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干预与抑郁症状调节:方法、机制及影响因素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035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体干预是为抑郁人群提供社会支持的一种方法,能够缓解抑郁症状,减少抗抑郁药物的过度使用,提高生活质量,可作为抑郁症治疗的辅助手段.目前,抑郁的团体干预研究主要涉及运动干预、认知行为疗法、音乐疗法等,这些方法从反刍与注意、情绪调节、自动思维与认知重组、自我效能与掌控感、生理生化等层面调节抑郁者的情绪状态,被认为是有效的、具有可行性的干预形式.其中,干预的任务类型、干预剂量与干预强度、参与者出勤率与动机水平都是影响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为开发出更成熟高效的干预模式,未来研究应关注多种干预方法的整合,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干预形式,同时应注重文化因素的作用,并可进行多试点研究,提升标准化水平和可推广性.
其他文献
我国韧性城市建设要遵循"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导向、"有为政府"的治理逻辑和数字化转型的特殊理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治理方式的变革不断塑造城市新样态,通过重塑与整合韧性城市物质系统使其数字化、智能化与智慧化,推进韧性城市社会系统的经济结构、组织形式等总体性改变,再造物质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耦合方式,不断促进数字化转型中韧性城市建设的演化.同时,物质系统智慧化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和生态韧性的同时形成新的物理安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风险导致其脆弱性,数字化转
习近平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六项原则,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了新内涵.生态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勠力同心、勇于担当.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不断为世界作出贡献.梳理习近平对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获得者塞罕坝机械林场创造的宝贵精神的重要论述,并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六项原则相互诠释,可以发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世界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各国携手攻坚克难的道路选择和全球系统治理的理念基础,必将成为破解全球生态