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光触摸将走进生活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magic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不可以没有电脑也能上网,不要手机也能获取信息,没有鼠标键盘也能处理数据?正如十几年前你对着电脑和因特网张着大嘴露出惊讶一样,天才设计师普拉纳·米斯特里的新发明SIXTH SENSE(第六感),一定会让你再次大为惊讶——电影《阿凡达》里指挥员将地图随手从显示器里抓出来丢到沙盘上查看的片段,是有现实科学依据的。让我们一同了解这是如何再次开创人类信息生活的新纪元的。
  电脑真的是必需品吗
  我们生活中天天都要接触一大堆高科技产品,例如:数码相机、精美手机、新型上网本、PSP、IPOD,你还洋洋自得自诩为数码王子——这些东西之多,有时使人甚至连数据线都分不清了,真的有必要吗?
  其实,大部分拥有电脑的人需要的并不是一台电脑,而是电脑带给我们的资讯、游戏、软件功能、图片和文档的编辑能力,等等。我们现在干的许多工作,往往就是用一台电脑来完成。可是,我们真的需要一个笨重的主机、庞大的显示器、噼里啪啦响的键盘和导致脊椎病的鼠标吗?我们是否可以直接从物质世界进入数字世界?
  我们是否可以不再被设备约束,数据可以自然地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能够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很方便地拿东西一样获取信息?
  答案是肯定的,一个手机大小的投射仪和摄像机,以及几个颜色各异能被摄像机分别捕捉到的胶带缠在手上,实现上述你所想要做的就已足够。你还可以用墙壁、纸张、甚至是手掌作为你的屏幕进行操作。
  这就是最新问世的“SIXTH SENSE(第六感)”装置。这是一个可佩戴的个人装置,一个能够使真实世界和信息世界间产生互动的新的装置。
  互联网与你同在
  你是否觉得互联网与身体不相干,自己只是在使用互联网,而不是深处其中?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乐趣来自于每天接触到的物体,而不是繁缛复杂的计算机软件。其实,说到如何接触物体时,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些肢体动作,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与别人沟通。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肢体语言来和数字世界交流,比如鼓掌代表支持、竖起大拇指代表赞赏,在胸前左右摆动双手代表拒绝等。
  SIXTH SENSE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识别人类肢体语言,通过肢体语言对应的指令执行任务,然后以投影成像的方式反馈信息的装置。这体现了出发明者一个很朴实的观念:用手势代替鼠标键盘,用日常生活中随便某一块相对平整的物体表面代替显示器,使人类从电脑、手机等实体操作中解脱。
  比如,你对一个建筑物做一个拍照的姿势,SIXTH SENSE就能识别,并且直接为你拍照;随后找到一面墙,你可以把刚才拍的照片直接投影到墙上,可以选择和编辑刚才的照片,并发布到微博或者email给朋友;SIXTH SENSE可以虚拟出手机拨号键盘,比如投影到手上,轻触键盘就能拨打朋友的电话;你可以抓起身边的一张报纸,通过胸口佩戴的SIXTH SENSE一“瞧”就能立刻展示出报纸某篇文章在网络上的评论;拿起一瓶化妆品一“瞧”马上能获得其他人对它的使用感受和心得;拿出自己的信用卡一“瞧”就可以显示账户余额;拿起登机牌一“瞧”,就知道目的地站天气如何,航班有没有延误;更有趣的是,比如你面试一名求职者,一“瞧”就知道他的身份,他的求职简历和信用记录……
  SIXTH SENSE还可以帮助那些不会说话的人跟别人交流,因为仪器可以把人的手势转换成声音,从而更好的沟通。同理,不同语言的人们也能通过装置把手势转变为对方能够识别的语言文字投射到地上或者衣服上,我们甚至还用这个来帮助盲人……想一想都觉得这是一件很激动人心的事,所有你在电脑上能做的事情,在这个新发明的界面上都能做,且其应用的可能性可以无限延伸。无数的新思维让这样一件产品带给你的可不止是惊艳,更多的应该是学习和思考。
  米斯特里带给我们的思考
  印度裔天才发明家普拉纳·米斯特里是MIT媒体实验室顺畅介面组的博士研究生,拥有17项发明专利。他曾担任微软的UX(使用者经验)研究员,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他对于整合数位信息经验,与真实世界间互动方面的研究充满了热情。世界上创办最悠久的科技杂志麻省理工《科技创业》将其评为“世界科技领军人才”之一,2011年《亚洲科学家》(Asian Scientist)称其为“亚洲15位最值得关注的科学家”。
  他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世界其实是我们思维的产物,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除非我们改变我们的思维。所以我做的就是把已有的东西,比如说投影仪、摄像机、戴在手上的手指套和动作对应指令的程序,这些都是老的发明了,但是把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创造新的东西,让我们可以跨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其实我们不一定永远要找新技术来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想怎么样用已有的技术或者是已有的事物来解决问题。这是我对科技的看法,新科技当然会不断地涌现,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我们的旧技术,如何看待我们已有的技术,然后用这些技术来做出新的事情,解决新的问题。”
  他不是一个孤独的设计者,他也参与技术的研发,把整个成本控制到了360美元。这非常了不起!意味着一个上网本的价格就有可能让你亲自体会科幻般的SIXTH SENSE!
  比尔·盖茨欲对他招安,但是独立特性的米斯特里果断地拒绝了,并决定最近将这个产品的源代码在他的主页www.pranavmistry.com免费开放,让更多对未来科技感兴趣的人享受到这样的学习创造的机会。这又是一个了不起!
其他文献
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学生自我的“心灵创造”。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这是发展和完善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尤应采取的重要措施。  人的一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困惑和修身养性的要求,“通过自我冲突,达到自我完善可列为人的一种欲望,即列为在实际上是潜在的一种趋势,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以
[摘要] 晏几道是一位书信情结非常浓厚的人,在他的260首词中,有50多首是有关写信的。这些关于书信的词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盼信未得的痛苦心情;其次是感叹对方书信稀少或者是情浅;然后是写信欲寄相思,却多是愁怨;再然后是书信虽写却难以传递的痛苦;最后到表现其书信情结的绝唱——《思远人》。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这些有关书信的词作,都弥漫着一种浓重的感伤情绪,几乎没有一首让人感觉到快乐。  [
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的一大重要任务圆满完成,我国极地考察史上又添新的里程碑。让我们跟随“贵州籍南极科考第一人”谢晓尧教授的脚步,踏上科考之旅,一同去探索南极的美丽与神秘,去展望南极科考带给我们的美好期许。 (本期“科学视点”得到了谢晓尧教授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意!)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的意义,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般以为城市化是一具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城市化过程还包括诸如城市影响、城市传
“静之徐清,动之徐生”恰如其分的描绘和展现了通过对话更新心灵的过程。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五章有这样一段话:“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翻译成白话文便是:“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而慢慢地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而慢慢地生动起来?保持这些道理的人,不会让自身充满。只因他不会让自身充满,所以能去故更新”  这个是老子在总结“古之善为道者”的特征的一
这个问题问得好,并且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高不高,看例说事吧。  日本:  政府一天也没放松科普  有“不死鸟”之称的日本,这个弹丸之地的岛国在二战后的废墟上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但在奇迹的光环后面,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组数据:1872年日本开始推行新学制,全力以赴地普及资产阶级式的国民教育,力求实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至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男、女的小学就学率均超
人类生活除了水、空气、食物必需用品之外,光一直影响人们的作息。相当长一段时期,人类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直到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白炽灯)  人类要感谢爱迪生,自从他在1879年发明真空碳丝灯泡后,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取用人工光源,再也不必去抓一玻璃瓶的萤火虫来学车胤“囊萤映雪”,告别蜡烛和豆油灯的昏暗时代。  传统光源的发明  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
世间万物,有生就有死。生命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与死抗争的过程,尽管任何生命都最终难免一死,但却在这不屈的抗争中演绎着生命的灿烂和生存的价值——即便一向被人们视为无情无知的植物亦如此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三毛的文字,文青味十足,写尽了树的安详与恬静。可惜,树不是这么想的
干细胞移植存在细胞来源少、免疫排斥反应和跨个体应用难等困扰。日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再生医学课题组研究发现,经过基因修饰、改建的脂肪干细胞成功去除了免疫排斥反应,具有不致畸、不致瘤等生物安全性。该方法为临床制备大量“通用型种子细胞”提供了可能,干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配型或将成为历史。
此前理论证明人体干细胞能被遗传修改成为对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细胞,现在,美国科学家更进一步通过实验首次证实,这些细胞实际上能杀死活鼠体内感染了HIV的细胞。尽管其目前仍有不足,但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更富有攻击性的方法来纠正人体T细胞反应内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