二、培养干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热爱班集体的心。初中生虽然遇到事情不冷静,容易冲动,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他们总是维护自己班集体的形象,认为班集体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爱面子,做事有热情,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去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
三、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先做到。由于初中生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叛逆思想,他们会放大了去找班主任的缺点,他们认为只要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都要先做到,他们认为班主任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他们特别注意班主任的言行,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模仿性,他们会模仿班主任的一些言行和举止,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做榜样。
其次,对学生讲诚信。我的理解是诚信是为人之本,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现阶段的学生无论生活还是社会经验,已具备了相当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我以個人的一言一行,日常交往,对他们都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接纳,才能使我们对他们的关爱自然地流进他们的心田,特别是我们的工作失误时,及时自我批评,反而会取得更多的更大的信任。
第三,与学生交流尽量开诚布公。初中学生完全理解谁对他好还是不好,但在具体的问题上,他不一定能完全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时老师就应该敞开心扉,把你这样做的原因告诉他,让他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想,站在全体同学的利益上想,心与心的交流,最终教育会成功。
四、赞美老师
任我班课的各位老师也在告诉学生班主任的辛苦认真,让学生理解班主任的做法。上学期,我班换了三个英语教师,学生仍然乐于接受,并积极配合老师教学。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必须靠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共同营造。与高中班级管理相比,我感到最困难的一件事是抓课堂纪律。我想了很多办法,如全班同学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一遍又一遍谈话;对累积到一定次数的学生在我处写检查;干部记录课堂说话频率最多的同学放学留下背英语,做数学;一学月下来全班每一个同学根据自己的课堂表现给自己打等级;屡教不改的同学每天中午到办公室反省等等。
(作者单位:重庆市垫江第五中学校)
作者简介:邓云,1988年生,男,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化学。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钟以俊,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初中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左膀右臂,当学校里布置了一些任务后,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去认真的完成,由于初中生有一定的主动性,他们在平时有了自己的主见,作为初中班主任要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能够看出班主任的一片苦心,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是最浓厚的,班主任就是学生在学校里的“父母”,作为班主任要从小处着眼,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从而捕捉学生的内心,观察学生的心灵,从而对学生实施教育计划。
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初中生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班主任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可能都让学生回忆半天,他们正处在心灵最敏感的阶段,他们已经不再像小学那样崇拜老师了,他们总是能够从班主任的言行中找出可以攻击和不满的地方,他们的内心自以为已经很成熟了,其实他们的许多做法却很好笑,这一切都说明初中生已经进入了叛逆期,这一时期如果班主任对他们的管理过于严格,那么他们的内心那颗叛逆的思想苗头就会迸射的更加旺盛。这时班主任要使用一定的策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一些引导,疏导学生的内心相法,尊重学生的意愿,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当学生内心有什么想法时要及时的给予疏导,与他们多讲道理,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多观察学生的行为,要通过一些细微的动作或者是发型变化等来判断学生的心理变化。初中生在这一阶段的心可以用玻璃心来形容,太脆弱,太容易胡思乱想,在家庭中一些不如意的事,在学校里一点不如意的事都能够让他们的心里波澜起伏。
经过不断的反思和探索,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尽量少用批评,多用表扬,在师生关系中尽量营造和谐的气氛,尊重学生的个体人格,让学生身上不好的一面,通过老师的外在帮助,内化为本身的需要。有时不得不使用批评,我也尽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给学生指出缺点以个别交流的方式进行,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某一同学,维护每个同学的自尊心,学生已经知道注意自己的班级形象了,班主任也要尽量的维护学生的形象,如果某个学生犯了错误,要把他喊道办公室里进行说服教育,并且告诉他这样做就是为了维护他的形象,学生们都是非常容易被感动的,他们能够体会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第二,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先表扬,后批评,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许多的优点,每一个学生同样是这样,班主任看待学生们也应该是这样,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同样要注意他们的缺点,不要把眼光都放在学生的缺点上,更不要无限放大学生的缺点,要对学生采取表扬和批评一起进行的方法,恩威并施;第三,尽量不使用让犯错误的孩子在全班进行检查的方式。
二、培养干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热爱班集体的心。初中生虽然遇到事情不冷静,容易冲动,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他们总是维护自己班集体的形象,认为班集体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爱面子,做事有热情,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去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
三、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先做到。由于初中生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叛逆思想,他们会放大了去找班主任的缺点,他们认为只要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都要先做到,他们认为班主任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他们特别注意班主任的言行,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模仿性,他们会模仿班主任的一些言行和举止,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做榜样。
其次,对学生讲诚信。我的理解是诚信是为人之本,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现阶段的学生无论生活还是社会经验,已具备了相当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我以個人的一言一行,日常交往,对他们都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接纳,才能使我们对他们的关爱自然地流进他们的心田,特别是我们的工作失误时,及时自我批评,反而会取得更多的更大的信任。
第三,与学生交流尽量开诚布公。初中学生完全理解谁对他好还是不好,但在具体的问题上,他不一定能完全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时老师就应该敞开心扉,把你这样做的原因告诉他,让他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想,站在全体同学的利益上想,心与心的交流,最终教育会成功。
四、赞美老师
任我班课的各位老师也在告诉学生班主任的辛苦认真,让学生理解班主任的做法。上学期,我班换了三个英语教师,学生仍然乐于接受,并积极配合老师教学。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必须靠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共同营造。与高中班级管理相比,我感到最困难的一件事是抓课堂纪律。我想了很多办法,如全班同学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一遍又一遍谈话;对累积到一定次数的学生在我处写检查;干部记录课堂说话频率最多的同学放学留下背英语,做数学;一学月下来全班每一个同学根据自己的课堂表现给自己打等级;屡教不改的同学每天中午到办公室反省等等。
(作者单位:重庆市垫江第五中学校)
作者简介:邓云,1988年生,男,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化学。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钟以俊,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