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都是快节奏的,尤其是中学生,承受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如何在短短的三年里学会诸多学科的知识,提升自身能力,成为所有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升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本文从高效课堂的内涵和意义入手,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创建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广大物理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备课;兴趣;生活
一、高效课堂
1.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具有较高教学效率或效果的课堂。具体而言,其是指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2.高效课堂的意义
构建高效课堂,就宏观层面而言,可以落实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真正实现“减负”;微观层面而言,可以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
物理学科是从初二年级才开设的,每周的课时较少,所要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多、较难,因此在初中物理学科中构建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构建高效课堂,才能保证物理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如何创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根据前文所提到的高效课堂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它是指在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质量,“多、快、好、省”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并能够加以运用。那么如何创建这样的高效课堂呢?当然,由于课堂涉及方方面面,所以创建高效课堂的方法也是不可计数。本文仅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
1.科学备课,打有准备之战
备课是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教师在授课之前,综合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围绕教材与考试大纲,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对所授内容、课堂行为进行的一个全方位的设计与构思。这是教师教学的第一步,只有走好这一步,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所以,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首先就要科学备课,打有准备之战。在初中物理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做到:(1)尽可能多地查阅资料,丰富授课内容;(2)了解学生学情,制订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3)在可以设计实验的部分设计一些小实验,因为实验是最直观、最吸引人的教学手段;(4)制作教学课件,检查教学仪器,并在课前进行二次备课,确认无误;(5)组织或参加集体备课,通过发挥教研组的群体力量,互取所长,使组内教师资源共享,取得较好成效。
2.激发兴趣,抓住学生心理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效课堂并非教师单方面可以创建的,还需要学生的配合与参与,学生如果缺乏兴趣,就很难进入状态。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等枯燥的内容不感兴趣,难以进入状态,而物理概念又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所以一旦缺乏兴趣,学生便难以学好物理,高效课堂缺失了学生一方,自然难以称之为高效课堂。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心理,使他们对于所学内容感兴趣,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在关于摩擦起电知识的教学中,我拿来了一张吹塑纸,上面画着一只花盆,却没有花朵。我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花盆里‘种’上花吧,老师手里有几朵用纸剪的花儿,但是没有胶水,要怎样才能把花儿‘种’在花盆里呢?”问题一出,学生都睁大了眼睛,观察花盆和花朵,纷纷开动脑筋。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把花在塑料布上摩擦几下。果然,经过他的建议,纸花很好地吸附在了吹塑纸上。然后我由此引入了摩擦教学模块。由于这样的教学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的特点,因而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高效课堂便有了实现的基础。
3.贴近实际,密切联系生活
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把所列示的物理现象联系生活,探究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再应用到生活中解释生活现象,便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比如,电路连接实验强调开关和电灯串联,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楼梯照明灯两个开关能分别控制这盏灯;演示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实验时,提出为什么汽车上坡驾驶员要让汽车减速;学过“密度的应用”后,引导学生分析怎样鉴别戒指的真伪;学过“焦耳定律”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排除电热淋浴箱插头被烧焦的故障等。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三、结语
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有效”“高效”已经成为理想物理课堂的孜孜追求。本文提到了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然而更多的方法与策略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发现、总结,希望我们可以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高效课堂的创建中,以最高的效率进行物理教学,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霜爽.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新课程(上),2012(2).
[2]陈全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备课;兴趣;生活
一、高效课堂
1.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具有较高教学效率或效果的课堂。具体而言,其是指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2.高效课堂的意义
构建高效课堂,就宏观层面而言,可以落实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真正实现“减负”;微观层面而言,可以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
物理学科是从初二年级才开设的,每周的课时较少,所要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多、较难,因此在初中物理学科中构建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构建高效课堂,才能保证物理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如何创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根据前文所提到的高效课堂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它是指在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质量,“多、快、好、省”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并能够加以运用。那么如何创建这样的高效课堂呢?当然,由于课堂涉及方方面面,所以创建高效课堂的方法也是不可计数。本文仅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
1.科学备课,打有准备之战
备课是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教师在授课之前,综合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围绕教材与考试大纲,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对所授内容、课堂行为进行的一个全方位的设计与构思。这是教师教学的第一步,只有走好这一步,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所以,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首先就要科学备课,打有准备之战。在初中物理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做到:(1)尽可能多地查阅资料,丰富授课内容;(2)了解学生学情,制订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3)在可以设计实验的部分设计一些小实验,因为实验是最直观、最吸引人的教学手段;(4)制作教学课件,检查教学仪器,并在课前进行二次备课,确认无误;(5)组织或参加集体备课,通过发挥教研组的群体力量,互取所长,使组内教师资源共享,取得较好成效。
2.激发兴趣,抓住学生心理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效课堂并非教师单方面可以创建的,还需要学生的配合与参与,学生如果缺乏兴趣,就很难进入状态。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等枯燥的内容不感兴趣,难以进入状态,而物理概念又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所以一旦缺乏兴趣,学生便难以学好物理,高效课堂缺失了学生一方,自然难以称之为高效课堂。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心理,使他们对于所学内容感兴趣,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在关于摩擦起电知识的教学中,我拿来了一张吹塑纸,上面画着一只花盆,却没有花朵。我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花盆里‘种’上花吧,老师手里有几朵用纸剪的花儿,但是没有胶水,要怎样才能把花儿‘种’在花盆里呢?”问题一出,学生都睁大了眼睛,观察花盆和花朵,纷纷开动脑筋。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把花在塑料布上摩擦几下。果然,经过他的建议,纸花很好地吸附在了吹塑纸上。然后我由此引入了摩擦教学模块。由于这样的教学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的特点,因而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高效课堂便有了实现的基础。
3.贴近实际,密切联系生活
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把所列示的物理现象联系生活,探究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再应用到生活中解释生活现象,便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比如,电路连接实验强调开关和电灯串联,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楼梯照明灯两个开关能分别控制这盏灯;演示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实验时,提出为什么汽车上坡驾驶员要让汽车减速;学过“密度的应用”后,引导学生分析怎样鉴别戒指的真伪;学过“焦耳定律”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排除电热淋浴箱插头被烧焦的故障等。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三、结语
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有效”“高效”已经成为理想物理课堂的孜孜追求。本文提到了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然而更多的方法与策略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发现、总结,希望我们可以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高效课堂的创建中,以最高的效率进行物理教学,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霜爽.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新课程(上),2012(2).
[2]陈全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