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脊髓损伤脱髓鞘病变的保护作用

来源 :生物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脊髓损伤,但目前对其治疗机制了解甚少。BMSCs被移植至脊髓钳夹损伤模型大鼠,以研究其保护作用。通过LFB(Luxol fast blue)染色、锇酸染色、TUNEL(Td T-mediated d UTP nick-end labeling)染色和透射电镜对白质有髓神经纤维进行观察。免疫印迹检测BMSCs移植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脊髓损伤后1、7、14 d三个时间点移植BMSCs并进行后肢运动评分(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BBB评分)和CNPase(2′,3′-cyclic-nucleotide 3′-phosphodiesterase)、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caspase 3蛋白水平的检测。免疫荧光观察BMSCs移植到受损脊髓后分化情况及CNPase-caspase 3~+共表达情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7 d后,部分移植的BMSCs可表达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大鼠后肢运动能力和髓鞘超微结构特征均明显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BDNF蛋白表达水平增加,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则降低。相对于脊髓损伤后1 d和14 d,7 d移植BMSCs后MBP和CNPase蛋白表达水平最高;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则最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CNPase-caspase 3~+细胞散在分布于脊髓白质。结果表明,急性脊髓损伤后,BMSCs移植到受损脊髓有分化为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倾向,并促进BDNF的分泌介导抗少突胶质细胞凋亡而对神经脱髓鞘病变有保护作用,且最佳移植时间为脊髓损伤后7 d。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6例与辛伐他汀有关的药品不良反应,这6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8岁。在给予辛伐他汀片20 mg口服,每晚1次,平均治疗10 d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这6份病例中1份病
目的探讨PARP抑制剂5-AIQ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核内PARP抑制后,对PARP/NF-κBP65复合物形成和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CT26细胞核内PARP与NF-κBP65的
中药成分复杂多样,含量千差万别;然而随着质谱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能从中药样本中获得的原始数据急剧增长,这为进一步的中药质谱数据解析提出了新的挑战。质谱数据的可视化数
领导正直(leader integrity)作为一种道德品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效领导者的关键特征。近年来,道德丑闻和管理者违法乱纪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学术界对领导正直问题的关注。
面对生命的无常,我们离不开凝聚先民经验的"集体记忆"——历史。管理的原点是"人",而人又是"历史"的产物。以历史为参照,引史学之水浇灌管理研究之园可以说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但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