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一方面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同时衍生出来的安全、消防、卫生等问题,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珠三角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山市小榄镇于2005年建立了专职的管理机构,但不是正式的行政执法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执法权,成为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最大的短板。如何联动行政执法部门,最大限度发挥服务、管理的双重作用,努力建设共建共享,和谐融洽的环境,是我们的共同愿景。
关键词:流动人口 服务 管理 机制 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c)-0000-00
近年来,小榄镇流动人口办联合镇公安、消防等部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坚持管理服务并重,不断优化、完善和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逐步推进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努力构建“新老小榄人”共建共享、和谐善治的社会格局。截至2014年底,该镇登记在册出租屋1.7万多户,全年共发刑事治安案件1243起,同比下降9%。
1完善管理机制,确保高效运作
一是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警务协作机制。由镇政府牵头,建立小榄镇出租屋治安管理警务协作机制,整合公安、流管两支队伍力量,充分发挥流管部门协管员前沿作用,健全治安隐患报送和处理、反馈机制,对出租屋治安管理实行联勤联动。2014年,流管部门协管员提供“三非”外国人举报线索30条,查处外国人非法入境、非法就业案件21起,同比提升320%;查处违法人员57人,同比提升613%。
二是建立出租屋安全隐患处置制度。镇流管部门制订出租屋安全隐患处置制度,明确出租屋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报送、处置、跟踪、反馈要求,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抽查督查机制,确保各类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三是推进出租屋信息化管理。镇流管部门利用信息资源和科技管理手段,建立出租屋二维码,配置巡查智能手机200台,实现出租屋巡查信息化、实时化;建立出租屋主短信服务平台,为出租屋主提供及时高效的政策指导和宣传指引。
2增加三防投入,织密防范网络
一是社区民警通过走访出租屋主、检查出租屋治安情况等方式,督促出租屋主安装入住登记自主申报系统、门禁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出租屋24小时防范监控。2014年,全镇安装门禁系统的出租屋1349户、安装视频监控750户,771间出租屋安装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系统,通过系统抓获网上逃犯19人。
二是联合社区、厂企等在较大型出租屋集中区修建围墙,设置治安岗亭,重点抓好小区出入口、防盗门窗和车棚等物防建设,在重要部位加装监控设备,实行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
三是以社区流管服务站为基础,组建协管员480名,负责全镇出租屋的信息采集、办证登记,并做好治安管理、消防隐患排查工作。社区民警不定期对协管员队伍进行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大型出租屋聘请保安员、宿管员200余人,全天候对出租屋进行看护。
3重点排查治理,确保安全有序
一是巡查常态化。落实自行管理、专人或中介管理及厂企自主管理的分类自治管理模式,实行房屋出租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基本实现全镇出租屋备案登记全覆盖。将出租屋分为诚信户、一般户和重点户,对诚信户实行每季度巡查一次,一般户每两个月巡查一次,重点户每周巡查一次。
二是清查不定期。联合镇流管、工商、消防、卫生等部门,出动执法人员对重点场所不定期开展统一清查行动,全年查破刑事治安案件212起;重点开展打击出租屋、“黑网吧”违规经营行动,查处利用出租屋进行违规经营的行为;对全镇协管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并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和卫生防疫防控工作。
三是督查突击性。针对案件事故多、安全隐患多、群众举报多的出租屋,由社区民警牵头,会同流管、消防、工商等部门进行突击检查,2014年排查各类隐患868起,全部得到有效整治。
4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和谐共融
一是借力“小榄流管”4G手机门户。借助镇流管部门在全市率先推行的“小榄流管”4G手机门户信息平台和“小榄流管”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防盗抢、防诈骗、防火灾等治安信息。在重大节假日、大型活动中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流动人员了解服务管理政策。
二是强化警民互动。摄制出租屋规范管理电视宣传专题片7辑,在镇电视台每天滚动播放。社区流管站制作统一规范的出租屋宣传栏1.7万个,全镇出租屋100%覆盖。社区民警进厂企、进出租屋播放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片,利用PPT课件为外来人员介绍应对各类诈骗违法犯罪方法。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镇党委政府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区和协管员从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的专项奖励。实行出租屋租赁税全额返还,最大限度调动社区参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2012年10月1日;
[2]《中山市小榄镇出租屋管理办法(试行)》,小榄镇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2010年9月6日;
[3]《小榄镇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治安管理协勤工作制度》,中山市公安局小榄分局,小榄镇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2012年6月11日;
关键词:流动人口 服务 管理 机制 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c)-0000-00
近年来,小榄镇流动人口办联合镇公安、消防等部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坚持管理服务并重,不断优化、完善和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逐步推进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努力构建“新老小榄人”共建共享、和谐善治的社会格局。截至2014年底,该镇登记在册出租屋1.7万多户,全年共发刑事治安案件1243起,同比下降9%。
1完善管理机制,确保高效运作
一是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警务协作机制。由镇政府牵头,建立小榄镇出租屋治安管理警务协作机制,整合公安、流管两支队伍力量,充分发挥流管部门协管员前沿作用,健全治安隐患报送和处理、反馈机制,对出租屋治安管理实行联勤联动。2014年,流管部门协管员提供“三非”外国人举报线索30条,查处外国人非法入境、非法就业案件21起,同比提升320%;查处违法人员57人,同比提升613%。
二是建立出租屋安全隐患处置制度。镇流管部门制订出租屋安全隐患处置制度,明确出租屋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报送、处置、跟踪、反馈要求,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抽查督查机制,确保各类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三是推进出租屋信息化管理。镇流管部门利用信息资源和科技管理手段,建立出租屋二维码,配置巡查智能手机200台,实现出租屋巡查信息化、实时化;建立出租屋主短信服务平台,为出租屋主提供及时高效的政策指导和宣传指引。
2增加三防投入,织密防范网络
一是社区民警通过走访出租屋主、检查出租屋治安情况等方式,督促出租屋主安装入住登记自主申报系统、门禁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出租屋24小时防范监控。2014年,全镇安装门禁系统的出租屋1349户、安装视频监控750户,771间出租屋安装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系统,通过系统抓获网上逃犯19人。
二是联合社区、厂企等在较大型出租屋集中区修建围墙,设置治安岗亭,重点抓好小区出入口、防盗门窗和车棚等物防建设,在重要部位加装监控设备,实行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
三是以社区流管服务站为基础,组建协管员480名,负责全镇出租屋的信息采集、办证登记,并做好治安管理、消防隐患排查工作。社区民警不定期对协管员队伍进行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大型出租屋聘请保安员、宿管员200余人,全天候对出租屋进行看护。
3重点排查治理,确保安全有序
一是巡查常态化。落实自行管理、专人或中介管理及厂企自主管理的分类自治管理模式,实行房屋出租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基本实现全镇出租屋备案登记全覆盖。将出租屋分为诚信户、一般户和重点户,对诚信户实行每季度巡查一次,一般户每两个月巡查一次,重点户每周巡查一次。
二是清查不定期。联合镇流管、工商、消防、卫生等部门,出动执法人员对重点场所不定期开展统一清查行动,全年查破刑事治安案件212起;重点开展打击出租屋、“黑网吧”违规经营行动,查处利用出租屋进行违规经营的行为;对全镇协管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并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和卫生防疫防控工作。
三是督查突击性。针对案件事故多、安全隐患多、群众举报多的出租屋,由社区民警牵头,会同流管、消防、工商等部门进行突击检查,2014年排查各类隐患868起,全部得到有效整治。
4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和谐共融
一是借力“小榄流管”4G手机门户。借助镇流管部门在全市率先推行的“小榄流管”4G手机门户信息平台和“小榄流管”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防盗抢、防诈骗、防火灾等治安信息。在重大节假日、大型活动中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流动人员了解服务管理政策。
二是强化警民互动。摄制出租屋规范管理电视宣传专题片7辑,在镇电视台每天滚动播放。社区流管站制作统一规范的出租屋宣传栏1.7万个,全镇出租屋100%覆盖。社区民警进厂企、进出租屋播放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片,利用PPT课件为外来人员介绍应对各类诈骗违法犯罪方法。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镇党委政府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区和协管员从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的专项奖励。实行出租屋租赁税全额返还,最大限度调动社区参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2012年10月1日;
[2]《中山市小榄镇出租屋管理办法(试行)》,小榄镇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2010年9月6日;
[3]《小榄镇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治安管理协勤工作制度》,中山市公安局小榄分局,小榄镇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2012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