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我国必须重视农业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标准化,提升农业产品质量,促进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最终推动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经济效应;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1
  一、农业标准化
  (一)含义
  农业标准化是将农业作为了标准化实现对象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以“统一、简化、协调、选优”为开展原则,通过标准的制定和标准的落实将农业实现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过程,主要以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为标准化的实现[1]。
  (二)农业标准化开展的作用
  1.加快了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步伐
  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主要的区别在于技术体系的不同上。傳统农业依靠的是直观的经验,现代农业采用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中国地域辽阔,农业占经济发展的很大比例,农业人口众多,但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却在世界上处于落后地位,人均耕地面积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2],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农业技术实现应用和推广。农业标准化就是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完成科研和生产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农业技术通过标准化的转化,实现了从繁杂到简单的转变,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环节上,实现了科技成果的生产力转变。
  2.为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保障
  中国人均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提高,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大众对农产品不再追求的是数量满足,更在质量和安全方面提高了要求。农业标准是开展农业质量监督的重要参考,为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具体化的品质要求,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对食品质量的安全越来越重视,相关人员也要对农业标准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创建一整套从农田播种、销售、餐桌这样的一个系统化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才能切实的为大众提供具有安全保障的农产品。
  3.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农业生产要将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变为现实,必须有一套标准流程规范来统一产品的规格和质量,才能实现各环节的有效保障,并逐渐的使生产的规模经济变为现实,使农产品具有市场化和竞争力。农业标准化的落实和开展,促使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实现了了对质量要求的保障,不仅密切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还将交易成本实现了降低,是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重要条件。
  二、农业标准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1.农业产品规格和品质一致性
  农业标准化是在农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开展统一化的要求,实现了各环节的控制,来实现成品在规格以及品质等方面的一致性。农业标准化的落实,不仅可以实现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的降低,还能预防未知风险,与此同时,对于规模化经济的实现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利用农业生产分工的发展
  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对于生产效率来说,也是具有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在未实施农业标准化之前,农业生产包括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上,市场交易各方都有会非常大的成本投入,包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搜寻成本、监督成本等,这些成本俨然对农业生产分工在形成和发展方面有着不利影响。生产者面临高额的生产成本,会对生产过程的各环节进行改革,并使其转变为小而全的生产模式。而一旦将农业标准化体系创建并实施,市场在开展组织活动时,就可以将其作为标准来进行,并把自己的优势生产活动发挥出来,并实现产业链上某个环节产出的具有标准化特点的产品进行交易,促进分工更加细化、效率更加高速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3.便于政府的监管
  农业标准化对于政府而言,仅需认真的落实和严格的执行,并全力实现监督职责。对于违反标准和规章运作的企业,以及那些未达农业标准体系标准的企业,会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渐被淘汰,严格依从农业标准开展生产的那些企业就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赚取更大利润。
  三、促进农业标准化实现的有效策略
  1.加强领导的带头作用,认真落实农业标准化
  领导是工作开展的领头羊,对农业的向前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作为领导,必须对农业标准化有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帮助工作的有效落实;对农业标准化重要性有正确的领悟,才能有效帮助工作开展更具高效性和积极性。对于农业产业化升级具有的重大意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纵观大局,深入了解,并对农业良性发展明确方向和道路,在实现了农业标准化研究的和规划基础上,加强工作的落实。政府方面,做出积极的配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有效的推进工作。
  2.抓好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带动农业生产标准化
  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开发和建设基础上,不断实现对技术的应用,并对产业化经营和示范区的建设不断进行推广,分别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以及示范点进行创建,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基地生产单位上建立不同的作物标准化示范点,并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利用梯次布局来将农田逐渐实现规模的扩大,并对生产行为不断急性规范和约束,进一步对农业标准化建设途径进行新的探索,为农业标准化的全面开展和落实创造有利条件。
  3.制定统一生产标准,推进标准化发展
  相关部门及企业必须从现实情况出发,将现有的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标准,和企业遵照执行的生产流程和规范,都要做出统一性的规范,相关生产技术也要制定出完善的操作规程,并做好执行的监督工作,督促农产品基地和带头企业农业生产标准化实现规范性。政府方面一定要做出相应的帮扶,在政策上,要制定出针对个人和企业的奖励制度,并通过多种形式如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优惠政策等,来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健康发展。
  4.加强宣传和人才培养
  第一,对标准化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并对经营者贯彻标准化的相关政策、法规等,将标准化概念根深蒂固的扎入受众心中,激起大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掌握标准化的应用,并可以投入到标准研究中,从根本上将标准化管理贯彻实现。第二,要积极创建农业标准化工作队伍,培养出理论和实践兼顾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这样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实现复合型人才的队伍的壮大,还能将农业产业化推向更高的层次,实现不断的发展。还要重视经验的引进和学习,利用国外总结的经验,帮助我国农业标准化更快捷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金爱民.农业标准化作用与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2]王艳花.陕西农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作者简介:王 阳(1983-),工作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财务处,会计兼科长,经济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管理时代的到来。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我国的工程施工项目都将面临着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铁路施工项目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传统的管理
本刊讯(记者王锋通讯员赵文学)8月20日下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甘肃听取该省国土资源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加强部省联动,深化制度改革创新,进一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作为服务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行业——餐饮行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餐饮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在新时期,在体验经济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产业逐渐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原有的低端加工业正在慢慢的被改造成附加价值更高的产业。全国产业升级的大潮正呼唤着更多的关于眼液升级的理论研究。技术往往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标准的变动也是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从标准、产业链和产业升级三者的关系出发,探讨标准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与模式。  关键词:标准;产业升级;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根据人力资本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特点,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剖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原因,最后分别从以上3个层面提出了防范措施,以供政府,企业和个人进行政策决策
0 引言  QCC(英语:Quality Control Circle,中文译成“质量控制圈”或“品管圈”)是同一工作单元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通过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手法,持续地进行
摘要:高等院校是青年群体聚集的地方,记录着一代代青年人的青春和梦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校校园纪念品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但是,国内高校的校园纪念品杂乱不一,没有成型的创意,在纪念产品制作发放与销售上也不成规模,整体水平不高,发展速度缓慢,如何促进校园纪念品的特色型开发与推广,繁荣校园纪念品市场已经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纪念品;制作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识别码:A 文
目的:加强对医院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方法从医疗设备资料的归档的主要内容、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收集的原则和重要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析如何能有效的管理医院医疗设备
【摘要】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进行线上服务是近年来图书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用户信息行为作为切入点,调查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并根据其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微信;信息行为;建议  引言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热潮在全世界兴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社交网络用户规模达到
不知始于何时,神州大地刮起了一股绿色广场“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兴建绿色广场,地、市建绿色广场,县、市也建绿色广场,绿色广场成了时髦,成了时代的潮流,成了绿色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