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中心静脉管 热疗 榄香烯乳 顺铂 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疾病,治疗困难。我院自2000年5月~2006年3月共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9例,采用胸腔内置管热灌洗联合榄香烯乳及顺铂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59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恶性胸水患者,预计生存期2个月以上。其中肺癌39例,乳腺癌12例,胸膜间皮瘤5例,食管癌3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48~69岁,平均61岁。所有病人3个月内无放、化疗。积液量立位胸片显示第3前肋以上为大量,3~5前肋为中量,第5肋以下为少量。其中大量44例,中量15例。化验肝肾功能正常。59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治疗方法:B超定位后,选取2个胸腔穿刺点,两点间水平距离5cm,垂直距离2~4cm。患者取坐位,先从高位穿刺点抽取胸水约600ml,然后灌入42~45℃蒸馏水,再取低位穿刺点穿刺置管(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将单腔中心静脉用管置入胸腔内,用无菌薄膜粘贴固定于皮肤),采用低位穿刺点抽胸水,高位穿刺点灌蒸馏水的方法,灌洗至胸水颜色明显变浅甚至接近无色,灌洗时间60~90分钟,灌洗结束后留置低位胸腔引流管,排净胸水。将顺铂100mg/m2 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注入胸腔,然后榄香烯乳30ml+2%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10mg注入胸腔。对照组采用腋后线7~9肋间置管引尽胸水,注入相同剂量顺铂后拔管。让两组患者多次变换体位,使药物与胸膜广泛接触。治疗后每周复查B超及胸片,如胸水再积聚可重复操作,最多不超过3次,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胸片及B超等影像学诊断,参考WHO标准判定近期疗效,在治疗后4周评价。①显效(CR):积液完全消失,症状消失,经临床胸片和超声检查未见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小于原有胸腔积液范围的1/2,维持4周以上。②有效(PR):积液消退1/2以上,症状改善或有明显的胸膜增厚(大于1/2胸腔),维持4周以上。③无效(NC):积液较前增多或减少不到1/2或治疗4周内必须再行抽液者。
统计学方法:本组资料数据采用X2检验。
结 果
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无明显骨髓抑制、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胸痛6例,对症治疗后缓解。见表。

讨 论
顺铂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化疗药物,对呼吸及消化系统肿瘤杀伤作用明显,热疗与化疗药物联用,可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应用热化疗, 通过加温破坏了细胞膜的稳定性,使膜的通透性增加,利于化学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无渗透压的蒸馏水可使癌细胞处于低渗状态而直接破坏癌细胞膜,损伤癌细胞。温度的升高,不仅使药物的摄取和药物反应速度加快,还可减少DNA断裂的修复。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临床实践我们还发现,胸膜腔局部热疗不但增加脉管的传导性,使局部的组织血管、淋巴管扩张,对药物的通透性增加,而且可使肿瘤组织缺氧,酸性增加导致肿瘤组织损伤,生物化学变化进一步表明热疗后胸膜转移癌细胞出现凋亡现象,这是一种不同于坏死的特殊细胞死亡形式。榄香烯是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国家二类非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它是从姜科植物温郁金(莪术)中提取的以β-榄香烯(化学名:1-甲基-1-乙烯基-2,4-二异丙基环己烷)为主要成分的榄香烯类化合物。它不但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改善和提高荷瘤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而且能抑制肿瘤细胞核酸合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本药物属中药制剂,对正常组织、细胞影响小,不产生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临床实践表明,它可有效促进胸膜粘连,闭锁胸膜腔,防止胸水再生。胸腔内置管热灌洗联合榄香烯乳及顺铂的方法治疗恶性胸水,解决了胸水压迫所致的呼吸困难及循环障碍,同时闭锁胸膜腔,能有效防止胸水再生,治疗效果满意。

总之,相对于大多化疗药物而言,该药不良反应小,不发生骨髓抑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方法不但利用热疗原理及抗肿瘤药物相互协同作用于胸膜转移瘤组织,效果明显,而且比传统胸膜腔注射化疗药物方法具有更高的有效率以及较小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瑞英.现代肿瘤热疗学.1997,12-14
2 钱军.抗癌新药-榄香烯的药理及临床.中国肿瘤临床,1996,23(6):453-455
3 周洪语.榄香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国肿瘤临床,2000,27(5):392-394
恶性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疾病,治疗困难。我院自2000年5月~2006年3月共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9例,采用胸腔内置管热灌洗联合榄香烯乳及顺铂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59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恶性胸水患者,预计生存期2个月以上。其中肺癌39例,乳腺癌12例,胸膜间皮瘤5例,食管癌3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48~69岁,平均61岁。所有病人3个月内无放、化疗。积液量立位胸片显示第3前肋以上为大量,3~5前肋为中量,第5肋以下为少量。其中大量44例,中量15例。化验肝肾功能正常。59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治疗方法:B超定位后,选取2个胸腔穿刺点,两点间水平距离5cm,垂直距离2~4cm。患者取坐位,先从高位穿刺点抽取胸水约600ml,然后灌入42~45℃蒸馏水,再取低位穿刺点穿刺置管(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将单腔中心静脉用管置入胸腔内,用无菌薄膜粘贴固定于皮肤),采用低位穿刺点抽胸水,高位穿刺点灌蒸馏水的方法,灌洗至胸水颜色明显变浅甚至接近无色,灌洗时间60~90分钟,灌洗结束后留置低位胸腔引流管,排净胸水。将顺铂100mg/m2 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注入胸腔,然后榄香烯乳30ml+2%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10mg注入胸腔。对照组采用腋后线7~9肋间置管引尽胸水,注入相同剂量顺铂后拔管。让两组患者多次变换体位,使药物与胸膜广泛接触。治疗后每周复查B超及胸片,如胸水再积聚可重复操作,最多不超过3次,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胸片及B超等影像学诊断,参考WHO标准判定近期疗效,在治疗后4周评价。①显效(CR):积液完全消失,症状消失,经临床胸片和超声检查未见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小于原有胸腔积液范围的1/2,维持4周以上。②有效(PR):积液消退1/2以上,症状改善或有明显的胸膜增厚(大于1/2胸腔),维持4周以上。③无效(NC):积液较前增多或减少不到1/2或治疗4周内必须再行抽液者。
统计学方法:本组资料数据采用X2检验。
结 果
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无明显骨髓抑制、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胸痛6例,对症治疗后缓解。见表。

讨 论
顺铂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化疗药物,对呼吸及消化系统肿瘤杀伤作用明显,热疗与化疗药物联用,可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应用热化疗, 通过加温破坏了细胞膜的稳定性,使膜的通透性增加,利于化学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无渗透压的蒸馏水可使癌细胞处于低渗状态而直接破坏癌细胞膜,损伤癌细胞。温度的升高,不仅使药物的摄取和药物反应速度加快,还可减少DNA断裂的修复。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临床实践我们还发现,胸膜腔局部热疗不但增加脉管的传导性,使局部的组织血管、淋巴管扩张,对药物的通透性增加,而且可使肿瘤组织缺氧,酸性增加导致肿瘤组织损伤,生物化学变化进一步表明热疗后胸膜转移癌细胞出现凋亡现象,这是一种不同于坏死的特殊细胞死亡形式。榄香烯是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国家二类非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它是从姜科植物温郁金(莪术)中提取的以β-榄香烯(化学名:1-甲基-1-乙烯基-2,4-二异丙基环己烷)为主要成分的榄香烯类化合物。它不但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改善和提高荷瘤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而且能抑制肿瘤细胞核酸合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本药物属中药制剂,对正常组织、细胞影响小,不产生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临床实践表明,它可有效促进胸膜粘连,闭锁胸膜腔,防止胸水再生。胸腔内置管热灌洗联合榄香烯乳及顺铂的方法治疗恶性胸水,解决了胸水压迫所致的呼吸困难及循环障碍,同时闭锁胸膜腔,能有效防止胸水再生,治疗效果满意。

总之,相对于大多化疗药物而言,该药不良反应小,不发生骨髓抑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方法不但利用热疗原理及抗肿瘤药物相互协同作用于胸膜转移瘤组织,效果明显,而且比传统胸膜腔注射化疗药物方法具有更高的有效率以及较小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瑞英.现代肿瘤热疗学.1997,12-14
2 钱军.抗癌新药-榄香烯的药理及临床.中国肿瘤临床,1996,23(6):453-455
3 周洪语.榄香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国肿瘤临床,2000,27(5):39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