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meis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互联网科技越来越发达,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针对目前的声乐教学现状,我们要学会运用多媒体的手段为声乐教学的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手段。声乐教学效果的好坏关乎学生音乐学习质量的高低,因此,如何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是相关教师的首要工作。文章就创新性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声乐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进行探究,以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声乐教学;教学手段
  传统的声乐教学注重理论的学习,对于学生平时的实践训练,往往也就是在课堂上进行,学生缺乏一个可以课后锻炼声乐技巧的平台。课堂上单纯的理论讲解,难免会枯燥乏味。多媒体技术在我国教育机构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能够推动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一个课后学习声乐的平台。
  一、声乐教学概述
  所谓声乐教学,就是学生通过声乐老师传授的声乐知识将声音通过技术性的手段表达出来。声乐是一种艺术性以及科学性的有机结合,其创造了一种优美的音乐表达方式,也就是歌声。演唱者通过展示歌词以及歌声的韵律,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声乐教学并不是一个特别学术性的教学内容,其不仅仅与以后以歌唱为谋生手段的人相关,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们通过歌唱来表达情感,最后在对音乐技巧的要求之下诞生了声乐教学,声乐教学是一种帮助人们更好通过歌声展现自我的手段。声乐教学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歌唱时候的声调、气息等等,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所需要表达的情绪内容。情绪的控制不仅对音乐生而言非常重要,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必不可缺的。声乐教学,可以使人们找到合理的情感宣泄的渠道,帮助人们打造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这一点上看,声乐教学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深入性的声乐知识是人们日常所接触不到的,这是专门学习歌唱艺术的人所要学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有时候生涩难懂并且比较抽象。尤其对于音乐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所学习的音乐知识往往是系统性的[1]。倘若单纯地依靠理论教学与声乐技巧教学,往往无法让学生主动进行声乐练习,并且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分析目前我国音乐学校的声乐教学现状不难发现下面这几个问题:
  (一)运用于声乐教学的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传统的声乐教学手段依靠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老师通过介绍教材当中的声乐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于声乐知识有系统性的了解;二是老师通过演示声乐技巧,学生进行模仿学习,然后老师纠正学生的发音,传授声音使用技巧。传统的这一种教学模式中,师生课堂之上的互动很少。学校的声乐教学并不是专一针对某一个学生的教学,而是对所有学生的一个普适性的教学内容,因此,声乐教学的手段才会相对单一。并且,声乐知识系统的庞杂,理论知识十分丰富,现如今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学设施配置仍然跟不上现代化的教育需求,因此学生在课后得到的声乐实践锻炼十分有限。部分学校因为设施的原因,学生甚至没有相应的课后知识训练,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进行学习。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声乐知识的构建与声乐技巧的学习,还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减少,导致声乐教学质量的降低。
  (二)声乐教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当今时代人们往往注重事情的结果,而忽略了事件发生的过程,学校和家长往往只看到学生考核的最终成绩。在目前的声乐教学中,部分学校对考试成绩过于重视,往往仅关注学生的声乐资格证书考取情况。课程的设置不合理,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和声乐技巧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相关涵养的提高,会让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得其反。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理解能力与自己的理论知识不对称,很大程度上是由课程设置不合理所致。这样的课程设计方式不适用于当前的新时代声乐人才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的提高[2]。
  (三)教师声乐教学综合素质和能力较低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要求学校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相应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目前新型声乐教师人才还相对匮乏,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不高,并且相应的能力还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需求。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例如PPT或者其他计算机软件,这是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及时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让自身的教学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并且,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手段的束缚,学会运用多媒体手段改良自己的声乐教学课堂。
  三、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
  多媒体技术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的限制,其不仅能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能够为学生搭建一个全新的实践训练平台。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着更好的把握,提高工作效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做好学习计划,从而实现更为灵活的学习。
  (一)多媒体教学能够丰富声乐教学方式
  在上面的讨论中提到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大大地丰富声乐教学的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不同学生的声乐水平不同,不同的学生所需要的教学方式也不同。多媒体技术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普适性的特点,学生在上完理论课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搭建的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声乐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多媒体运用于声乐教学大大丰富了教学的手段与内容,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3]。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而言,把握正确的节奏、拥有准确的音准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声乐练习往往是配合乐器进行相应的训练,因此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难免会对音准与节奏产生相应的误差。并且学生受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的音准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分析自己的音准、节奏,确立针对性的训练项目,从而提高自己的声乐技术水平。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够大大优化乐器的使用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4]。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应该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改变对于传统声乐学习的看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让目前的声乐课堂通过多媒体的引导,变成围绕学生展开的学习活动[5]。
  四、结语
  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时代特色,其不仅仅影响生活,也影响了我們的教育方式。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声乐教学能够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促进声乐教学方式的改变。声乐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学科,其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学生的声乐实践训练。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做到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给予学生一个课后实践的平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音准以及节奏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对多媒体教学充分重视,改善教学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方式,并且熟练掌握对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从而更好地适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雷济菁.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249-250.
  [2]李士锦,岳文杰.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3):32-33.
  [3]武静.运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探索高师声乐教学[J].青春岁月,2018(17):158-159.
  [4]刘媛媛.融合多媒体技术,探索声乐教学质量提升路径[J].戏剧之家,2019(4):168-169.
  [5]陈永海.自然说话发声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寻[J].戏剧之家,2020(5):178.
  作者单位:
   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一般来说,在艺术设计中会运用到较多的民族元素,这样设计出的产品更具艺术价值,可以满足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从而不但能够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还能够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但现阶段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对传统美术教学不够重视、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等,严重阻碍了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探究。文章分析了传统美术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期刊
摘 要:皮克斯动画自《玩具总动员》出品以来,几乎每部作品都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不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内容制作方面,都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皮克斯之所以这么成功,很大程度上与它与众不同的叙事结构、叙事内容与叙事符号相关。文章应用电影叙事学的理论,通过分析《寻梦环游记》中的叙事特征,总结归纳出皮克斯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皮克斯;《寻梦环游记》;叙事  一、《寻梦环游记》的叙事结构  法国叙事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高职院校钢琴专业如何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综合人才,是现阶段钢琴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阐释高职钢琴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改变传统认知与进行教师技术培训、转变教学方式与实现碎片化渗透、丰富交流形式与注重个性化发展三个方面,提出走好网络教学背景下的高职钢琴专业教学之路的建议
期刊
摘 要:基于对文字文化创意的内涵与策略进行分析,从文化内涵、情感体现、现实作用三方面阐释文字文化创意的内涵,提出图形化、物象化文化创意的策略。  关键词:文字;文化创意;内涵  文字是交流信息的工具,是为了记录语言产生的,它把语言这个听觉符号精准地变成视觉符号,使语言通过文字符号得以保存和传播。对文字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其设计的根本目的不是创造文字,尤其是中国文字的字体设计活动,不是在传统的甲骨文、
期刊
摘 要:二胡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很多音乐类高校开展二胡研究和授课,并致力于对学生舞台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二胡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二胡的认识,巩固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艺术修养。文章通过对二胡舞台表演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二胡演奏的基本要点,并提出提升二胡演奏能力的对策,以期帮助我国高校更好地进行二胡的教学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二胡教学;舞台实践能力  我国
期刊
摘 要:文章探讨了歌剧在声乐表演中的功能,得出了在声乐表演中引入歌剧可以提高演唱者的角色转换能力、情绪运用能力、舞台驾驭能力以及表演理论修养的结论,并以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的主要咏叹调唱段《风萧瑟》为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歌剧;声乐表演;《风萧瑟》  从学科角度看,声乐表演是歌唱技能与表演技能的有机结合,无论在舞台实践还是在声乐教学中,我们的关注点始终基于以上两个方面。因此,声乐表演者在
期刊
摘 要:高校艺术教育类课程混合式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对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手段的优化、教学效果的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美育的开展以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现阶段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线上课堂教学设备运用不足、线上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力、线上课堂对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有限等。原因是教师对线上课堂教学设备的使用技能掌握不全、运用线上课堂教学的氛围不足、教师对线上课堂教学方法的掌握不足
期刊
摘 要: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双钢琴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尔·金特》第一组曲是19世纪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格里格的代表作品之一,《晨景》是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文章从该作品的演奏技术与合作技巧入手,对《晨景》的教学要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力求为广大学习者在演奏此作品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双钢琴;演奏技术;合作技巧  一、《晨景》及其创作者的介绍  (一)格里格及其创作情况  爱德华·格里格,19
期刊
摘 要: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要素,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及人文素养的关键。“金课”的打造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各校都加大了对“金课”课程建设的研究力度。文章简述打造“金课”的意义、打击乐课程“金课”建设价值,分析打击乐教学特点,并对基于“金课”打造下的打击乐课程质量提升策略进行探讨,以促进打击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金课”,打击乐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注:本文系黑龙江
期刊
摘 要:猴鼓舞是广西布努瑶族极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是布努瑶族文化习俗与审美精神的结晶。随着社会审美需求的变化,布努瑶族的猴鼓舞也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原始型和创新型两类猴鼓舞表演,但无论是哪种类型,其表演动作、表演节奏和表演形式都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韵味。文章对广西布努瑶族猴鼓舞及其分类进行分析,阐述了猴鼓舞的表演特色,通过对猴鼓舞的深入挖掘,可以发现其寄托着布努瑶族人民的“圆”美精神、家园意识和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