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探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xok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大历史性改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之路。通过对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现存问题的分析,从壮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建立产业化经营的合作组织及内部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阐述如何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的经营。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1-0304-01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大历史性变革,是继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第2次飞跃,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笔者就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1.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丰富了为农服务的内容,提高了服务的水平,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1.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向深度进军的过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全面推进新阶段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1.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农业产业化经营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通过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再依靠精深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创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参与竞争,既提高了农业的总体效益,也提高了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2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产业化简单化、形式化,经营水平低
  一是有较大规模、外向型、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较少,覆盖面不大,主导产品少,市场竞争能力弱;二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以松散型为主生产的加工能力低,农业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比较短,绝大多数农产品都是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出售的,通过农产品加工创造的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的水平,农业的整体效益不高;三是认为发展一批生产基地就是搞产业化了,只徒具产业化的形式,没有产业化的内涵。
  2.2贪大求洋,跟风效仿,盲目追求上规模、上档次
  由于盲目跟风,导致主导产业很多,却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这就造成了特色不明显,商品优势不突出。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农民的积极性问题,虽然提供了种、苗、饲料和技术,但农民苦于没有资金,缺少参与农业产业化所需的前期投入,影响农民的积极性,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规模的扩大,而示范基地与周围农户现实能力相差甚远,难以带动周围群众。
  2.3农技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服务手段落后
  一方面由于知识更新快,科技人员不能为农业提供最新科技的服务;另一方面,农技部门的仪器设备陈旧,有些已不能使用,又无资金更新,致使一些新科技不能大面积推广。
  2.4服务网络不健全,市场风险大
  由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健全的服务网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有些产业刚刚形成,就被市场给严重挫伤了。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与对策
  
  3.1壮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
  3.1.1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提高。龙头企业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并在包装、储运方面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
  3.1.2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接机制。要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着眼,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和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订单规范产销双方权利和义务。
  3.1.3加大投入力度,使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力有新的增强。要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
  3.2建立产业化经营的合作组织
  3.2.1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突出专业合作社建设。突出农村各类生产大户、贩运大户和经纪人利用其生产、经营、购销的优势组建;加大力度扶持基层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利用技术优势组建;积极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利用其资金、信息、管理和加工、流通优势组建;鼓励基层供销部门、科协和其他部门,利用人员、场地、经营优势组建。
  3.2.2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突出标准化的推广和运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以质取胜,注重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统一制定和实施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在合作社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社之间要互相协调、互相沟通,逐渐形成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
  3.2.3努力提高运行水平,突出开展经营活动,向经济实体型上过渡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有向实体化过渡,才能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实力和能力,其自身也才会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得到发展壮大。
  3.3积极探索与内部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
  突出内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价格保护机制,对社员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建立风险基金,有条件的合作社努力实行利润2次返还;要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社员公开收支情况,接受社员监督。
  总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进行体制創新和制度创新,探索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途径;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可急于求成,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多形式、多样化,从而促进产业化经营更快地发展。
其他文献
在可能性测度的粗糙集解释基础上,给出了模糊集与粗糙集的一个转化算法, 从而建立了两种非经典集合之间的关系.
在最新出炉的租售同权的背景下,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租赁住宅相关政策,使得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也越来越规范。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特征价格模型的角度遴选了影响合肥市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不仅能够推动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还能够促进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经营能力的提升。基于此,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农
在传统傣族村落中,土地制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经历了"公有私耕"、"共有私占:农村公社"、"村籍:份地和负担"等变革,其内在实践逻辑仍是村落集体所共有,解放后经过4次土地制度改革,更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和具体方法.方法:对2000~2004年应用纤维胆道镜1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胆总管结石20例,一次性取净率100%;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净率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