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口“反倾销”,对别国单边挑起贸易战,已成为美国实施“贸易保护壁垒”,无端制裁贸易伙伴屡试不爽的“法宝”。仅2003年,美国对华推出“反倾销”案件就有7起,金额高达16亿美元。2003年11月,美国商务部事先未同中国有关部门协商就单方面宣布要对中国纺织品重新实行配额限制和对彩电出口存在倾销的初裁。美国如此横蛮之举,严重违背了世贸组织自由贸易、透明度和非歧视原则,不仅对中美正常贸易造成负面影响,也将损害美国的利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中国相关企业的强烈反对,同时也引起美国国内方方面面的不满。人们不禁要问,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所为何来?他们面上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有识之士认为,美国近期的一系列做法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味。
一周内美国对华三次发难
中国政府出于维护中美贸易和国家关系利益的战略考虑,2003年11月12日同美方签署三个总价值超过60亿美元的采购合同。美国当权者脸上的笑容尚未完全消失,一周内即对华进行三次发难。11月17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作出了对从中国进口的针织布、胸衣、袍服三种纺织品提出重新设限配额的决定。为了价值仅4-5亿美元的纺织品,美方在未同中国事先商谈的情况下,单方面公布这样的限制措施,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按照美方的设限规定,中国只能将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的4.67%输往美国。
美国对我三种纺织品决定重新设限后不过4天,又宣布我铸铁管件存在倾销。话音未了,同年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又作出了中国彩电企业存在27.94-78.45不等倾销幅度的初裁结果。其中长虹、厦华、TCL和康佳等应诉企业的倾销幅度分别被认定为45.87%、31.70%、31.35%和27.94%。海尔、海信、创维等9家企业为40.84%,其余未应诉的涉案企业为78.45%。对其倾销指控的美国企业和电视机组装工人工会要求对中国产品征收84%的关税。美国商务部计划2004年4月12日将作出终裁和5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作出终裁。在中国,如今彩电行业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企业完全自主生产和经营并自由竞争,而美国在反倾销中仍然继续选用印度作为“替代国”,计算中国产品价格的做法不仅毫无道理,且不符合WTO基本原则,是对中国企业严重歧视的不公正待遇。
美国面上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美国为给无理掀起的对华贸易争端披上合法外衣,煞费苦心地编织了各种理由。但头脑清醒的人们一眼就识辨出,美国面上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只不过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借口。
* 一曰:“中美贸易现状损害了美国利益”。事实是,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1979年,中美贸易额不到25亿美元,经过双方25年的努力,2003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增长40倍。中国出口产品中65%是中外合资或是外国独资企业生产的,一半以上是来料加工。以彩电为例,中国的彩电零部件中70%-80%是从国际市场采购的进口件,输美彩电成品的绝大部分料件都是从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在此情况下,判定中国企业如此之高的倾销幅度令人费解,除非美方认定这些国家本身也正向中国倾销彩电部件。再说,中国出口到美国是美国民众需要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这些出口商品有利于稳定美国的物价,也有利于满足美国人民生活的日常需要。
* 二曰:“中国出口影响美国国内生产”。事实是,没有数据证明美国国内产量下降与中国产品出口的因果关系。美国三种纺织品的进口近年实际上是呈不断下降趋势。据美国商务部自己的统计,2003年1-9月份,美国针织布进口总额同比下降5.26%,净减少3244.3万美元;胸罩进口总额下降3.21%,净减少3360.9万美元;仅睡袍进口总额增长6.41%,净增只有771.9万美元。三者合计同比减少5833.3万美元。怎能谈得上中国产品是对美国纺织品生产的冲击呢?
* 三曰:“中国制造业导致美国工人的大量失业”。事实是,自布什就任总统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失业人数达到250万。但白宫明白,中国并不是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美国白宫首席经济学家曼基在国会作证时就指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在与太平洋地区其他国家竞争中获得的,导致失业更为直接的原因是美国国内投资下降和出口的疲软,而不是进口导致失业的原因。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在2002年美国根据WTO协议取消我三种纺织品服装配额前,美国纺织服装业就业人数就一直在减少。其中针织业就业人数从1999年的13.36万减少到2001年的9.86万,平均每年减少1.75万;同期,服装业就业人数从66.06万减少到51.3万,平均每年减少7.39万。这显然同中国针织布、胸罩、睡袍出口没有关系,而是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自然结果。
警惕美国把国际贸易政治化
原本国与国之间正常的贸易活动完全可按WTO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办事,但有人把国际贸易政治化就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了。2004年秋季,美国面临大选,争取更多的选票成为“共和”、“民主”两党角逐、竞争的核心。布什为何决定提前向伊拉克人移交政权和秘密访伊,都旨在平息国人对驻伊美军频频死亡引起的不满情绪,以保自身连任。有消息说,美国最近对中国挑起贸易磨擦也是布什政府为大选而作出的权宜之计。因为大选临近,布什需要纺织大州南卡等选票,至于管不管用并不关心,只要样子做过了就行了。美国主要媒体美联社也承认,美国政府在钢铁和纺织品方面的决定,都与2004年总统大选和国会选举有关。国会中来自纺织品州的共和党人一直在为配额设限游说,他们警告说,如果没有保护,将不愿支持政府提出的自由贸易协议。
随着美国以政治主宰贸易的趋势的抬头,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倒退的事实,是值得人们关注的。2003年以来,美国贸易官员最频繁造访的国家,恐怕要数中国了。两国间除存在传统的知识产权、贸易逆差等问题外,近年来又冒出了美国压人民币升值、敦促中国加速落实入世时的承诺等问题。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2003年访华回国后,即到一些州做巡回演讲,每谈到国内形势,必及中国的入世承诺;每谈“公平贸易”,必提到“中国制造”。埃氏甚至毫不隐讳地说,中国将是美国“最大的不公平贸易伙伴”,并一再保证政府将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美国纺织品制造商研究所代理所长约翰逊扬言,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是“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成功一步。”“这仅仅是个开始”,他认为,这一决定中包含着要中国立刻结束人民币对美元固定汇率的信号。
美国反对声四起
在布什政府宣布对中国纺织品配额设限的决定后,美国国内的反对声音不绝于耳,其中以美国服装零售商最为不满,他们指出,这一决定将提高价格,对于急需改革的美国纺织业来说几乎不会有什么帮助。美国服装和鞋类联合会主席凯文·伯克认为,各类纺织品已经自由开放了两年,突然间对它们重新实施配额,结果是将改写已签的合同。
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商联合会负责人劳拉·琼斯说,配额设限决定使得失败的保护主义政策能够永存,而这些政策阻碍了美国纺织业成为有竞争力、创新力和善于应变的产业。他认为:“没有哪个人失业因为这个决定而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这个决定将不公平地提高产品价格,从而不利于美国家庭。”
美国企业家纷纷称: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中,很大一部份是美国服装企业在华生产的返销产品,中国只是赚了一部份劳务加工费。布什政府的做法不但不会保护美国本土的纺织业,相反将导致美国公司为此承担额外的经济负担。
沉着应对 争取胜诉
应该指出,美国日前对华采取倒退的贸易政策是一种随意性极大的贸易保护行为,他们只要认定某种进口产品“激增”,就可以“扰乱市场”为由提起数量限制,它对中国企业的威胁远甚于反倾销调查,一切得按美国的“判例法”立法实践。此例一开,后患无穷。面对如此严峻的态势,中国政府和企业将冷静应对,积极应诉,力争胜诉。
* 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美国人民,都不愿看到损害两国利益的贸易摩擦。“和”则两利,“斗”则双伤。我们应该用登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战略眼光看待中美经贸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关系。中美之间应该建立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解决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机制能够保证两国通过平等协商来处理两国的争端,而不是动辄制裁和限制。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损害两国利益。
* 就反倾销指控而言,无论其结果“公平”与否,它毕竟有着WTO反倾销立法规范下的调查程序,涉案企业也被同等给予申述的权利。因此,对不公正的反倾销之举,中国政府为维护本国的利益,有权向世贸组织提出仲裁的要求。同时,中国政府保留进一步采取措施的权利。如美国继续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将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 对涉案的中国企业而言,只有坚持应诉才是出路。企业必须按法律程序,聘请好的律师,寻求一切可能的法律援助,以大量事实驳倒对我的倾销指控,才能为中国产品去美国销售确保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一周内美国对华三次发难
中国政府出于维护中美贸易和国家关系利益的战略考虑,2003年11月12日同美方签署三个总价值超过60亿美元的采购合同。美国当权者脸上的笑容尚未完全消失,一周内即对华进行三次发难。11月17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作出了对从中国进口的针织布、胸衣、袍服三种纺织品提出重新设限配额的决定。为了价值仅4-5亿美元的纺织品,美方在未同中国事先商谈的情况下,单方面公布这样的限制措施,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按照美方的设限规定,中国只能将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的4.67%输往美国。
美国对我三种纺织品决定重新设限后不过4天,又宣布我铸铁管件存在倾销。话音未了,同年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又作出了中国彩电企业存在27.94-78.45不等倾销幅度的初裁结果。其中长虹、厦华、TCL和康佳等应诉企业的倾销幅度分别被认定为45.87%、31.70%、31.35%和27.94%。海尔、海信、创维等9家企业为40.84%,其余未应诉的涉案企业为78.45%。对其倾销指控的美国企业和电视机组装工人工会要求对中国产品征收84%的关税。美国商务部计划2004年4月12日将作出终裁和5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作出终裁。在中国,如今彩电行业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企业完全自主生产和经营并自由竞争,而美国在反倾销中仍然继续选用印度作为“替代国”,计算中国产品价格的做法不仅毫无道理,且不符合WTO基本原则,是对中国企业严重歧视的不公正待遇。
美国面上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美国为给无理掀起的对华贸易争端披上合法外衣,煞费苦心地编织了各种理由。但头脑清醒的人们一眼就识辨出,美国面上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只不过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借口。
* 一曰:“中美贸易现状损害了美国利益”。事实是,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1979年,中美贸易额不到25亿美元,经过双方25年的努力,2003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增长40倍。中国出口产品中65%是中外合资或是外国独资企业生产的,一半以上是来料加工。以彩电为例,中国的彩电零部件中70%-80%是从国际市场采购的进口件,输美彩电成品的绝大部分料件都是从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在此情况下,判定中国企业如此之高的倾销幅度令人费解,除非美方认定这些国家本身也正向中国倾销彩电部件。再说,中国出口到美国是美国民众需要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这些出口商品有利于稳定美国的物价,也有利于满足美国人民生活的日常需要。
* 二曰:“中国出口影响美国国内生产”。事实是,没有数据证明美国国内产量下降与中国产品出口的因果关系。美国三种纺织品的进口近年实际上是呈不断下降趋势。据美国商务部自己的统计,2003年1-9月份,美国针织布进口总额同比下降5.26%,净减少3244.3万美元;胸罩进口总额下降3.21%,净减少3360.9万美元;仅睡袍进口总额增长6.41%,净增只有771.9万美元。三者合计同比减少5833.3万美元。怎能谈得上中国产品是对美国纺织品生产的冲击呢?
* 三曰:“中国制造业导致美国工人的大量失业”。事实是,自布什就任总统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失业人数达到250万。但白宫明白,中国并不是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美国白宫首席经济学家曼基在国会作证时就指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在与太平洋地区其他国家竞争中获得的,导致失业更为直接的原因是美国国内投资下降和出口的疲软,而不是进口导致失业的原因。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在2002年美国根据WTO协议取消我三种纺织品服装配额前,美国纺织服装业就业人数就一直在减少。其中针织业就业人数从1999年的13.36万减少到2001年的9.86万,平均每年减少1.75万;同期,服装业就业人数从66.06万减少到51.3万,平均每年减少7.39万。这显然同中国针织布、胸罩、睡袍出口没有关系,而是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自然结果。
警惕美国把国际贸易政治化
原本国与国之间正常的贸易活动完全可按WTO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办事,但有人把国际贸易政治化就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了。2004年秋季,美国面临大选,争取更多的选票成为“共和”、“民主”两党角逐、竞争的核心。布什为何决定提前向伊拉克人移交政权和秘密访伊,都旨在平息国人对驻伊美军频频死亡引起的不满情绪,以保自身连任。有消息说,美国最近对中国挑起贸易磨擦也是布什政府为大选而作出的权宜之计。因为大选临近,布什需要纺织大州南卡等选票,至于管不管用并不关心,只要样子做过了就行了。美国主要媒体美联社也承认,美国政府在钢铁和纺织品方面的决定,都与2004年总统大选和国会选举有关。国会中来自纺织品州的共和党人一直在为配额设限游说,他们警告说,如果没有保护,将不愿支持政府提出的自由贸易协议。
随着美国以政治主宰贸易的趋势的抬头,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倒退的事实,是值得人们关注的。2003年以来,美国贸易官员最频繁造访的国家,恐怕要数中国了。两国间除存在传统的知识产权、贸易逆差等问题外,近年来又冒出了美国压人民币升值、敦促中国加速落实入世时的承诺等问题。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2003年访华回国后,即到一些州做巡回演讲,每谈到国内形势,必及中国的入世承诺;每谈“公平贸易”,必提到“中国制造”。埃氏甚至毫不隐讳地说,中国将是美国“最大的不公平贸易伙伴”,并一再保证政府将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美国纺织品制造商研究所代理所长约翰逊扬言,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是“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成功一步。”“这仅仅是个开始”,他认为,这一决定中包含着要中国立刻结束人民币对美元固定汇率的信号。
美国反对声四起
在布什政府宣布对中国纺织品配额设限的决定后,美国国内的反对声音不绝于耳,其中以美国服装零售商最为不满,他们指出,这一决定将提高价格,对于急需改革的美国纺织业来说几乎不会有什么帮助。美国服装和鞋类联合会主席凯文·伯克认为,各类纺织品已经自由开放了两年,突然间对它们重新实施配额,结果是将改写已签的合同。
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商联合会负责人劳拉·琼斯说,配额设限决定使得失败的保护主义政策能够永存,而这些政策阻碍了美国纺织业成为有竞争力、创新力和善于应变的产业。他认为:“没有哪个人失业因为这个决定而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这个决定将不公平地提高产品价格,从而不利于美国家庭。”
美国企业家纷纷称: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中,很大一部份是美国服装企业在华生产的返销产品,中国只是赚了一部份劳务加工费。布什政府的做法不但不会保护美国本土的纺织业,相反将导致美国公司为此承担额外的经济负担。
沉着应对 争取胜诉
应该指出,美国日前对华采取倒退的贸易政策是一种随意性极大的贸易保护行为,他们只要认定某种进口产品“激增”,就可以“扰乱市场”为由提起数量限制,它对中国企业的威胁远甚于反倾销调查,一切得按美国的“判例法”立法实践。此例一开,后患无穷。面对如此严峻的态势,中国政府和企业将冷静应对,积极应诉,力争胜诉。
* 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美国人民,都不愿看到损害两国利益的贸易摩擦。“和”则两利,“斗”则双伤。我们应该用登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战略眼光看待中美经贸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关系。中美之间应该建立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解决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机制能够保证两国通过平等协商来处理两国的争端,而不是动辄制裁和限制。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损害两国利益。
* 就反倾销指控而言,无论其结果“公平”与否,它毕竟有着WTO反倾销立法规范下的调查程序,涉案企业也被同等给予申述的权利。因此,对不公正的反倾销之举,中国政府为维护本国的利益,有权向世贸组织提出仲裁的要求。同时,中国政府保留进一步采取措施的权利。如美国继续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将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 对涉案的中国企业而言,只有坚持应诉才是出路。企业必须按法律程序,聘请好的律师,寻求一切可能的法律援助,以大量事实驳倒对我的倾销指控,才能为中国产品去美国销售确保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