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多热源联网水力分析系统末端供热效果改善策略

来源 :区域供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hua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分布跨度大,而且随着逐年改造与扩建,新增负荷的发展、锅炉房的整合并网等因素都导致供热面积逐年增长,热电联产热源供热能力趋于饱和,受电厂“保电限热”、“限电限热”的影响,采暖季热源参数波动较大,存在较明显末端区域流量不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天津市杨柳青电厂与华苑煤粉调峰锅炉房联网调峰运行,以供热末端和平区域供热效果不理想为问题导向,利用多热源水力计算分析系统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模拟,并通过调整阀门状态或各支线流量等措施分析模拟末端区域的水力工况,进而并提出调整方案,指导新建管网敷设方案及采暖季管网运行方式,改善和平区域末端供热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邯郸市某高校实验室搭建太阳能-地源热泵并联系统、太阳能-地源热泵串联系统、地源热泵系统进行模拟仿真研究.以TRNSYS软件搭建仿真模拟平台,模拟邯郸室外环境变化情况及分析邯郸地区室外环境对这三种系统运行的影响.搭建实验室建筑围护结构模拟系统,进行负荷计算.模拟这三种系统在冬夏季运行时的土壤温度、源侧供回水温度、热泵机组消耗功率以及COP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三种系统运行时,冬季串联系统供暖与夏季并联系统制冷效果较好,全年运行串联系统消耗功率较低,节能效益好,为搭建地源热泵系统提供指导意义.
在全球环保问题愈加严峻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受到了更多关注,其中作为伴生技术的电子诊断技术,在确保汽车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更快确定问题所在,从而及时解决,使汽车使用寿命得以延长.本文重点论述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中该技术的具体应用.
近年来,随着各城市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供热占比逐年升高.目前,清洁能源供热形式多样,但经济性、稳定性有所差异.为缓解供需矛盾,多能互补的能源应用策略被不断提及.以青岛市某区多能互补项目为例,通过改造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该项目的运行策略,实现三种热源合理调配,保证整个系统始终处于最经济的运行状态,较传统单一的清洁能源供热实现相对更低的成本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