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表观弥散系数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致痛椎间盘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 25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男15例,女10例)的30个髓核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腰椎MRI常规序列评价其退变程度(Pfirrmann分级),弥散加权成像测量其平均ADC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TNF-α和IL-6蛋白含量。结果 30例手术腰椎间盘中,Ⅲ级10例,Ⅳ级20例,致痛椎间盘髓核区可见TNF-α、IL-6表达。同一退变级别(Ⅲ、Ⅳ)L5
其他文献
针对采用射束衰减网格的散射校正方法需额外增加较大扫描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极值点扫描的检测优化方法,首先采集少量用于计算散射图像的辅助投影图像,然后采用三次样条插值由少量不同扫描角度的散射图像计算出完整的圆周扫描散射图像集,最后通过与原方法获取的散射图像及散射校正切片图像的对比分析,评估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获取原方法1/20的散射图像即可完成锥束CT的散射校正,使扫描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存在的由于其失效导致网络节点割裂成互不连通的各部分的瓶颈节点问题,从一类准瓶颈节点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节点间连通关系的聚类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建
建立严格与完整的测井质量检测系统是近代测井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基于测井资料质量检测标准和软件通用标准,在微机上开发了测井资料质量检测系统软件,从而实现了自动检
从电测井视电导(阻)率定义的统一性出发,对于感应测井,建议采用把不同条件下(包括测量频率、仪器结构等条件)的均匀介质的视电导(阻)率定义成其真实电导(阻)率的作法.在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