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日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驿站,今日汇集四海风云的欧亚大路桥头堡。乌鲁木齐这座离海洋最远的城市总能吸引到热切的目光。
3月初的一个下午,阳光透过纱帘将吉尔拉·衣沙木丁的身形勾勒出来,这位曾在南疆工作过25年的英俊市长,向我们讲述着关于这座城市最新鲜、最生动的变化。
富民之举经济稳步增长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國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确定把乌鲁木齐打造成中国西部的经济强市,迈向中亚的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多民族地区生态发展的城市。
吉尔拉·衣沙木丁提起自己工作的城市,声音敦厚地向记者介绍道:“我们乌鲁木齐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一个引领的龙头,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新疆去年的GDP超过5000亿,乌鲁木齐1300多亿,大概是整个自治区的1/4。乌鲁木齐的经济总量有了保证,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因此自治区很早就提出打造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五大经济圈’(还包括昌吉市、五家渠、呼图壁经济圈,石河子、玛纳斯经济圈,昌吉州东部四县市经济圈,吐鲁番经济圈),这将成为全疆最具发展实力和发展活力的区域。我们明确提出要发挥乌鲁木齐城市和产业辐射功能,主动加强与各经济圈行政主体联系,实施区域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五大经济圈’强劲发展之势,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板块。加快兵地融合和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带动天山北坡经济带乃至全疆经济快速发展。”
“乌鲁木齐作为一个核心的经济圈,以人才聚居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功能去辐射整个经济圈。”
便民之举积极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近年来,随着乌鲁木齐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自2008年开始,乌鲁木齐的交通拥堵问题就逐渐显现。“行路难,出行难”已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吉尔拉·衣沙木丁市长说,“乌鲁木齐为了整治交通,积极对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第一,优化公交线路、降低线路的重复率、提高公交车的准点率,将13家公交公司进行了整合;第二,将老城区的公交线路节点进行改造,原来高架桥的辅道设计的比较小,2010年我们将13条道路的节点进行拓宽、优化,加大汽车的通行量和过车辆;第三,老城区的居住面积大、人口多,我们在老城区设置了一些单行道,从原来的逆向行驶到单向行驶,加快了车辆的流速;第四,加大对乱停、乱放车辆的整治力度,规范化停车;第五,加大小区和新建楼房的停车率,注重小区停车场的规划和设计;第六,建立立体式停车场,今年将新建6个停车场,可以容纳3000辆车的泊位,积极解决特别是繁华地区停车难的问题;第七,本来一个红绿灯夏天可以过十几辆车,但是遇到大雪天气只能过五、六辆车,再加上很多司机都是新手,交通自然拥堵起来,我们通过在大雪天气调动大量警力、科学化的设置红绿灯等措施,积极缓解了交通不畅的情况。”
加强社会管理
打造“首善之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将2011年确定为新疆“民生建设年”,而乌鲁木齐市也出台了改善民生的12个方面和100件实事,打造“首善之城”,提出着力解决民生和社会领域的突出问题,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加强社会管理方面,吉尔拉·衣沙木丁语重心长地说道,“社会管理最重要的方面是通过办实事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汇集到老百姓身上,使老百姓对这个城市有一种归属感和幸福感,和老百姓共同去关心这个城市的发展,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做的任何工作的落脚点都是群众,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稳定,民心顺一切就顺了,所以要将社会管理工作和民生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
作为一市之长,吉尔拉·衣沙木丁没有太多华丽的言语去阐释自己的政绩,但是谈话内容总离不开老百姓的生活。这位市长每天都会关心乌鲁木齐的蔬菜价格,每周都会和上周蔬菜价格进行对比。用他的话说,“我们作为领导干部,不管是什么职位,都有责任去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事业,去回应老百姓的诉求,始终将民生问题放在首位,这是一个执政者必做的工作。”
当问及吉尔拉·衣沙木丁最大的愿望时,他顿了顿说,“对于这个城市,我的愿望很简单,哪天交通不拥堵了、物价平稳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提高了,我的愿望就实现了;若是物价涨了,老百姓的收入又不增加,那么就困扰我了。作为领导干部,愿望不要有太多,踏踏实实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3月初的一个下午,阳光透过纱帘将吉尔拉·衣沙木丁的身形勾勒出来,这位曾在南疆工作过25年的英俊市长,向我们讲述着关于这座城市最新鲜、最生动的变化。
富民之举经济稳步增长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國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确定把乌鲁木齐打造成中国西部的经济强市,迈向中亚的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多民族地区生态发展的城市。
吉尔拉·衣沙木丁提起自己工作的城市,声音敦厚地向记者介绍道:“我们乌鲁木齐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一个引领的龙头,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新疆去年的GDP超过5000亿,乌鲁木齐1300多亿,大概是整个自治区的1/4。乌鲁木齐的经济总量有了保证,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因此自治区很早就提出打造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五大经济圈’(还包括昌吉市、五家渠、呼图壁经济圈,石河子、玛纳斯经济圈,昌吉州东部四县市经济圈,吐鲁番经济圈),这将成为全疆最具发展实力和发展活力的区域。我们明确提出要发挥乌鲁木齐城市和产业辐射功能,主动加强与各经济圈行政主体联系,实施区域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五大经济圈’强劲发展之势,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板块。加快兵地融合和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带动天山北坡经济带乃至全疆经济快速发展。”
“乌鲁木齐作为一个核心的经济圈,以人才聚居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功能去辐射整个经济圈。”
便民之举积极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近年来,随着乌鲁木齐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自2008年开始,乌鲁木齐的交通拥堵问题就逐渐显现。“行路难,出行难”已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吉尔拉·衣沙木丁市长说,“乌鲁木齐为了整治交通,积极对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第一,优化公交线路、降低线路的重复率、提高公交车的准点率,将13家公交公司进行了整合;第二,将老城区的公交线路节点进行改造,原来高架桥的辅道设计的比较小,2010年我们将13条道路的节点进行拓宽、优化,加大汽车的通行量和过车辆;第三,老城区的居住面积大、人口多,我们在老城区设置了一些单行道,从原来的逆向行驶到单向行驶,加快了车辆的流速;第四,加大对乱停、乱放车辆的整治力度,规范化停车;第五,加大小区和新建楼房的停车率,注重小区停车场的规划和设计;第六,建立立体式停车场,今年将新建6个停车场,可以容纳3000辆车的泊位,积极解决特别是繁华地区停车难的问题;第七,本来一个红绿灯夏天可以过十几辆车,但是遇到大雪天气只能过五、六辆车,再加上很多司机都是新手,交通自然拥堵起来,我们通过在大雪天气调动大量警力、科学化的设置红绿灯等措施,积极缓解了交通不畅的情况。”
加强社会管理
打造“首善之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将2011年确定为新疆“民生建设年”,而乌鲁木齐市也出台了改善民生的12个方面和100件实事,打造“首善之城”,提出着力解决民生和社会领域的突出问题,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加强社会管理方面,吉尔拉·衣沙木丁语重心长地说道,“社会管理最重要的方面是通过办实事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汇集到老百姓身上,使老百姓对这个城市有一种归属感和幸福感,和老百姓共同去关心这个城市的发展,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做的任何工作的落脚点都是群众,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稳定,民心顺一切就顺了,所以要将社会管理工作和民生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
作为一市之长,吉尔拉·衣沙木丁没有太多华丽的言语去阐释自己的政绩,但是谈话内容总离不开老百姓的生活。这位市长每天都会关心乌鲁木齐的蔬菜价格,每周都会和上周蔬菜价格进行对比。用他的话说,“我们作为领导干部,不管是什么职位,都有责任去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事业,去回应老百姓的诉求,始终将民生问题放在首位,这是一个执政者必做的工作。”
当问及吉尔拉·衣沙木丁最大的愿望时,他顿了顿说,“对于这个城市,我的愿望很简单,哪天交通不拥堵了、物价平稳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提高了,我的愿望就实现了;若是物价涨了,老百姓的收入又不增加,那么就困扰我了。作为领导干部,愿望不要有太多,踏踏实实工作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