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序贯综合预防干预方法及对智能发育疗效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产儿序贯综合预防干预方法及对智能发育的疗效观察。

方法

纳入本院符合条件的早产儿病例资料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序贯综合预防干预的方法,针对性进行早期医疗干预及专业智能强化训练干预,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病房与门诊衔接、早期干预、早教光碟教育以及开展家长健康教育活动等,所有早产儿从出生后开始干预并随访至36月龄,分别于出生12、24和36个月时,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测查婴幼儿的适应能力、精细运动、语言、大运动及社交行为等五大领域的发育水平,测定计算婴幼儿的DQ,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判比较。

结果

干预12个月时,2组早产儿的适应性和精细动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24个月和36个月时,2组早产儿在语言、适应性、精细动作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12、24和36月龄时的DQ值较对照组同时间点均有明显提高(P<0.05)。2组早产儿在12月龄与24月龄时的DQ值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4月龄与36月龄时的DQ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产儿出生后前2年是干预的关键期,此时行序贯综合预防干预可有效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改善早产儿近远期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正中神经注射治疗早期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早期腕管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冲击波组、神经注射组及联合治疗组。4组患者均常规给予甲钴胺治疗,冲击波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神经注射组则辅以正中神经注射治疗;联合治疗组则辅以体外冲击波及正中神经注射联合干预。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对比各组患者疼痛病情、腕管电生理检查结果及腕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矫正鞋垫对痉挛型脑瘫儿童平衡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穿戴矫正鞋垫进行辅助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儿童平衡量表(PBS)、88项粗大运动量表(GMFM88)D能区、E能区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PBS评分、GMFM88-D、E能区评分组间差
目的评价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Pro Quest、Psyc ARTICLES、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有关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
目的观察在高浓度负氧离子干预下大负荷有氧训练对腹型肥胖人群腹部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男性中青年腹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态空气环境下每天进行1次大负荷有氧训练(中等强度或大强度,每次训练45 min);观察组患者则在高浓度负氧离子空气环境下进行大负荷有氧训练,训练内容同对照组。于入选时及训练3个月后对2组患者体脂率、腹部皮脂
目的研究1.0 Hz 60%最大刺激强度的磁刺激通过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磷酸化蛋白(PEA-15)对星形胶质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取第3~4代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组、磁刺激组和转染+磁刺激组。对照组进行阴性siRNA转染,转染组应用化学合成的siRNA进行脂质体瞬时转染,干扰PEA-15的蛋白表达;磁刺激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在铺板24 h后接受60%最大强度磁刺激;转染+磁刺激组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As body mass index (BMI) is a well-established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ymptomatic cartilage damage and osteoarthritis (OA),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understand th
期刊
目的探讨神经康复机械手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训练组(10例)、神经机械手治疗组(10例)和强化神经机械手治疗组(12例),患者均接受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常规性康复训练,每日40 min,每周5 d,神经机械手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组基础上增加机械手康复训练,每日20 min,每周5 d,强化
目的探讨在脑损伤高危儿康复随访评估中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结果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损伤高危儿43例(0~6月龄),平均月龄为(3.20±1.44)个月,分别采用AIMS量表及PDMS-2量表对患儿进行随访评估。6月龄内患儿每月随访评估1次,大于6月龄患儿每3个月随访评估1次。对患儿首次就诊、6月龄、12月龄评估时的AIMS总分与P
目的观察微波对难吸收的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难吸收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3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吸氧、气道管理、解热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微波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时间、总病程,同时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 d后(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肌电触发康复机器手对脑卒中早期患者手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肌电触发康复机器手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2组患者腕、手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2组患者四指(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